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问题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鼓舞学生追根求源、理解知识真谛的动力。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对话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其本质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能力基础,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巧妙地设疑、布疑,造成悬念,让学生在问题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在问题的探索中有所发现,形成新颖、独特的见解,才能学会学习。在课堂上,选择好最佳的问题切入点,可从多方面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其一步步跨入知识的殿堂。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新课伊始设疑——巧设迷团入胜境
新课伊始,学生刚进教室,翻书取笔,课间嬉闹余兴未尽。这时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兴奋中心迅速转移,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此时,出色的问题切入犹如说书的开讲、评弹的开篇、演戏的序幕起着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案例:蒸腾作用教学片断
“他是怎样获取淡水的呢?”“淡水是怎样来的呢?”教室里孩子们急切地问道。
在学习“蒸腾作用”这一内容前,笔者展示了几幅图片:一位生物学家在大海上航行,突遇大风浪,船毁,他漂泊到了一个孤岛上,岛上绿树成荫,可就是没有淡水,适逢这位生物学家带了大量的塑料袋,结果在孤岛上生活了一个月,后遇船才被救走……故事到了精彩处,短暂的停顿引出了开头的一幕。
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点。富有启发性问题的导入,矛盾的展示,迅速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促使其大脑由课初的平静状态转为积极思考,对这节课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激发潜在的学习内驱力。
二、重难点处设疑——拨开云雾见青天
重难点处是课堂教学的拦路虎,及时切入对理解其学习内容具有一定铺垫作用。把重、难点有效分解,会使学生茅塞顿开,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案例 :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教学片断
“飞机、火箭、风筝、气球……”孩子们兴奋地回忆着。
“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是“鸟类”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直接探究将无从下手。这不,笔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能飞起来的物体?”引发了学生一系列联想。正当学生兴趣浓厚时,话题一转:“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呢?”
顿时,教室热闹起来了“氢气——减轻重力” “火箭——增加动力,减少阻力”“羽毛、蒲公英种子——借助风力”……
于是一切变得简单明了,接着,他们从减轻重力、增加动力、减少阻力、借助风力这几方面对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探究。
在重难点处,不是将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讲述给学生,而是以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切入进行“穿针引线”,找到所学内容与孩子们原有经验之间的契合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层次地深入进去,从而发现新知。这样的教学“不用扬鞭自奋蹄”,真正让学生成为了知识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知识衔接处设疑 ——因势利导巧过渡
教材各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此设疑,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又能因势利导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
案例:血液教学片断
“哇,……”同学们发出了惊叫声。
在观察了“血液的分层”现象后,我“漫不经心”地走到一实验小组前,拿起他们的量筒,“随手”倒掉了其中的血浆和一部分红细胞。正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将量筒倾斜,请他们观察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了:斜面上的红细胞呈鲜红色,底部的红细胞呈暗红色。”
“斜面上的红细胞暴露在空气中,血红蛋白与氧气直接接触,红细胞呈鲜红色;底部的红细胞接触空气少,血红蛋白不易与氧气接触,红细胞呈暗红色。这说明了红细胞有什么特性?”
“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
“根据血红蛋白这一特性,你知道红细胞有什么功能了吗?”
“运输氧气的功能 。”……
在本案例中,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创设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一系列的观察、联想、猜想,学生的学习成了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生成结论,注重思维方式与习惯的培养,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得,充分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的新课程理念。
四、无疑处设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平中见奇是艺术追求的境界,课堂教学中若能从一成不变的形式与内容中,巧妙提出问题,开通思路,释疑解惑,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教学片断
在探究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后,我神秘地从课桌中取出一盆用透明胶带正反两面粘住了叶片的一部分的植物。让学生猜测实验后会有怎样的现象。
“肯定会变蓝……”同学们不假思索地回答。
十几分钟后,大家惊奇地发现:贴透明胶带的部分并没有变蓝。
“贴上透明胶带的部分也有光,为什么不变蓝呢?”
“对噢,又有光又有叶绿体,应该能进行光合作用?”……孩子们讨论着。
笔者抓住时机问道:“你们能分析出结论为什么会这样吗?”
教室里一片寂静。
“探究实验强调做对照实验,这一组对照实验的变量又是什么呢?”
“我知道了,透明胶带贴住了叶片上的气孔,二氧化碳无法进入到叶片内,二氧化碳又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缺少了原料怎么能进行光合作用呢?”一名学生恍然大悟道,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古代哲人已认识到了“有疑”的作用。在生物教学中,有些生物学知识貌似无疑了,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因素,教师要善于在此设疑,深入挖掘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疑问,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就像投石击水,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如在案例中,针对学生学习的误区,设置一些貌似相似实有区别的“陷阱”问题让学生讨论,在矛盾的争议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结尾处设疑——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人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中间又有一两次高潮,也应有好的结尾。设疑不失为结束课程的一种好方式,能使其词已尽而意无穷。如在绿色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利用结尾处设疑:你知道社区居民一般是怎样清洗叶面残留农药的蔬菜的?课后,简单调查让他们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居民认为:用清水长时间浸泡蔬菜,可以清除表面残留的农药。为此,他们利用各种方式作了宣传:长时间用清水浸泡蔬菜不仅不能去除农药,反而会被蔬菜大量吸收。
在课堂结尾处设疑,营造出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境界,使课堂知识得到了巩固与延伸,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