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珠
通过学习我对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由一无所知到较为了解,知道了非物质化的内涵丰富。声音、神态、肢体语言等,这些原先被我所忽略的细节都是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们也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是否具有魅力。而这所有的方面汇聚到了一起,体现的就是一位教师的底蕴。所以,关注非物质化教学手段就是关注教师自身。
一个品质优良、学养深厚、个性突出的教师,定会得到学生的尊敬,会强有力地影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意志发展,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良好的个性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怎样的作用。
一、教师个性素质的构成
个性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同心理品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起综合成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人格力量,又给人的其它各种素质打上印记,使之具有个性特点。
教师个性是教师为适应教师角色规范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在内容上,它是教师职业共性和个人自身个性的统一。教师职业共性是指教师因职业特点所具备的行为风格和人格特征,如敬业奉献、自尊自强、情感丰富、举止端庄、讲求效益、富有创造性等。个人自身个性是指教师自身具备的认知、行为、思想个性、学习个性、情感个性、审美个性等等。
教师个性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以下特征:
1.自然性。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自然的、含蓄的,它不但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意识层面,而且还作用于潜意识层面。它不是硬性灌输,而是在学生心悦诚服的心理基础上,自觉自愿接受影响的过程。
2.主导性。在教师的教育影响力中,个性影响力与权威影响力相比,个性影响力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它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影响与支配着影响力的大小以及影响发挥的程序,它比强制性的权威影响有更强、更持久。
3.立体性。所谓立体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教师个性的丰富内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二是指教师个性对学生影响的多渠道、全方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师个性对学生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时时处处注重自己的个性的养成与塑造。
二、教师个性的塑造
教师个性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形成的,它一方面沿着历史惯性朝着一定的目标流动;另一方面它不断地吐故纳新,吸纳每一新的进程中汇来的涓涓细流。它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个性的形成,既包括先天的自然属性,更富有社会性,它固然受到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教师主体的自我意识。
1.自我教育,健全良好个性。做教师十多个年头了,感觉到从事教师职业以后,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就自然的迅速的进行了角色定位、形象定位。教师的自我教育是以自我学习、不断实践的方式展开的,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还积累了哲学、伦理学、科技以及教育专业理论等多种知识,并通过实践加以内化,最终建构起符合社会和教育实际要求的个性。
2.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服饰也是教师内在个性的外化显现。尤其是仪表、服饰,这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气质性格、审美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师着装应追求造型简洁大方、款式线条流畅、色彩单纯和谐、面料质朴典雅。协调就是美,教师的着装还要追求“和谐”,既要与个人年龄、自身特点的生理条件相协调,还要与教育对象特点相协调。
三、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
1.寻回自己,展示个性素质。教学的个性是一种特色,是教师个性的外化,作为教师必须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富有个性。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是体现教师教学个性的之重要方面。现实中,有些教师“匠气”十足,备课只考虑教学内容,忽视教学艺术的研究,教学设计不考虑自身的特长或缺憾,亦步亦趋于名家身后,机械化、程式化地模仿“一招一式”,其结果使自己的个性迷失、劣化。教师要做一个研究型教师,将自己的个性渗透于研究教材过程中,涌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颇具审美价值的教学设计,富有愉悦品味的语言、神情、举止,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中,一位老师上《汉字的创造与发展》一课时,运用自己深厚的书法功底写下了“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并送给了即将和学生共同上课的班级老师和学生。同时引出所要学习的汉字,当学生对教师的书法作品,对教师所写的字发出由衷的赞叹的时候,对教师的敬佩、欣赏之情油然而生。这堂课在开始就埋下了成功的种子,结果是十分成功。
2.发扬民主,发挥个性影响。教育必须走“民主化”道路,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合作、开放、真诚、平等、共融的密切关系,以得到学生的认同。教育民主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的折射,它要求教师具有真诚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让心灵贴近心灵;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教学环节,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考虑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
教师注重个性的塑造以及教学个性的形成,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机智,而且能够张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和体验性,进而使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变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