中职语文课巧妙运用“心理学”

2013-04-29 00:44王栋栋
关键词:语文课心理学语文课堂

王栋栋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在许多中职师生的心目中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科目,教师上课缺少激情,只是例行公事;学生学习更是装模作样,敷衍了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不言而喻: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只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辅助课程之一,而专业课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巧妙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一定会上出别样的风情。

一、激发“情趣”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学习中,语文一直被作为升学考试的重点课程之一,倍受学生重视。为了应对考试,获得满意的分数,他们“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发奋苦读,甚至大搞“题海”战术。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学习语文的初衷——从文章中汲取营养,修养身心。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大地损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他们对语文是“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尤其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甚至会“恨之入骨”,索性弃之。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学生发现语文作为辅助课程之一的身份出现后。真是兴奋异常,如释重负。试问这种心态又怎么能学好语文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语文的心态,重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应做好的头等大事。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答案是“投其所好”。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趁热打铁,利用语文课本中丰富的内容将学生引领到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字“世界”,使他们看到了学习语文不是反复的诵读,做不完的试卷,而是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活泼有趣的语文活动、真挚坦诚的情感……从此,学生再也离不开语文课了。

二、突出“主体”

当今社会,是一个彰显个性的社会,尤其是处在花季少年的学生更为明显。这一时期的他们,逆反心理特别强,特别重视自我,有一种成人感。渴望独立,渴望自主做事,不喜欢老师和家长过多的干涉。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放手,给他们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去思考,去探求。特别是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更应如此:语文成绩作为考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已经不太重要,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感知理解。那么,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呢?让学生亲历亲为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针对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就一定能够上好。

三、提倡“尊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换位思考。如果把这句话应用到人际交往中,实质上就是彼此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师生只有做到相互尊重,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课堂气氛才能融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沐春风,清爽畅快,又何愁学不好呢?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尊重呢?

1. 一视同仁。不管我们面对的是遵守纪律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调皮捣蛋成绩很差的学生,都应以一个尺度来衡量。绝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真正体现出平等。

2. 尊重个性。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层次、,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教育的家庭,学生也必然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有着各自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不能改变他们曾经走过的人生轨迹,所以,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有对人、事、物不同的看法。教师不能“一言堂”,更不能包办一切。

3. 坦诚相待。同处一个屋檐下,总有舌头碰着牙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产生矛盾是避免不了的,那么如何处理就需要技巧了。当矛盾出现时,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及时调整激动的情绪,待心平气和以后再处理,效果会更好。其次,教师应真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合理地表明自己的意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坦诚,从而消除彼此的隔阂。

笔者相信:只要教师立足尊重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坦诚相待。师生相处一定会翻开崭新的一页,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也会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总之,曾经的“填鸭式”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而心理学是帮助中职语文教师实现语文教学顺利转型的重要工具。灵活巧妙地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让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是中职语文教师肩负的时代使命。但愿此文能给正在中职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一点帮助,笔者将感到不甚欣慰。

猜你喜欢
语文课心理学语文课堂
可怕的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