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生命中不能忘却的回忆

2013-04-29 05:15相远方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朗读者人性爱情

摘 要: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之所以会受到全世界,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的如此喜爱,并非空穴来风。小说诉说的是一段不伦之恋,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面前显得那么脆弱与渺小。全书贯穿对“二战”历史、人性与人道的深刻反思,无不体现着小说的独特价值所在。

关键词:《朗读者》 爱情 人性 历史反思

正如曹文轩先生所作序中说,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与严肃的言语。没有无谓的调侃、轻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这是一部典型的德国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容不得有半点轻浮的联想,而阅读之后就只有一番肃然起敬。德国人说,不论问哪个读过《朗读者》的人,对方都说“我把它一夜看完”。并不是说它篇幅短小能很快阅读完,而是说,这部小说就是有它神奇的魔力所在,它逼着读者无论如何都是很认真地、坐直了阅读起来。我也是个“一夜看完”的读者。事实上我读完每一部分都要走到阳台上透透气,只有这样才会让我的思绪更加清晰,头脑重新冷静,与小说中充满悬疑、爱欲、沉重的情节保持距离。它就像是西西弗斯的那块巨石:读者在孤独绝望的阅读中发现意义,沉醉在这种无望的幸福当中,以至于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这些书页,体会其中微妙。

小说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少年米夏·伯格十五岁那年得了黄疸,在路边呕吐时遇到了三十六岁的公交汽车售票员汉娜,汉娜把他带回家。从此以后,他们开始了交往,很快肉体上就发生了关系,汉娜成为了米夏的情人。和其他情人们不同的是,他们除了一起沐浴、做爱、出游,更重要的是米夏要为汉娜朗读,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消失。当米夏再次见到汉娜时,一个是法律系大学生而另一个却是一个接受审判的纳粹战犯。原来,汉娜曾当过集中营的女看守。米夏渐渐明白,汉娜是个文盲。同时他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汉娜会有一些奇怪的举动,为什么会放弃提升职位的机会,为什么拒绝辨认笔迹,为什么承担所有罪行,等等,她是在保护自己做人的尊严!于是,汉娜被判入狱。一段时间以后,米夏继续给她寄读书的磁带,汉娜竟然渐渐在狱中学会了读书写字,并且经常写些字条寄给米夏,但是他却从未回过。米夏瞬间流露对于汉娜垂暮之姿的惊诧与失望被汉娜捕捉到,就在她出狱的那天清晨自缢了。

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不大的篇幅里包含了很多,爱情与背叛、罪行与忏悔、道德的困境和法律的悖论,它们相互融合。你可以说它是一部跟不伦、畸形爱恋密切相关的纠结、感人的爱情小说;也可以说它是像《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青春成长小说。它讨论了一个核心问题,“二战”后的德国第二代人对他们的父辈、对战争的反思;但也能被解读为关于人性和尊严的小说,等等。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风景,无论是哪一面都足以引人思考、发人深省。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作者在专访中曾说道:“是爱将米夏卷入了汉娜的罪责之中。”因性而爱,然后沉迷其中,这是汉娜与米夏爱情最为贴切的写照。爱情的开始是个涉世未深、性欲初起的青涩少年对健康成熟、散发着女人魅力的女主人公身体的吸引,米夏爱上汉娜是源于懵懂初恋的冲动。小说中多处涉及性,描写非常细腻:她(汉娜)把“袜子卷过小腿肚,卷过膝盖,提上大腿……”对女性身体的好奇和自我萌发的爱慕让米夏深深迷恋着汉娜,少年时期每日期待夜晚来临的那种窃喜心情是成熟后的米夏挥之不去的记忆。汉娜的成熟女人味儿,她风情万种的言行举止无不像红酒一样在米夏的心里散发着韵味,让其欲罢不能,沉迷其中,他还曾模仿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和德国诗人贝恩的风格,写出了一首记录他们之间密切关系的诗歌以抒发自己的心声:“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寝/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这段情感的萌生、发展,蔓延弥漫着爱情原本的青涩美好和缠绵炽热,以至于后来他婚姻的草草收场无不与汉娜在那段时光给他留下的特殊“味道”紧密相关,书中也说道:“跟格特露德一起生活,我一直无法克制自己,老是把这段日子同我跟汉娜的生活进行比较。每次我们拥抱在一起时,我老觉得这种感觉不是味儿,她不是味儿,她碰起来、摸起来不是味儿,她闻起来也不是味儿,味道总不对……”是的,米夏真正爱上的是这种对于年轻汉娜所给的感觉的回忆,这让他对其他女人产生了排斥,正是米夏狂热的欲望和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让人们隐隐能洞察到两人不可避免的悲剧未来。当米夏又一次见到汉娜时,瞬间表情凝滞,理智与情感的挣扎、希望与失望的纠缠让他一次又一次选择了逃避,也可以说是背叛。不幸的是,聪明且自尊心极强的汉娜恰好捕捉到了一切,最终在她就要重获自由的同时她却选择了彻底的解脱。

故事的发展崎岖,让人们为之揪心难耐。然而,贯穿两人情感始终的线索是朗读,爱情不再是两人之间的唯一维系,他们是朗读者和聆听者的双方。朗读,是少年米夏表达爱意的独特方式,同时也成为之后重新理解并接受汉娜时带有宗教色彩的重要方式。是“朗读”,让米夏对汉娜的爱上升到了更为宽容、更加广阔的境界,它已不仅仅只是男女之间的情爱,更是面向全人类的博爱。此时,少年时期的甜蜜缠绵已经成为回忆,重逢时的意外让记忆升华。米夏的朗读对汉娜而言仿佛是一剂心灵的良药,拯救着汉娜,同时也救赎着自己。朗读,成为他们之间共同祭奠那段忘年爱恋的唯一方式。

小说如果只是描写了这样一段不伦之恋而备受瞩目的话,那就不能称得上是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我不仅要写作,而且还要在生活中承担某些使命……朗读者的主题确实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它是我这一代人的主题……在这个人化和德国化的题材上,人们看到了包含在其中的某些相通共同的东西。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于下一代与之同在罪恶的阴影之下。这一切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主题。”施林克如是说。作为一位职业法学家在小说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二战”历史、人性与存在的深度发问与反思,这是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写作目的的使命感,他的作品无不体现出正义和人性的主题。

对于历史,谁都做不了局外人。“我爱汉娜,这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命运,是德国人的气数!”米夏与汉娜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一个小男孩与一个妇人之间的畸形的恋爱关系,而是象征型的父辈与子辈的关系,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似乎告诉我们战后一代没有办法与上一代自己的父辈简单地划清界限。在小说中米夏告诉我们:“我必须指责汉娜;但是如果指责,就等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我爱过她,我不仅爱过她,还选择了她。”这里“汉娜”不仅是她个人,也代表了每一个战后德国人,即米夏的父辈们。书中的米夏·伯格不停地找寻最好的解决办法,他不断追问:“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如何对待屠杀犹太人那段可怕的历史?”对着入狱的汉娜,米夏该告诉她不要为了这个愚蠢的谎言而牺牲自己的一生吗?该做为汉娜展示一种生活愿景以争取她缩短刑期的努力吗?当米夏明知汉娜在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他无论是出于爱情还是出于人性都不能视而不见。可是,按照他哲学讲师的父亲的看法,米夏必须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必须让汉娜本人做最后的决定,而不是在她背后和其他什么人谈。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愉快的解决办法。汉娜为自己的羞耻而走在毁灭的路上,设若她一生中最大的谎言被揭穿,因此得到释放,这个丧失了命运自主权的女人便真的可以得以解脱吗?同样,作为法律系学生的米夏明知有罪与否关乎表达方式,更明知汉娜的隐衷,却在法庭上保持沉默,是因为怯懦而不去拯救他曾经所深爱的女人,还是出自对汉娜尊严的根本的尊重?作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在这个时候,人类提炼出来的哲学无情地把人给遗忘甚至抛弃了。所有的人都只能生活在历史里,生活在历史掩映下的现实中。

由于历史事实和个人成长因素的某种结合,他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而被偶然拉着堕落,“要是您的话会怎么做呢?”汉娜的一声诘问,让审判庭中的所有人,甚至是正看小说的读者都陷入了思考当中,正如法官的哑口无言,所有深陷回忆与反思之中的人们都难以回答,此刻人性的弱点是那么的符合人之常情,若在相同的境地,那些罪与错完全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施林克在努力地摒弃简单的指责与评判,借助文学细腻而形象的表现,对无所顾忌和理所当然的评判发出质疑,引导人对历史的罪恶与人性的罪恶加以思索,独树一帜地揭示了特定的历史条件与人性弱点的纠缠。抛弃明确的是非评判,转入严厉的良心审问,从个体进入历史,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对个体的尊严、人性的复杂的理解与一体,提供了一个更深邃与开阔的视野。

毋庸置疑,一部好的小说,不论是故事还是人物,一定是既简单却又复杂的。《朗读者》正是如此,小说中既有因爱而逃跑的米夏,又有因罪而逃跑的汉娜,他们的逃跑,正是经历过“二战”的两代人共有的害怕成长甚至抗拒成长的本能反应。主人公米夏深陷于过去和现在的矛盾处境中,穿梭于多重身份之间,难以定位、悬而未决、非此非彼。他在四方求救,寻找着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而汉娜,在救赎的勇气和决心之下,通过寻爱与赎罪来联结搭建两代人的公共平台——朗读,进入融合交流甚至契合的瞬间。这不仅仅是米夏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汉娜自身的成长历程,她与主人公之间的朗读仪式,既是一种交流,后来成为维系二人关系的绳索,更是一种宗教式洗礼,洗刷着汉娜身上因无知、不识字而引发的种种罪孽。文盲的汉娜最终学会了思考,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不可否认,是米夏与汉娜之间的爱情让米夏完成了沉重的成人礼,又是汉娜身上背负的多重秘密让米夏在逃避问题中完成了痛苦的反思过程,他终究还是做出了抉择,但是时间不容许这一蜕变过程太过长久。终于,汉娜选择了放弃,用生命的终结表达着或许是无言的抗争,或许是懂得后的宽恕,又或是救赎式的忏悔。

参考文献:

[1] [德]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M].钱定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 印芝虹.《生死朗读》——德国文学历史反思的新成果[N].文艺报,2006(5).

[3] 焦亚辉.一部启示录式的小说——读《生死朗读》[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2(6).

[4] 廖俊澜.爱与罪的自救——论《朗读者》的隐喻结构[J].安徽文学,2008(2).

[5] 马园萍.“往事并不如烟”——试析《朗读者》[J].语文学刊,2009(1).

作 者:相远方,广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批评、戏剧影视批评。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朗读者人性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