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里的一粒尘

2013-04-29 02:33朱蕾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王维诗人

摘要:王维的《山居秋暝》乃是诗人用佛眼慧心感悟人世沧桑的杰作,辞藻清丽,意境深远,着重分析佛教思想对此诗作的影响,体会诗人明秀清雅、淡泊致远的心境。

关键词:诗佛无生禅物我合一看空

被后世称为“诗佛”的唐代诗人王维无疑是一股有别于“诗仙”和“诗圣”的清新的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诗仙”李白自带一种仙风道骨,既能凌云直上又能纵横四海;“诗圣”杜甫则忧国忧民,如圣人一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偶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却也尽显了这位诗人的可爱。

盛唐的诗人群体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殷璠评陶翰),繁荣开放的国度给予这一时期诗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王维也不例外,他在《少年行》中如是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但是开放的国度坚持传统儒家道德标准,构建了中国文人强烈的出世思想,他们秉承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挣扎在现实与理想的天壤之别中,负载着失落的梦想依然用双脚丈量人生征途。与王维同时的田园诗人孟浩然禀性孤高狷洁,一句“恨无知音赏”(《夏日南亭怀辛大》)道尽知识分子的心理现实。

王维后因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从此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王维收起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壮大明朗的气势,转而寄情山川万物。在现实面前,王维不得不游走于出世与入世之间,潜心礼佛。但是,真正使王维在唐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还是他书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

佛不言一语却包含十方世界,宗教信仰对王维的影响很大,晚年他无心仕途专诚奉佛,其中,《山居秋暝》就是他晚年在陕西蓝田半官半隐时的作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小诗是王维的传世名作,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但我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骨子里却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苍凉孤寂之感。人若可以享受孤独,那便可以拥有无尽的生意之美。王维在《秋夜独坐》中说:“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无生”可理解为所有存在之诸法无实体,是空,故无生灭变化可言。如果王维修炼的层次足够高,越是接近觉者内心的境界的时候,这种氛围被空山激发之后愈演愈烈,终究发觉,四时更替和人世沧桑实在是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是不变的,这个时空中,只有无穷的造化才是永恒的。全诗紧和一字“空”,因为诗中对仗工整,每一个名词代表的事物都按照自有的规律演变,虽然静动结合,但实为空空如也,变即为不变。

魏晋士人企图用道教获取内心的安定,释放人生的困苦,而道教的生活态度讲求自然无为,以性命双修为修炼要诀,难以安抚士人们郁郁不得志的生活。中国文化甚是奇特,就像一个宏大的漩涡,任何异域文化传入中土以后都能本土化,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内在气质。唐代佛教本土化以后,佛教引导人们认识到“万物皆空”,将士人的政治理想升华为凌驾于现实社会之上的个人主义蓝图。佛家讲求四大皆空,王维并没有明确的佛教派别意识,主要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的影响,又兼具道家的部分要义。特别是晚年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是他在创作上以禅趣为主,超越现实。佛性就存在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色相之中,山石丛林,江河溪流,青草白云,明月清风,都向人开启着参禅悟道的门径。王维并不算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诗化了佛教教义,把儒家的入世思想融入到了个人主义的王国。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包含着“秋天”“雨后”“傍晚”“山中”四个元素,交代时间和地点,分别代表肃杀、静谧、尽头、永恒。秋天有肃杀之气,万物开始收敛以备严冬,雨后的万物在历经疾风骤雨之后自然存带几分适者生存的强悍之气,更有几分娇喘微微的秀气,可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傍晚纵是风情万种,转瞬间就划归于黑暗,凄清长夜里,旖旎风光也是必黯然颓废,且随长风高歌一曲罢了,还指望什么人来欣赏呢?大山,从不缺乏伟岸和巍峨,在人类可见的历史中,还没有什么能撼动它,姑且称为永恒也不为过。秋天傍晚象征着暮年的一个人,在历经一路坎坷之后涤荡尽内心的污垢,看透今世生死,领悟到时间无穷无尽而人寿总是有限,惟山川晴雨亘古不变,可寄托情思。山中无人即可视为“空”,此谓“空山”,诗中的空山雨声也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虽然称王维为田园诗人,也不能把他的诗都划归到寄情田园山水那一类去,若真是那样,就枉作“诗佛”了。王昌龄在《诗格》中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维习惯于在坐禅中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川风物合而为一,流露出清幽与闲适。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联中,重在写物,以物言志,渲染了一幅薄暮之境,雨后初歇的松林、清泉延续了上一联的静谧和永恒,它们都是能在更为严酷的寒冬中生存下来的强者,逃过秋雨的“严刑拷打”真正的就有一股气定神闲的姿态了,继而明月穿过松林,清泉流过石上,有天有地有静有动,实为空空如也。恐怕能读懂明月的只有四季轮转,而四季轮转在动态中保持着永恒不变的姿态,明月时时有,所谓“朔”“望”之变,只是世人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景观,不变的还是明月。是否可以说,暮年的诗人亦如秋雨初霁的松林、清泉,也许读不懂明月,看不清四季,却可以让月光照进心里,让自己化作清泉随意地在山石上流走,是不是能达到物我合一、无物无我的境界呢?

诗的前两联全部写景,看似没有提到“人物”,但诗人已经把自己划归到山川美景中了。所以诗人敢称此山为“空”,敢替山川风物说话,看来诗人有足够的胸怀包纳人世间的琐事了,虽然他还是要寄心思于明月、山川和亘古不变的时间。浣纱女听得懂流水之音,渔夫看得明鱼虾嬉游,可有一点,不管自然美景多么清丽,它终究不属于日日劳作其中的浣纱女,也不属于浮于河上的渔夫。绵延了一天的秋雨洗刷尽春夏的浮华之气,也许今天浣纱女和渔夫根本就没有来,秋风扫过竹林,秋风扫过荷塘,喧动的只是看景人的心。心动了,一切就动起来了;心空了,一切都空了;景随心动而已。如果没有人,一切看来都会单纯,只想说一句,人世间的事情还不够复杂吗?既然找到了这样一方净土,诗人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想到了人?人海汹涌,好不容易在空地里喘口气,想起的竟然是人,人生是不是一个摆脱不掉的悲剧角色?也许是诗人以此种方式祭奠逝去的政治理想,那善良淳朴的人们应该活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里,殊不知,这个世界只属于诗人内心。

另外,王维的诗融会了绘画的技法精神,苏东坡有一个著名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运用多种手段表现山水景物的线条美、构图美和色彩美,具有凝固时光瞬间的方面有并存性与延展性。“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单纯用绘画很难表现动态的竹子和莲叶,但是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凝固了这瞬间的运动,把自己的想象植于读者脑海之中,迎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至此,王维总结了南朝山水诗形象鲜明、重在欣赏和陶渊明田园诗意蕴深厚、重在感受的两种表现方式。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这里反用其意,虽然下一个春天还会来临,但这个春天已经逝去了。今日的秋色隐隐地沾染着故春的思念,离别是人生的主题,这分山中秋色就是一切回归冷寂萧瑟前的告别。但诗人认为自己已经可以久留于这样空寂的山中了,超越了“水至清则无鱼”的境界。因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万物既不会在这个时候生发也不会彻底地死亡,短暂的秋色里无生无死。如此的秋色,只不过是造化的一瞬,一切都会留在佛眼中,静静散去。禅宗所推崇的那种自信和乐观,使王维借助这样山雨的一瞬美景,将自我的被动生存形态转换为主动生存,由有限转为无限。

诗人不能臆测佛眼中的世界,也许这秋色连同这个人间只是佛眼中这个世界里的一粒尘埃。

我也不能揣测诗人心中的世界,诗人看的是他眼中的风景,我看的是我眼中的风景;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是人,会被人事所累,却都想要看空一切,寻求人生的出口。

参考文献:

[1]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傅绍良.从负重生活到艺术生活——佛教与盛唐诗人生活态度[J].江海学刊,2000(4):157-162.

[3]心正.论论禅宗思想对王维的影响[EB/OL].:http://www.foyuan.net/article-543731-1.html,2009-12-31.

[4]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244-245.

[5]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251.

[6]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G].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

作者:朱蕾,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3班学生。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王维诗人
新锐诗人
遇见一名诗人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偷袭与反偷袭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谁是谁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