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的悖谬

2013-04-29 00:44易天娇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老井寻根矛盾

易天娇

《老井》的作者被视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小说《老井》中,作者通过写主人公孙旺泉面对土地的复杂感情,表现了新一代农民在新旧文化冲突中的痛苦,寄予了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思考,但是作家的思考并未得出解决问题的良方,而是在作品中表现出犹豫不决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观上的混乱反映了作家对待“寻根”的复杂心态和矛盾性。

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潮,寻根文学之所以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不仅是因为它使文学关注的中心由政治转向了自身,对文学的良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因为它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自身矛盾性给研究者留有充分的阐释空间。“无论是它的发生,它的宣言,还是它的创作实践,都与此前或此后出现的文学现象有很大的不同,在看似鲜明的寻根旗帜下集合起来的却是一支自行其是的联合部队。”①在寻根理论上,作家们对“根”的定义并不统一。与韩少功、郑万隆、李杭育等人寻找的非规范文化不同,作者所认同的文化之根是正统的儒家文化。在《跨越文化断裂带》一文中,作者表达了传统文化被切断的痛惜之情:“五四运动曾给我们民族带来生机,这是事实,但同时否定多,肯定的少,有隔断民族文化之嫌,恐怕也是事实?打倒‘孔家店,作为民族文化之最丰厚积淀之一的孔孟之道被踏翻在地,不是批判,是摧毁;不是扬弃,是抛弃。痛快自是痛快,文化却从此切断。儒教尚且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地被扫荡一空,禅道二家更不待言。”在作者看来,五四隔断了中国文化传统,我们只有跨越文化断裂带,才能最终走向世界。然而他在作品中的实践却并非这么明确,《老井》就是这样一篇对传统文化抱有建构和解构双重态度的小说。

痛心于传统文化被五四运动的拦腰截断,作者在自己的小说中表现了对儒家思想的崇尚。他的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建构主要体现在群像塑造和个体塑造两个方面,一方面,小说极力渲染老井村的生存环境贫瘠残酷,“老井无井渴死牛,十年九旱水如油。”恶劣的生存条件磨砺了老井人顽强、坚毅的性格:先人为了水源由平原不远千里跋涉入高原,今人为了求生与狼狐争水,万水爷爷甘愿牺牲自己恶祈求雨,几代人为打井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人物群像的塑造从古至今,展现了老井人一脉相承的勇气。在讲述先人们悲壮的寻水历史时,作者还加入了一些神话传说,平添传奇色彩的同时也为故事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其具有史诗的气质。另一方面,作家重点突出了孙旺泉这个充满献身精神的打井英雄形象。孙旺泉是老井村的新一代农民,他有文化、有抱负,在长辈的劝说和责任感的驱使下,决意献身打井事业,选择留在落后的家乡。为此,不得不放弃与他青梅竹马的赵巧英的爱情,出于对家族利益的考虑选择了做段家的上门女婿。作家通过主人公孙旺泉面对爱情和道义冲突的选择,褒扬了公而忘私、积极入世的传统儒家精神。

作家心态的矛盾之处在于对人物结局的安排上。作者努力地想把主人公孙旺泉打造成为打井事业唯一的继承人。为此他设计了“小龙转世”的传说,甚至借万水爷爷之口对主人公加以神话。一口水井使“千年过去,看不到任何富裕起来的希望”的老井人有了盼头,孙旺泉成为了人们心中期待的英雄。最后井水打出,皆大欢喜,可孙旺泉却是为之耗尽了全部心血,由生机勃勃的人变成了一口背负沉重十字架的“枯井”。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安排,作者传达了一种文化的负累。千年传承的文化就如绵延千里的群山,给人以安稳保护的同时,也导致了人们的故步自封;培育了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也给人带来了个性压抑的重负。孙旺泉被塑造成英雄推上神台,也就注定了要成为道德的牺牲品。

与孙旺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怀在省城,生在老井”的女性赵巧英。巧英则更看重事实的爱情而无视体现传统道德的婚姻形式,她对待爱情坚贞执著,大度洒脱,最后两人分手时,孙旺泉送了包黄土作为送别礼物,巧英将土抖落在地,笑着说了一句:“够土的了,还带土!”她以轻松、潇洒的姿态走出了黄土地,奔向了幸福的新生活。她的出走象征着作者为黄土地放飞的希望。如果说孙旺泉代表了儒家传统的精神,那么赵巧英无疑是现代意识的象征。

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有千年之久,其存在的合理性毋庸多言。农耕文明是儒家文化存在的基础,家族制度是其可靠的保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了中国人保守自闭、安土重迁的特性。家族制度一方面使人尊讲孝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又使人的个性丧失殆尽,往往成为孝道、家族的牺牲品。生活在20世纪的寻根作家虽然希望弘扬传统孔孟之道,但现代文明的浸养又使他们感到了儒家文化对人的束缚和禁锢。因此作者在面对传统儒家文化时也保留了双重的价值标准。在谈及笔下这两个主要人物时,作者在《太行牧歌——谈我的习作〈老井〉》中表示:“在提笔之先,我自然偏爱赵巧英,她不甘屈居农村,渴望自由、发展与平等,她热烈追求属于人的生活”,“不料写来写去,对孙旺泉竟生出许多连自己亦感意外的敬意,他虽然有很多局限,可是如果没有一代接一代像他这样找水的英雄,历史便无法持续下去。”显然作者在此的价值判断是有一定犹疑性的,面对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冲突,作家并未给出自己的答案。

作家的价值判断上的矛盾性不仅表现在人物塑造方面,还体现在情节安排甚至艺术手法上。《老井》的故事主线是孙旺泉和赵巧英的爱情,他们几经波折,但最后只能分道扬镳。造成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的阻挠,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情投意合的两人打算双双逃离老井村时,背后传来了万水老汉的断喝:“好孙子,你走,你走,今日咱爷孙俩拼个家败人亡!”这个曾经以恶祈求雨的硬汉再次选择以死相逼,断送了孙子原本美满的婚姻。孙旺泉屈从家庭的压力成为了段喜凤的“生育机器”,虽然最后在村中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事业,但他仍然因为心爱的姑娘最终离开自己而感到抽离生命般的痛苦。他们的爱情悲剧显而易见是伦理道德对个性追求压制的结果。但是问题的解决却无法简单化,因为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面对资源的匮乏和家庭的重负,自由和爱情都成为奢侈之谈。为了生存,老井村人只能把自身需求压缩到最低,用顽强和隐忍对抗着现实的苦难。考虑到现实的问题,所以旺泉和巧英的爱情悲剧注定是无解的。

在审美追求上,小说也表现了形东实西的矛盾性。有学者认为,“寻根文学的确有一种从古典美学中寻找新的范式的自觉,但是,如果我们作进一步的艺术考察,就会发现这些旨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寻根作家其实并没有从西方的审美文化传统上全身而退,返回到中国的审美文化传统中,他们不仅仍然程度不同地受着西方文学、尤其是现代派文学的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身就是很典型的现代派文学。”②在《太行牧歌——谈我的习作〈老井〉》中作者曾讲他试图用“现实、历史与一系列神话、传说,结构成千年村史”,并企求以之象征性地作为“中国农村史之缩影”,小说中充满着隐喻性的叙事。“老井”是历史的象征,小说里一再渲染的水资源危机象征着乡村历史本身的枯竭,打井这一行为不仅是求水,也可理解为是对民族文化的更深处的反思。在人物设计上,孙旺泉由人变井、赵巧英由狐变人在作品都有明显的暗示。即便是着墨并不多的疯二爷,作者在后记中也表示想写成天性自然、悟出天机的象征人物。不过这些明显人为地加上的灵怪色彩和象征物,显得颇为牵强,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对乡村文化了解的匮乏。

对于小说中呈现出的种种矛盾,作者在《太行牧歌——谈我的习作〈老井〉》中坦言:“我意识到自己的矛盾。我不想掩饰这种矛盾。常见批评家说某某作家世界观矛盾,思想矛盾云云,作为贬义。其实,孰无矛盾?矛盾而掩饰,不有几分虚伪做作?习惯称作家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我感觉自己很悬。自己灵魂尚充满矛盾,充满痛苦,又如何来设计他人灵魂。”不仅是作者,寻根作家的许多作品都呈现出创作和理论的相悖,这种矛盾状态恰恰体现了“寻根”出现的复杂性。作家体验到的“文革”等现实的社会问题的压迫,又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冲突所产生的难题。面对两方面的压力他们期望能在民族文化精神的本源上找到解释历史的依据,用本源性的文化精神来对抗、适应现代化的进程。这种心态导致在重新审视中国文化时出现批判和弘扬两种情感倾向的纠缠,也在寻根文学中得以表现。作者作为一个知青作家,他的根是在城市,但是由于上山下乡的经历又与乡村文化有扯不断的联系,由于身份的差异、文化的隔阂,他不可能真正了解乡村,因此对问题的揭示也容易留于表面。并且,对于曾经生活多年的这方厚土,作家不可能不怀有感情,但同时又必然地被现代文明所吸引诱惑,对乡村有着眷恋与反叛的双重感情,在面临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中陷入两难的境遇。

通过对作者小说《老井》以及寻根文学思潮的分析,我认为寻根文学内在的矛盾性可以概括为:理论的分歧,创作和理论间的相悖,文化价值观的模糊。但由于时代和个人能力的限制,作家并未给出解决矛盾的良方,搁置矛盾或者简单化处理似乎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道路。寻根所指向的“根”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不偏离原来的轨道?这一切并未找到解答。寻根文学内在的矛盾性留给人们以丰富的阐释空间,寻根之旅也因此仍在路上。

①② 房福贤:《寻找“寻根文学”的“根”》,《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老井寻根矛盾
老井的春节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问月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老井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