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媒体事件无疑是央视最著名的315打假晚会被人打假了。这一打假事件牵扯到了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家媒体:一是代表官方权力的央视,一是新兴互联网自媒体的新浪微博;还有一些有广告号召力的明星。这三者同时中枪,引发众多网民的各种调侃与讽刺。我想这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商业社会中,所有人和机构都处在生产和交换之中,都在从事商业交往活动。它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去神圣化。任何生意都是由生产者,产品,消费者构成。没有哪一种生产者或产品是天然神圣的。对于媒体(包括政党和政客)来说,它必须要尽量做到“公平、正义、真实、真相”,这是因为媒体作为一门生意,它卖的就是这些概念,大众期待于媒体的就是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并不是因为媒体本身就是“公平、正义”的,它的“公平、正义”观念是受制于他的消费者,消费者需要这个,他们就卖这个。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媒体的歪曲:每个国家的媒体都会迎合自己消费者中的民粹主义倾向,都展示了其狭隘与偏见。这种歪曲,有时候是有意的,有时候是无意的是自欺欺人。我们在美国和日本媒体上看到了各种偏见,我们在台湾和香港媒体上也同样看到了各种狭隘腔调。但是,纠正这种偏见的还是商业利益,当美国电影想来中国赚钱时,他就要尊重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当港台电视要在大陆落地赢得观众和广告利益时,他就要学会更公正地看待大陆人和大陆社会。这让我们看到,越开放的市场,带来的是越广泛越有普遍性的公平和正义。这种正义的获得是来自于制约,来自对自我利益追求最大化的自我约束,自我要求。
民主制是商业原则在政治体制上的体现,信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因为没有信用,整个商业活动根本就无法运转。任何无视商业信用的行为都要受到整个社会的谴责,因为它损害了整个社会的组织基础。因此,商业社会越成熟,信用越重要。包括每个人,他的信用是他在商业社会的通行证。也因此每个人才会珍惜自己的信用,才会遵守规则。我想这是315的假打风波,对央视来说首先要意识到的:它并不是天生就是正义的代表,它只不过也是捞自己好处的组织。追求利益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在谋求自身利益的时候,欺骗消费者,不尊重消费者。欺骗消费者而丧失信用最终的结果是被消费者抛弃。因为媒体就其根本来说,是一门完全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生意。(关云 学者 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