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节目与公民社会的构建

2013-04-29 19:40姚丹辰
新闻世界 2013年7期
关键词:公民社会

姚丹辰

【摘 要】大众媒体,尤其是当前占据优势地位的电视媒体,在构建公民社会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形式可以将此作用发挥至最大,都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脱口秀节目的代表之一《壹周立波秀》作为模板进行分析,探寻脱口秀节目与公民社会构建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公民社会 《壹周立波秀》 电视脱口秀

中国的公民社会仍在形成当中,笔者认为,在公民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而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2010年开播的《壹周立波秀》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本文从该节目话题选择,表演和艺术形式等方面,分析以其为代表的脱口秀节目对当今中国构建公民社会的作用。

一、公民社会及其相关理论

1、公民社会的概念

公民社会一词来源于西方,对应于英文civil society。大部分中国学者在定义公民社会的时候,基本以社团和NGO(为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如:“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在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①。而俞可平的定义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包涵在内:“我们把公民社会当作是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②结合中国实际,笔者较为认同后一种说法。

公民社会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两点,一为尊重自由机制,突出每个公民的价值与权利,换而言之,只有经过当事人认可、协商之后形成的决断才具有合法性;二为倡导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而形成这种意识的条件,则需要社会机制以及大众媒介的激发和引导。

2、公民社会与电视媒体

公共领域是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那时,他们既不是作为商业或专业人士来处理私人行为,也不是作为合法团体接受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规章的规约。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公民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因此,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当这个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的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

公共领域已成为公民社会时代最重要的民主调控机制,它能增进国家对矛盾和冲突的承受力从而实现社会的和平稳定,同时为民主社会的健康发展注入动力。电视媒体拥有一定的受众群和媒介影响力,应担负起培养公民意识、构建公民社会的责任。

3、《壹周立波秀》与海派清口艺术形式

“海派清口”是从上海本地的单口滑稽、北京单口相声和香港的“栋笃笑”等曲艺表演艺术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的。在《壹周立波秀》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声、评书、小品、滑稽剧、唱歌、舞蹈、戏剧等曲艺元素,同时也可以看到新闻播报、新闻评论、访谈和脱口秀等电视艺术形式。

《壹周立波秀》的节目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10年2月14日到5月7日的12期节目由周立波单人脱口秀和嘉宾访谈两部分组成,从2010年10月4日开始,取消明星嘉宾访谈部分,改为周立波的个人脱口秀。节目由7个板块构成:片头——内容提要——妙龄美女火辣开场舞——词说——立波梦话——话题秀——经典歌曲。

二、《壹周立波秀》的话题选取与公民社会构建

1、《壹周立波秀》话题特点

话题的选择是脱口秀节目的灵魂所在,而《壹周立波秀》根本就在于其鲜明的评论特色。笔者对《壹周立波秀》近三年的五一特别节目进行了话题梳理,其结果如下:

2013年:4.30第一夫人;5.1北京雾霾、反腐;5.2房地产限购;5.3铁道部等大部制改革、水污染;5.4卖萌、大桥垮塌。

2012年:5.1闲话名酒茅台;5.2什么是高调炫贫;5.3面子的趣事和笑话;5.6俄国大选的奥秘、5.7让人愤怒的国考泄题;5.8当林书豪遭遇凤姐。

2011年:4.30整容风潮;5.1卡扎菲;5.2词说破格提拔;5.3周立波大话北京交通。

经过梳理我们发现,《壹周立波秀》话题的选题主要有以下类别:时事、民生事件以及网络热门事件。而在所有的选题中,又以偏重时政类的事件为主。

2、时事类话题的选择与构建公民社会之间的逻辑联系

通过对美国、丹麦两国媒体公共议题的话语分析,Crigler和Jensen提出,“在一个政治意识形态逐步减淡,党派间政见差异日趋减少的社会,公众对政治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关注人物个性及个人际遇的媒体叙事”③“此外,通过分析安嫩伯格2000年全国选举的问卷数据,Moy、Xenos和Hess分析了深夜喜剧节目与奥普拉脱口秀中政治内容对公民参与的影响,结果显示政治新闻娱乐化能促进政治参与,观众午夜喜剧节目和奥普拉脱口秀政治内容的媒介接触量与政治参与度的增加呈正相关”Moy的研究还认为,“观众对硬新闻的偏离可能促进民主某些好的方面”。④

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对时事政治事件的娱乐化表达,有利于政治本身的传播,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并为公民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一类的脱口秀节目对于受众的影响还体现在加强公共意志和公共观点形成这一方面。

三、《壹周立波秀》的节目形态与公民社会的构建

1、节目编排

笔者主要以改版后的《壹周立波秀》为对象进行分析。

2010年10月后的节目由7个板块构成:①片头:以城市为背景,周立波卡通形象为主角的漫画式黑白片头,洋气、诙谐;②内容提要;③妙龄美女火辣开场舞;④词说:把某一时下热点浓缩为关键词,紧扣关键词进行幽默评述;⑤立波梦话:周立波与另一美女主持搭档,以新闻播报的形式,选取几件观众普遍关心或不满的事情进行幻想性的虚构和调侃;⑥话题秀:选取时下某一热点展开深入评论;⑦经典歌曲的演唱。

2、舞台、服装设计

《壹周立波秀》的舞台简约、洋气,是周立波一手打造的,“一个人、一张椅子、一个提示夹、一个演讲台、一场戏”。舞台基本保留老上海的剧场风格,怀旧而浪漫。以城市夜景为背景,而这一背景有点像从上海老桥“外白渡桥”看整个城市夜景,更加突出了上海本地的特色。舞台正中树立屏幕不时播放与评述内容相关的图片、漫画,舞台最显眼的是《壹周立波秀》的logo,摆放随意,英文、中文混杂,以提醒观众这档节目的品牌和个性。

周立波本人的服饰、装扮体现着“海派”。随节目进行而更换的不同款式、颜色的西装,油光锃亮的“油头”,锃亮的小皮鞋,绅士的白手帕等等,还有文雅的体态和对观众的谦逊态度,表现在只要有掌声,他都会轻轻地鞠躬。

3、语言风格

土洋结合,雅俗共赏:《壹周立波秀》以上海话为主,普通话为辅,充分发挥上海方言独特的幽默感和表现力,“语言不脏”、清清楚楚,全国观众都能听懂。周立波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深度挖掘语言的魅力:“海派清口”是一种纯语言艺术,需要表演者有深厚的语言驾驭能力。周立波运用反讽、夸张、比喻联想、双关、排比和仿造等修辞手法,让口语表达在富含文学性的同时妙趣横生、高潮迭起。

综上所述,《壹周立波秀》优雅精致、辛辣幽默,在“综合性”中见“个性”。周氏幽默追求“语言的干净”,不讲粗口、混口和荤口,只将幽默当做针砭时弊、表达思想的手段,是一种格调高雅的高级幽默形式。无论舞台设置还是主持人风格、板块编排,都体现浓郁的城市风格。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辅助叙事,将严肃的议题与幽默的形式结合,以立体的饱满的个性化的形式增强说理的说服力和表现力,增强传播的效力。节目风格适合各年龄层观众,尤其符合有一定社会地位、知识修养和文化追求的城市观众,而我们知道这些人也正是构建公民社会需要去影响的对象。周立波用幽默的方式吸引他们注意社会热点,同时为他们展示了公民关心、思考、参与公共事件的方式。

四、电视脱口秀和公民社会建设

通过上文论述,笔者认为,以《壹周立波秀》为代表的脱口秀节目主要通过对话题的选择进行议程设置以及针对特定受众这两种方式促进公民社会的构建。

尽管已经进入了以网络为核心的自媒体和大数据库时代,可我们发现,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依然无法忽视,其在公民生活中,尤其是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中国电视近年来的不断进步,类似《壹周立波秀》类型的脱口秀如《倾倾百老汇》《老梁故事汇》等等不断涌现,收视率在各个卫视颇为可观。尤其是电视由于本身的娱乐属性,相较于其他媒体来说,更加易于受众潜移默化的接受电视节目所传达的思想,发挥其在构建公民社会的过程中电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4

②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1)

③④刘璟,《新闻娱乐化研究的轨迹与问题——SSCI核心期刊新闻娱乐化研究述评》,《国际新闻界》,2011(10)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公民社会
中国伦理学史上的公私之辨
公民社会治理主体作用及其角色的历史性分析
实事求是看待公民社会
西方公民社会探究
善治视角下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完善
治理视角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洛克公民社会财产权视角下的中国房产税改革
论公民社会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当前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风险管理研究
弥合数字鸿沟,构建公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