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为 有所为

2013-04-29 05:21戴兵
汽车纵横 2013年7期
关键词:安凯合肥市合肥

戴兵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总量的五分之一分布在合肥市。其良好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工作在全国都具有典型性,这不仅得益于其很好的产品基础,有安凯、江淮、奇瑞等企业,更重要的是,其整个商业运行模式有它独到之处。

在这一成绩的背后,合肥市政府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值得各示范运营城市参考。

坚持的经验

坚持纯电驱动的技术路线。从2009年成为试点城市起,合肥一直把纯电动作为示范主导的车型,5622辆车中97%都是纯电动车,还有3%是增程式和气电混合的车型,新研制出来的产品均进行应用示范。这与国家“十二五”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当时主要考虑传统汽车先进技术都掌握在国外老牌车企手中,国内在传统汽车上做得更多的是模仿、引进和跟从,只有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为了摆脱传统车的发展轨迹,选择纯电驱动的技术路线更为明智。另一方面也考虑到纯电动汽车确实节能减排。

我们也澄清了很多观点,节能主要是考虑到传统石化能源的利用效率,从燃油开采到驱动车轮,有关专家表示只有15%。但是火力发电从煤的挖掘到电驱动车轮,其利用效率是28%,即电动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比传统的燃油车高将近一倍,在这角度是节能的。关于电动车需要烧煤发电,我们也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原煤发电供其充电,其减排效果也比燃油车高,这两点认识坚定了市委市政府发展纯电驱动技术路线的决心。

坚持推广应用模式的创新。当初推广电动客车时,车辆成本比较高,合肥市采用了电池融资租赁模式,打开本地整个电动客车推广的僵局。具体做法是引进银行下面的融资租赁公司,由融资租赁公司一次性支付给电池厂,让其有资金生产,再把电池租赁给公交公司用,公交公司逐年向电池厂支付租赁费,由电池厂逐年或逐季度按利息付给融资租赁公司,形成相应的闭环。其好处在于,一是可以缓解企业的流动资金;二是电动汽车的电池是新兴产品,用户对性能与使用时间均不了解,通过租赁费基本能对其起到控制作用。

乘用车推广采用了定向购买或者大客户购买模式。新型车先由内部职工试用,如2010年推广的585辆主要由八家企业内部职工买下,2011年的1000辆拓展到将近200家企业参与买车。定向购买的1585辆车在市面上跑有助于收集车辆运营数据,出现问题及时向上反馈,然后由技术团队不断改进,随时随地将车辆调回。正因如此,江淮同悦一代到三代的技术改进达300多处。这些车辆在路面上行驶还起到了很好的宣传示范、引导消费者的作用。所以到2012年,合肥的电动轿车有底气实现外销,并和美国节能环保公司的签定了2000辆的购销合同,购买对象由定向客户延伸到新客户。

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开发什么,政府就支持什么,很多不是纯电驱动的车型合肥市政府也给予支持。从研发到组织生产,到安全保障,到事后维保全由企业运作。根据市场导向开发产品,合肥市有50款新能源汽车车型上了国家公告目录,基本都有批量应用。试用的乘用车型有纯电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也在开发深度混合车型,还有合肥昌河公司开发的载货车,另有用于清扫的特种车等。

凡是企业开发的产品,合肥市政府负责收台收套的采购使用。合肥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从市区公交延伸到现在的县区公交、观光旅游等领域,并开发合肥市以外的市场,安凯公司的1200多辆电动客车在全国28个城市示范运营。安徽省内的舒城、马鞍山、阜阳等市的相关负责人多由合肥市相应的分管领导调任。合肥市企业生产的轿车还推广到芜湖、北京、成都等地。

管什么与怎么管

新能源汽车的城市示范推广工作自2009年至今仍由政府主导,下一步可能以企业为主。在前三年政府应该做什么?

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2012年,合肥市政府根据当时形势在本市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前只是示范推广领导小组(2008年已经成立,只有十几个部门),2012年以后组织扩大到43个部门,基本涵盖全市各县区,甚至各相关部门。并以市长而且是分管科技工业的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共43个成员单位成立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以前主要做示范推广,现在更多承担产业发展任务。如果领导对这一工作重视不足,开展的难度就会比较大。

三年来,市委书记召开了三次专题新能源汽车会议,有时是常委会,有时是自主创新领导小组会,布置整体方向和任务。由市长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确定方案、资金的支持。分管市长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会议更多从政府层面具体推进、解决问题。相关的部门如经信委、发改委、商务部等均依据职责积极支持这项工作,根据自己职能办理相关事宜。

其次,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抓两头,一头是研发,一头是创新。合肥市政府连续三年从市科技局掌握的市自主创新资金里安排了4000万元支持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带动相关企业研发投入近4亿元,另外市政府还出资500万元,联合江淮、工大等成立了合肥市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通过企业和高校的人才优势解决示范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例如市内首推30辆电动客车时,裸车价格是110万元,其中电机控制系统价格就达58.7万元,占比60%,且都是外购,但现在合肥市有了自己的电机,整体成本下降一半多。科技部成立的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落户安凯,市政府也专门对该技术中心支持了500万元。另外,对于生产电池的国轩高科,市政府要求降低电池重量,企业也成立了工程研究院,从2011?2012年,在其单体电池重量和体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比能量提高了20%左右,相应提高江淮三代车的续航里程。

再次,政府要强化政策保障。三年来政府出台很多政策,除了明文发布的以外,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的会议纪要也作为政策。例如推进试点工作若干意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若干规定、还有资金管理办法等。市财政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助标准为1.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补助标准为1万元/辆,私人以自有燃油汽车换购新能源汽车,市财政再给予私人3000元/辆的一次性补助。市财政给予电动物流车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0%配套。鼓励私营企业购买或使用新能源汽车,给予企业通勤车中央财政补贴资金20%配套。制定政策时都进行了相应测算,即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测算,基本与传统车持平。当然这也与合肥电动轿车质优价廉的定位有关。

对投资建设新能源所车充换电设施的单位,市财政给予设备投资总额5%补助,单个设施最高补助不超过100万元。我们开了一个先河,即以市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新建办公楼、商场等共建类项目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少于总规划停车位数20%的比例进行配置,新建住宅小区充电桩按不少于小区总规划停车位数10%的比例进行配置。新建社会公共停车场充电桩按不少于总规划停车位数20%进行配建。学习深圳市的强制性做法,将充电桩的配置纳入土地供给和规划审批的前提条件。文件出台后有不少开发商上门质疑这一要求,政府对此的解释是先行先试。

合肥市政府对运营服务的租赁公司也进行政策扶持,曾参考杭州的做法,后鉴于租赁补贴和电费补贴操作难度较大,运营车辆规模在500辆以上的,自经营起按租赁所缴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的等额资金标准,前两年给予100%奖励,后三年给50%奖励。并设立电池回购基金,支持电动车上牌与道路管理,公安局也专门出台了电动轿车市区临时免费停车管理办法,用户拿电动车的行驶证即可办理。这一政策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已有一千多辆车办证。三年来,市委市政府依据政策掏出真金白银,省市政府支持试点示范近9亿元,争取中央财政补贴和国家电网建站也将近9亿元,有关企业如江淮、安凯、国轩等募集的资金也将近7亿元,总体资金投入近30亿元,产出江淮销售的新能源汽车4000多辆,销售收入减掉国家补贴以后实现金额近6亿元,安凯产出新能源客车1200多辆,金额将近10个亿,投入产出比为1.5:1。

合肥市做试点示范的目的是扶持产业发展,通过试点示范加强招商引资,引进美国华霆动力公司、盘式电机等等将近30多家企业,其中整车企业三家,都有新能源车生产资格证,电池企业5家,电机生产企业2家,全市建成了电动轿车生产线年产1万辆,商用车1万辆,电动客车1千辆,锂电池1.25亿安时的生产线,安凯的新基地已在去年建成,国轩高科的产业园也正在建设,江淮第五代车已开始研发,“十二五”将达到10万辆五代车的产能。

政府在氛围营造上,非常注重强化宣传,两次大型启动仪式均有国家相关部委重要领导人参加,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安徽节能新能源汽车展,今年还举办了2013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市政府强调要把展览会打造成合肥市的品牌展会。

此外,政府还强化了公平竞争的氛围,支持中国长安-合肥昌河公司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及产品公告,主动邀请比亚迪、奇瑞、东风等车企在安徽省经信委备案以与与合肥的试点工作。现在奇瑞两批车(156辆,81辆)都在合肥示范运营。江淮、安凯试用了全国主要厂家的电池、电机等,引进美洲锂能锂离子电池,美国盘式电机、德国西门子电机电控等。在基础设施方面引进了普天。

有作为的规划

未来,合肥市政府将重点解决制约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问题,具体规划为:

1.产业方面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落实规划和下一步国家工作的试点为契机,扩大试点区域,扩大领域和规模,围绕合肥经济圈长江中游省会城市,重点在私人领域推广新能源乘用车,在出租车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出台相关政策淘汰黄标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合肥与武汉、南昌等中部四个省会城市签定协议,共同推广新能源汽车,2013年推广1万辆,到2015年争取累计突破5万辆,动力电池成本降50%左右,裸车成本与传统车其本持平。

2.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工程,统筹资源。

继续支持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高端研发平台建设,争取集聚一批高端人才,促进技术进步,多方降低成本,推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3.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合肥有安凯的新能源汽车新基地,国轩高科的产业园,还有最大的包河区新能源产业园区,以这几个园区为抓手,以点促面,加强产业链链条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国家重大创新基地。

4.优化政策体系。强化对基础设施、城市及安全监控配套保障体系的补贴,另外是探索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补贴,着力解决电动公交车、出租车没有国家补贴的问题,鼓励企业外销。下一步的政策正在修改中,对企业外销的车辆政府要给予一定帮助,从购车补贴向税收优惠过度,鼓励私人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肥市正在打造光伏应用第一城,鼓励新能源汽车与光伏应用相结合。

猜你喜欢
安凯合肥市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醒狮
砥砺奋进“十三五”,看安凯客车“出海”进阶之路
送你一盆小多肉
合肥市朝霞小学
安凯入万家
安凯斩获新“王牌”
安凯转型生意经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