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元
乌江之畔
公元前202年,项羽自刎乌江,年仅三十二岁。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太史公笔下项羽之死的最后身姿言语:
乌江河岸,血战中的项羽,已经身负十余处创伤,突然间转身不动,顾望眼前一位汉军骑将喊道:“来人可是旧友吕马童?”
突然被项羽直呼其名的吕马童不敢正视项羽的目光,侧身面对身边的战友王翳,手指着项羽说:“这就是项王!”
项羽继续喊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的头。我成全你!”说完挥剑自刎,享年三十二岁。
汉军将士,蜂拥而上抢夺项羽的遗体,数十人相互蹂躏残杀而死。最后,郎中骑王翳夺得项羽的头,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骑将杨武、骑士吕胜各夺得项羽遗体的一部分,带回刘邦军大营,经过验证,确切无误。
按照刘邦颁布的军令,五位斩杀项羽的骑士分享千金万户的封赏,都受封最高爵位为列侯……
真是不可思议的记事。项羽之死的最后身姿,有谁看见了,项羽之死的最后言语,有谁听见了,又是如何辗转流传,由司马迁记载下来?这位被项羽称为旧友的吕马童是什么人,他与项羽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进而,与吕马童并肩追杀项羽到乌江,共同夺得了项羽遗体一部的王翳、杨武、吕胜、杨喜又是些什么人,他们与项羽和吕马童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凡此种种,千百年来都是不可解的谜。
幸运的是,吕马童等五位斩杀项羽的汉军骑士,因功封侯,从此载入史册,他们的功业和家系的简介,都被保存在《史记》和《汉书》的《功臣》表中,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我为了破解项羽之死的秘密,逐一查阅了这五位骑士残存的档案材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五位斩杀项羽的汉军骑士,竟然无一例外都出身于秦帝国本土的核心区域——首都内史地区,都是旧秦军的骑兵将校,他们都是秦帝国灭亡以后,在关中地区加入到刘邦军团中来的。
历史是淡化远去的海流,史书是泛起水面的浪花。古往今来活过死去的人何止数十百亿,在史书上留下姓名者能有几人?秦末汉初,人口大约两千万,垓下之战,汉军六十万,楚军十万。七十万战士当中,六十九万九千九百都是无名战士。七十万战士当中,吕马童、王翳、杨喜、杨武、吕胜等五名骑士能够留下名字来,几率在十四万分之一,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偶然。不过,以十四万分之一的几率脱颖而出的五人,都是关中本土出身的旧秦军的将士,几率在百分之一百,这就绝非偶然了。
仔细追究下来,这五位秦军将士的身后,不但牵连着数十万旧秦军将士的命运,也关涉到秦楚汉之间分合聚散、既争斗又承继的复杂关系,不得不分头一一叙说。
最后的秦军
秦始皇麾下的帝国秦军,曾经是当时亚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久经百战,名将辈出,在短短十数年间,彻底摧毁六国的军事力量,统一了中国。
秦帝国的军队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两部分。地方军是属于各地的守备部队,由各地征集,按各县各郡配置,由各郡县守尉指挥,数量不多,一般在当地驻守。中央军是秦军的主力,包括驻守关中保卫京师咸阳的卫戍部队和驻守边关要塞的野战部队。中央军也由各郡县征发,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秦征服六国,北击匈奴,南侵百越,主要都是由中央军担当的。
秦末之乱爆发时,秦帝国军队的配置,除各地的地方军外,中央所属的主力军大概有四支。一支是征服岭南地区后留驻的南部军,一支是屯驻长城沿线的北部军,一支是新组建的中部军,再有一支是驻守关中的京师军。这四支秦军,在秦末之乱中命运各不相同。我们分别一一叙述。
1. 南部军 南部军是秦帝国征服和镇守岭南地区的军队,人数大约有十万人。南部军的第一任统帅是屠睢,第二任统帅是任嚣,第三任统帅是赵佗。
秦帝国出兵逾越五岭,征服岭南地区,大约在始皇二十八年。
秦末之乱爆发后,帝国东南的旧楚国地区反叛最为剧烈,秦与岭南的交通联系完全断绝。驻防岭南的南部军采取了安土保民的政策,封锁了五岭边界,断绝与北部地区的交通,完全没有介入秦末之乱的战争中。大约在秦二世三年末(前207年),南部军统帅赵佗宣布独立,建立了南越国。支撑南越独立建国的基本军事力量,就是南部军。
2. 北部军 北部军是秦帝国负责北方边境地区防务的军队,沿长城驻守,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特别是匈奴骑马军团的南侵。北部军的第一任统帅是蒙恬,第二任统帅是王离,总部设在上郡肤施县(大约在今陕西榆林一带)。北部军数量最高时号称有三十万人。
关于北部军,史书的记载比较明确。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了匈奴在河套地区的肥美牧地,设置九原郡,移民屯田,修筑长城要塞,建立了帝国北部边境最大的军事基地,常年驻以重兵。北部军不仅直接面对匈奴的数十万骑马兵团,也是关中地区的北部屏障,重要性非同一般,军队的统帅蒙恬任内史兼任首都地区的行政长官,监军是皇太子扶苏。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死于出巡途中,李斯、赵高、胡亥伪造诏书送抵肤施,扶苏和蒙恬先后自杀,北部军改由副将王离统领,王离的副将是苏角和涉间。
秦末之乱爆发,北部军奉命内调参与平叛。在王离的统领下,北部军主力渡过黄河,进入雁门太原地区,负责平定赵国和燕国地区的叛乱。北部军控制了雁门太原地区后,封锁井陉口,策反赵国大将李良,颠覆了武臣的赵国政权,进入华北平原,攻击在齐国支援下重建的赵歇赵国。这一段时期,北部军的主要交战对手,是齐赵联军,主要战场,是河北地区,数量大概有十余万人。二世二年九月,北部军一部秘密南渡黄河,与退守濮阳的章邯军汇合,一举击溃围城的楚军,杀死了楚军大将项梁,取得了平叛战争中的重大胜利。
濮阳大胜后,北部军乘胜攻战,将齐赵联军和赵王君臣围困在巨鹿,章邯也统领中部军主力渡河北上支援,拉开了巨鹿之战的序幕。不久,项羽统领楚军主力渡河北上,切断王离军和章邯军的连接处,破釜沉舟渡过漳河,在巨鹿城下大败秦军,大将王离被俘,副将苏角战死,另一位副将涉间烧身自杀,北部军全军覆没。
3. 中部军 中部军是秦政府在秦末之乱中新组建的军团,数量大概在二十余万,主帅是章邯,知名的重要将领有司马欣和董翳。
二世元年八月,陈胜部将周文攻入关中,秦都咸阳告急。京师军在戏水击败楚军稳住阵脚后,秦政府任命少府章邯为大将,征集关中地区的兵员,释放骊山刑徒,紧急组建中部军。不久,中部军击溃周文军,出关乘胜东进,逐一消灭陈胜军主力,攻克张楚首都陈县。平定了张楚以后,中部军进入魏国地区,攻克魏国首都临济,平定了魏国地区的叛乱。进而再接再厉,击败增援魏国的齐军和楚军,杀死齐王田儋。几经胜败反复之后,与北部军联手在濮阳作战,击溃项氏楚军主力,杀死了项梁。
消灭了黄河南岸各地的叛乱军主力后,中部军主力渡过黄河,攻占了赵国首都邯郸。然后,一面沿黄河设防,一面修筑甬道为围困巨鹿的王离军运粮,准备围点打援,在巨鹿一带聚歼六国援军。巨鹿大战,北部军全军覆没,章邯统领中部军退守河内安阳。二世三年七月,内外交困的章邯统领二十万中部军投降项羽。次年十一月,投降的秦军在即将进入关中的时候,军心不稳,遭到项羽所统领的联军突然袭击,被坑杀于新安。至此,中部军全军覆没。
在项羽败亡五年以前,伟大的军事家韩信曾经精辟地分析过项羽的为人行事,预测项羽将会由强转弱,最终败亡。韩信的这个分析和预测,见于他出任汉军大将前向刘邦呈述的灭楚战略方策——《汉中对》。在《汉中对》中,韩信陈述项羽必败的原因之一是迷信武力,“项王所到之处,没有不摧残破灭的,百姓都怨恨,人民不亲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而已”。韩信的话,并非空泛,而是实有所指,指的是项羽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首先失去了秦国人心的事情。
秦帝国的建立,靠的是秦军多年连续不断的征战胜利。与此相应,秦帝国的灭亡,也因为秦军主力逐一从战场上消失。南部军独立,北部军被歼灭,中部军投降以后,京师军的去向,将决定秦国的命运。
秦军成为汉军主力
秦帝国的京师地区,行政上称为内史。秦的内史地区,大致东以函谷关为界,西到散关,北到萧关,南到武关,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是易守难攻的形胜之地。渭河横贯内史地区的中央,形成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密集,是当时天下最富饶的地区。内史地区的北部是上郡和北地郡,西部是陇西郡,南部是汉中郡、巴郡和蜀郡,都属于秦国的本土地区。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以来,关东大乱,各郡县纷纷反叛,六国全部复国,秦军陷入苦战。与此相对应,旧秦国的本土地区一直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反叛和动乱。帝国秦军的一支精锐的主力部队,京师军始终驻守在内史地区,维系着首都地区的安全。这一支军队,不但与秦帝国中央政府的存亡休戚相关,也与汉帝国的建立关系密切,项羽之死中种种难解之谜的解答,须要到这支秦军的来龙去脉中去寻找。
秦末之乱中,京师军一直留在关中负责首都地区和皇帝的保卫。二世二年九月,陈胜部将周文领军攻入关中,抵达咸阳东郊的戏水地区时,屯驻在此的京师军成功地组织了戏水阻击战,击退了敌军,保卫了首都咸阳,为章邯组建中部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戏水阻击战,是秦末之乱中秦京师军参加的第一场战事,在协助新组建的中部军将周文军赶出关中后,京师军留在关中,继续承担着保卫首都地区的重任。
二世三年八月,刘邦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九月,刘邦军兵临咸阳城下。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为了保全首都不被屠戮,统领百官开城投降。刘邦和平地接管了秦国政府和秦国本土,秦京师军各部也被接管,成为刘邦军的一部分。
十二月,项羽统领四十万联军进入关中,鸿门宴刘邦屈服,将所接管的秦国政权全部交出,秦京师军也交由项羽处置。二月,项羽分封天下,旧秦国的关中地区被分为雍国、塞国和翟国三个王国,史称三秦,秦京师军被编入三秦的军队。
八月,韩信统领汉军由汉中反攻关中成功,塞国和翟国投降,雍国不久被消灭,编入三秦军的部分旧秦京师军将士,再一次回到刘邦军中,成为汉军的一部分。
刘邦攻占了三秦以后,确定了从法统、领土、人力、制度等各个方面全面继承秦国的秦本位政策,定都栎阳,以旧秦国为根基,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从此以后,随着战争的持续,征兵制的执行,旧秦军将士,旧秦国本土出身的秦人,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汉军当中,成为汉军的主要兵源,汉军的人员结构,也因此发生了重大而意义深远的变化。
刘邦是秦泗水郡沛县人,这个地方,过去属于楚国。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刘邦在沛县起兵,杀掉县令,依照楚国的制度,被推举作了沛公,就是沛县的长官,正式组建了军队,宣称从属于陈胜所建的张楚国。刘邦起家的这支军队,由沛县出身的青壮年组成,约有三千人,被称为沛县子弟兵,是以后刘邦政治军事集团的核心,未来汉帝国的开国元老,如萧何、曹参、王陵、夏侯婴、樊哙之属,几乎都在其中。
陈胜死后,刘邦又投靠楚王景驹。二世二年三月,刘邦军攻克砀县,征召砀县兵6000人编入军队,扩张到近万人。四月,项梁攻杀楚王景驹。刘邦投奔项梁,得到项梁的信任和支持,五千楚军由项梁拨归刘邦,刘邦军扩张到15000人,成为楚国的主力军团之一。
项梁战死后,各路楚军收缩撤退,集结于彭城。二世二年后九月,楚怀王亲政,对反秦战略作了重大的调整,确立了保留秦国,宽待秦人,以首先攻入关中的将领作秦王的方针,同时对楚国军队也作了整顿改编。刘邦得到楚怀王的信任,被任命为砀郡的最高长官——楚国的砀郡长,接受了西进攻取关中的重要使命。从此以后,早期刘邦军的基本建制成形,这支楚国建制的楚军砀郡军团,人数大概在三万人,主要由旧楚国和旧魏国出身的人组成,未来汉军的中坚力量,就是这支三万人的楚军老部队。在以后的征战中,这支军队始终跟随刘邦转战各地,直到建立汉帝国,转化成为帝国统治阶层的核心。
刘邦攻入关中,占领秦国,统领的是这支军队。项羽分封刘邦为汉王,跟随刘邦进入汉中的也是这支军队。以这支军队为基础,刘邦在汉中扩军备战,在韩信的主导下按照秦军的制度整训旧部,将楚制的军队改造成为秦制的军队,同时征召巴蜀汉中的秦人入伍,重新组建汉军,一举反攻关中成功。攻占关中以后,汉军开始大规模地征召关中地区的秦人入伍,编入汉军出关作战。从此以后,秦人源源不断地进入汉军,逐渐成为汉军的主力,在战事中崭露头角,开始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
正是在这种汉继承秦,外来的楚人和本土的秦人由上而下的合流重组中,汉军在彭城大败以后组建骑兵部队,分散在汉军中的旧秦京师军的骑兵将士,被集中抽调出来,组建了灌婴骑兵军团。这支骑兵部队,在灌婴的统领下,驰骋各地,屡建奇功,成为汉军精锐的机动部队。垓下之战,他们奉命追击项羽到乌江。其中的五位幸运者,因为斩杀项羽的功绩,被封为列侯,从此青史留名。
从杨喜到司马迁
千百年来,人们还忽略了项羽之死篇中的一个细节。垓下突围以后,项羽渡过淮河,经过阴陵,来到东城。在东城境内的一座称作四隤山的小山岗上,项羽抒发了“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有名感慨,然后布置身边仅存的二十八位骑士,溃围、斩将、刈旗,打了一次堪称经典的教科书式的漂亮仗。
《史记》记叙这次战事说,楚军的突然行动,使汉军猝不及防,队列被打乱,军阵被撕开,项羽趁势斩杀敌将一员。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被称作赤泉侯的汉军骑士迎面与项羽撞个正着,被圆睁双眼的项羽一声怒吼,马受惊,人失态,掉头一阵狂奔,跑出几里地外。
这位赤泉侯,是在东城之战的记事中唯一实名出现的汉军将士,他突然在项羽面前冒了一下,然后又一溜烟消失在数千追兵当中,失去了踪迹。不过,这位赤泉侯,在随后的乌江之战中又出现了。我们已经详细地叙述过了,项羽挥剑自刎后,遗体被五位汉军骑士夺得,他们都因此获得了赏金,受封为列侯,从此青史留名。其中的一位,就是赤泉侯,他姓杨名喜,内史华阴人,曾经是旧秦军的郎中骑士,是一位全程参加追击项羽的历史亲历者,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杨喜这位当事人出现在项羽之死的历史记事中,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千百年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我整理这段历史,常常有不可思议之感,为什么司马迁在精彩而简洁的记事中会插上这么一段,突兀而不着边际,宛若放错了地方的断简。另一方面,项羽圆睁双眼一声怒吼,赤泉侯人马俱惊,狂奔数里这一段描写,往往会使我想到《三国演义》,手持丈八蛇矛的张飞,长坂坡据水断桥一声怒吼,吓得曹将夏侯杰坠马而亡,五千精骑止步不前。两相对照之下,一种疑虑应然而生,史记的这类记事,是历史还是演义,是真实的记事还是虚构的夸张?越发不可思议。
史记有些记事太精彩,精彩得使人不敢相信,项羽之死就是其中的一篇。近代以来,不少严谨的学者怀疑这些精彩的篇章不是真实的历史记事,而是太史公文学虚构的神来之笔。我读《汉书·司马迁传》,太史公自述编撰《史记》的手法说:“我不过是叙述故事,整理世间的不同流传而已,并非有意去创作。”这一段可靠而实在的披露,提示我们司马迁口风紧人实在,不编故事,不过,他好奇心重耳朵长,喜欢听故事。《史记》中的种种故事,须要寻找来源和版本。
于是追查杨喜这位项羽之死的当事人,他的祖上无迹可寻,他的后代却是绵绵不绝,千古留名。原来,自从杨喜因为斩杀项羽封为赤泉侯以后,杨家从此发迹,世世列侯,代代官宦,成为两汉以来,最有名的世家大族,东汉时期四世三公的杨震一族,开创了隋王朝的杨坚一家,都是这个家族的后裔。
杨喜的第五代孙叫做杨敞,活跃于汉昭帝时期,深受执掌政权的大将军霍光的赏识,长期在大将军幕府担任长史,也就是秘书长。杨敞后来先后出任大司农(财政部长)和御史大夫(副首相),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丞相,被封为安平侯。
杨敞担任丞相的第二年,汉昭帝去世,年仅二十二岁,没有后代。霍光从诸侯王中选取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承了皇位。刘贺继承皇位以后,行为淫乱不轨,危及国家的安定,霍光深为忧虑,与亲信大臣们密谋废黜刘贺,另立新皇帝。这件事情,可谓是汉朝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不仅事关帝国的命运,也关系到参与者的身家性命。据史书上说,霍光主持制定了废黜昌邑王的方案后,由大司农田延年到丞相府向杨敞通报。杨敞生性谨慎怕事,听了通报后,吓得汗流浃背,说不出话来,只是啊啊啊地一味连声恭应。
会面途中,田延年上厕所离开,这个时候,一直在厢房听取谈话的杨敞夫人走了出来,急迫地对杨敞说到:“这是国家的大事情,如今大将军的方案已经决定,让大臣来通报君侯而已。君侯如果不迅速响应,果断地表示与大将军同心协力,而是犹豫不决,必定首先被诛杀清除。”
夫人的话,点醒了杨敞,促使他拿定了主意。当田延年从厕所归来时,杨敞与夫人一道,积极回应田延年的通报,表示坚决支持霍光废黜昌邑王的方案,主动参与其事。昌邑王废黜以后,霍光拥立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即位,是为汉宣帝。杨敞因为拥立宣帝的功劳,不但保住了丞相的地位,而且得到了三千五百户人家的新增封赏。
在这次事件当中,杨敞胆小怕事,优柔不断,杨夫人深明大义,果断决绝,夫妇二人的识见个性恰成鲜明的对照。这位在事关杨氏家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站出来拿主意的杰出女性,与司马迁关系甚深,《史记》项羽之死的精彩篇章,也与她有分割不开的关系。
原来,杨敞夫人是司马迁的女儿,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司马迁没有儿子,他倾其一生所著的《史记》,完成后只抄写了两部传世,副本一部收藏于汉朝政府的图书馆,正本一部收藏于家中,死后由女儿带到丈夫杨敞府中保存下来。杨敞与杨夫人所生的儿子叫杨恽,是宣帝时期难得的博学才俊,他喜好历史,熟读《史记》,有外祖父司马迁的遗风。
杨敞大概生于武帝元光年间,他在武帝元封年间(前110-105)结婚,娶司马迁的女儿为妻,年纪大概在二十五岁前后。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他比杨敞大十三岁左右。司马迁大约死于武帝后元年间,他去世的时候,大概有六十岁了,女婿杨敞大约四十七岁。司马迁与杨敞的交往,从元封年间两家联姻算,到后元年间司马迁死止,有二十年以上。两家的往来,可谓是久远而密切。
对于杨家来说,杨喜追杀项羽,是家族发迹的起点,也是杨家最引以为自豪的伟业。汉政府封赏杨喜为赤泉侯,颁发有丹书铁劵,用红笔将封状写在铁板上,与相关的档案文书一道,作永久性的保存。丹书铁劵,是一分为二的合符,一半保存在汉朝宗庙,另一半保存在杨家,世世代代流传。丹书铁劵结尾处有这样几行文字:“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说,即使黄河干涸变成衣带,泰山崩塌变为砺石,封赐之国仍将永存,绵绵不绝传给子孙。
这就是历史,王朝的历史,侯国的历史,家族的历史,又一部史记。完全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面,这份杨家发迹的丹书铁劵,供奉在杨家祠堂的中央,杨喜手抚丹书铁劵,向儿孙们讲述受封的由来,讲述当年的事情。杨喜去世以后,儿子继承了侯位,他同样手抚丹书铁劵,向自己的儿孙讲述老爷子当年的辉煌事迹。儿子去世以后孙子接替,孙子去世以后曾孙接替,一代一代继续将故事讲述下去。
杨喜的故事,一直讲述到第五代孙杨敞。杨敞将这些故事讲给夫人听,当然,他也将这些故事讲给老丈人司马迁听。司马迁是汉政府的太史令,他正为写《史记》网罗天下的放失旧闻,收集世间的传言故事。言者也许无心,听者定然有意。在与女婿同席的酒席宴间,司马迁听得津津有味,事后将这些生鲜的活历史记录下来,写进书中。
杨喜的一生中,最光彩,最值得回忆,最值得大讲特讲的事情,毫无疑问就是参加垓下之战,追击到乌江斩杀项羽的战绩,这是他受封的功勋啊!东城被项王吓得人马受惊,倒退数里,乌江岸边目睹项王最后的雄武,听到项王最后的呼声,他都亲历现场,自然讲述得活灵活现,虎虎有生气。当然,在杨喜的讲述中,耳闻目睹之外,被俘楚军的口供转述,战友间的传闻流言,都可能混在其中,都可能被添油加醋。不过,无论如何,杨喜的口述都是当事人的证言,第一手的史料,经过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加工编撰,写成了第一流的史学篇章,堪称古代口述史的经典。
摘自《中华读书报》
责任编辑: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