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豹约会渤海湾

2013-04-29 00:44左凌仁
户外探险 2013年7期
关键词:斑海豹辽东湾海豹

左凌仁

现存于世的海豹共有18种(不包括亚种),有胡须密而多的髯海豹、有凶残好斗的豹海豹、有身披白色带纹的带纹海豹,还有栖息在淡水湖中的贝加尔环斑海豹和港海豹,以及体型庞大的南方象形海豹等等。其实海豹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从南极到北极,从海洋到淡水、湖泊都有。不过在极地等较寒冷的海域,海豹的数量和种类才是最多的。

斑海豹是在温带、寒温带的沿海和海岸生活的一种海豹,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的北部和西部海域及其沿岸和岛屿,如黄海、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茨克海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偶见于南海。渤海辽东湾结冰区是世界上斑海豹八个繁殖区中最南的一个。

斑海豹是惟一能夠在中国海域繁殖的海兽,但对其繁育的研究却是空白

斑海豹大部分时间是在海水中度过的,仅在生殖、哺乳、休息和换毛时才爬到岸边或者冰块的边缘上。但斑海豹的栖息环境不仅仅是海水,还包括河水、浮冰、泥沙滩、岩礁和沼泽地。为确定斑海豹在渤海的栖息地,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王丕烈在渤海沿岸的辽宁省、河北省和山东省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对自然环境比较适合斑海豹栖息的沿岸进行了现场调查。经过多年的走访调查,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每年11月至来年5月份,斑海豹在辽宁省盘锦双台子河口附近岸滩,大连市旅顺虎平岛及山东庙岛群岛海域比较常见,上述三处地点是目前发现的斑海豹在渤海的主要栖息地。”其中的辽东湾北部双台子河口区既是斑海豹在冬冰消融后的传统栖息地,又是冬季斑海豹的繁殖区。

斑海豹为何会在黄、渤海生活呢?王丕烈研究员表示:“斑海豹是一种广食性动物,它的食物多样性主要取决于季节、海域及栖息地的环境,其中栖息地的环境对食物选择影响最大。”渤海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最北端,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它一面临海,三面环陆,东面经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渤海沿岸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40条,河口浅水区营养盐丰富,饵料生物繁多,是经济鱼、虾、蟹类的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渤海中部深水区既是黄渤海经济鱼、虾、蟹类洄游的集散地,又是渤海地方性鱼、虾、蟹类的越冬场。如此丰富的食物储备,是斑海豹选择这里繁衍、越冬的重要原因。

为了观察研究冰封期的斑海豹的冬季繁殖行为,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在2009年2月联合辽宁卫视《第一时间》栏目,组织了一次花费不菲的破冰船考察斑海豹活动,但是实际观测到斑海豹幼仔的数量只有一只,收获只能用“惨淡”一词来形容。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鹿志创告诉我们:“海豹哺育幼仔时多在远离岸边的冰面上,而且冰排并不是十分坚固,所以无论步行、坐渔船都很难靠近它,而破冰船却受限于五米的水深,再靠近岸边就会搁浅,所以很难靠近它们哺育后代的地方。”所以对于冬季冰封期渤海上斑海豹的行为研究,现在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研究人员对于斑海豹的研究只能是从冰期结束以后开始。

500米,无法逾越的斑海豹警戒线

我们到达盘锦的时间是2009年4月,尽管此时依然春寒料峭,但是双台子河口已经冰层消融,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水如同泥汤一般在河道里翻滚,就在位于距离双台子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一段河岸上,近百只斑海豹正在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在距离它们栖身之所数百米的堤坝上,立着一座孤零零的简易活动板房—这里是渔政的斑海豹保护站,里面驻扎着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海洋渔业局渔政管理所的工作人员。

“保护站很豪华!”这是摄影师徐健入住保护站后的评语。他在2002年来这里的时候,没有保护站,当时他和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韩家波一起,坐着船在斑海豹生活的区域随便走,随便看,根本没人管。第二次来的时候,保护站已经成立,不过是租用当地渔民的房子,在上游很远的地方,走到海豹活动区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现在保护站距离海豹活动区只有几百米,在这个芦苇丛生的荒郊野外,有一个能发电、能做饭、能睡热炕的保护站,简直如同天堂一般了。

与保护站的从无到有相对应的,却是这里斑海豹多年来的命运多舛、每况愈下的境遇。历史上,辽东湾最多时曾有近万只斑海豹,1979年只剩下约2000只,1983年开始对斑海豹进行保护,种群数量曾有阶段性恢复,但是近几年,又开始呈急剧下降趋势。2008年,据专家实际观测到的数据,仅三百余只,估计总量不会超过千只。

田继辉是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海洋渔业局的副局长,也是渔政管理所的所长。作为斑海豹这种水生动物的主管部门的领导,他见证了近些年来斑海豹境遇的变迁。“早些年,盘山县这里的海豹多得是,我们那时候坐着船从双台河这边走,岸上满满的都是斑海豹,看到船靠近了,就一起往水里跳,跟下饺子一样。但是现如今,我们在陆地上观察它们,只能在500米之外,一旦短于这个距离,它们就开始挪动身体到岸边的低处,一旦你进一步靠近,就毫不犹豫地跳入河水中,潜游一段后再浮出水面,警惕地观察着你。”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鹿志创,已经住在保护站里有10天的时间了。鹿志创20岁出头,山东烟台人,他在这里的主要工作是观测这一阶段斑海豹的数量和行为。但是他很苦恼地告诉我们:“这里的斑海豹很怕人,很难靠近。”鹿志创说,经过他们的观测和研究,成年斑海豹的智力与三岁孩童的智力水平相当,之前人类的捕杀和伤害让它们对人类很是忌惮,他们想做研究却苦于无法接近。现在双台子河口的斑海豹只有寥寥一百来只,据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家波多年的观测,2004年更是达到了近些年来的最低点,只见到40只。

斑海豹被大量捕杀的原因就是其自身价值,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林克武是长岛县店子村一位有着近40年打鱼经验的老渔民了,同时,他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和斑海豹的守护者。我们到达长岛之前,曾见过不少他用广角镜头在超近距离拍摄的斑海豹卧在海中礁石上的照片,所以很想见见这位持续近十年拍摄、观察和保护斑海豹的老人。老林很忙,他正在长岛的月亮湾那里忙碌着整饬景区的设施,以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的旅游人潮。晚上,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才有空坐下来和我们聊聊斑海豹。“毛主席在的那会儿,俺们这里的斑海豹还是很多的,但是当时长岛也算是边防前线了,当地很多人都有枪,就有人开始打海豹。”据老林回忆,当时海豹的数量大概有两三千只,即便是在1997年他开始拍摄斑海豹的时候,庙岛群岛周围也有两三百只。但是我们这次来,只见到了二十多只。

造成渤海斑海豹资源减少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当地渔民早些年对斑海豹仔兽的滥捕和对成兽的猎杀。辽东湾渔民猎捕斑海豹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宋代名医寇宗爽在《本草衍义》中对斑海豹就有如下记述:“腽肭兽今出登、莱州……皮厚且韧如牛皮,边将多取以饰鞍鞯。”曾经对当地捕猎情况进行过调查的王丕烈研究员说:“抓捕那种小崽儿,人们就用手抓住它们的尾巴,因为它是向后延伸的,很好抓,而且难以反抗。那种大的,就用大棒子击打它们的脑袋,打晕或者打死后再拖走。”

导致斑海豹被大量捕杀的原因就是其自身价值,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幼斑海豹的毛绒是贵重的裘皮原料,斑海豹的皮还可制革。林克武告诉我们:“海豹肉不好吃,但是油很多,而且皮子很好。”他曾经有一张斑海豹的皮子,夏天坐在上面,蚊虫都不过来。

田繼辉局长告诉我们:“猎杀斑海豹时,很多人都是冲着雄性的生殖器去的,因为海狗鞭可以入药,据说对男性大补。”所以有人购买海豹,取其“海狗鞭”送礼。斑海豹被用来制作海狗鞭、海狗油、海狗酒等保健品在市场上销售。在辽宁省近些年查获的捕杀斑海豹的案件中,很多人都是只取斑海豹的生殖器,其余的都扔进大海,便于销赃灭迹。

导致野外斑海豹数量减少的原因,还有国内动物园、海洋馆等对展示用斑海豹的需求之增多。斑海豹眼大而圆,有着丰富的视觉情感变化,还有着讨人喜欢的外在形象,不仅沿海地区的动物园、水族馆、海底世界等大量购买,内陆地区的公园也十分青睐。

渤海斑海豹历史上年最高捕获量达千余头,上世纪50年代初在辽东湾大小凌河口等地附近经常发现成百头的斑海豹,而今在该水域已很难见到斑海豹。据王丕烈研究员提供的资料,上世纪50年代初最多年捕1000只,60~70年代每年捕400~500只,过量捕猎使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一只斑海豹在黑市价值几千元,保护站用200元就能够保住它的性命

斑海豹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后,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92年9月,大连市在渤海沿岸建立了我国惟一的以保护斑海豹为主的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山东省在庙岛群岛建立了省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

林克武对于保护区的成立,很是高兴:“过去大家是啥都不知道,现在的人都有保护意识了,一般人也都知道不能伤害斑海豹了,比以前的情况要好多了。”自1988年对辽东湾斑海豹实施禁捕至今,渤海斑海豹种群得到繁衍生息的良好机会,资源量有所回升。

目前,只有双台子河口这片最重要的斑海豹栖息地没有被列入自然保护区之列,因为成立保护区,意味着保护区内不能进行经济开发,而斑海豹所处的区域又是很好的海洋水产区,有很大的经济开发价值。

我们在双台子河口的保护站内待了将近10天。在一周内,渔政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多次接到当地渔民误捕到斑海豹的电话,一接到电话,田继辉所长就立即赶赴现场,把斑海豹接到保护站,并给予报警的渔民200元钱的奖励。在一周的时间内,它们共救护了三只斑海豹。这些海豹都是一岁左右大的小海豹。田继辉局长告诉我们:“我们这里的海滩很平,可能距离岸边好几公里的海滩都没多大落差,所以渔民都在海滩上设置了网具,等退潮的时候,可以捕获那些涨潮时来觅食、但是退潮却来不及退回到深水区的鱼类,不过海豹涨潮时有时候也会到岸边觅食,一岁大的海豹没有啥经验,所以经常来不及赶上退潮,被网具网住。”由于渔政管理站的开支属于“自集自支”,也就是说自己挣钱然后给员工开工资,所以经济并不宽裕。建立保护站的时候,为了节省开支,电线也没有接到站上,而是买了个柴油发电机。对于给予渔民奖励的事情,田继辉所长说:“说实在话,一只斑海豹拿到外面的黑市上,至少卖好几千块钱。由于我们的宣传,现在渔民有这个觉悟,已经不错了,200元能够保住一只斑海豹的命,值了!”

食物来源问题,将是今后斑海豹生存面临的最严峻问题

除了对栖息地内的斑海豹进行监测研究之外,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还与韩国鲸类研究部门合作,一起开展了斑海豹洄游路线的卫星跟踪研究。在此前的研究表明,渤海内的斑海豹种群主要在大连的虎平岛、盘锦的双台河口和山东庙岛群岛附近的海域繁殖,然后到韩国白翎岛附近度夏。如此反复,活动范围基本在黄、渤海。这次的卫星标记放生活动就是为了精确验证这一洄游路线,以加强斑海豹的研究和保护。

2008年4月13日,四只被救助的斑海豹开始踏上了回家的征程,它们被安装了卫星定位装置,并且进行了编号,以便可以准确地跟踪定位斑海豹的洄游路线,进一步了解它的栖息区域。卫星装置只有电脑鼠标大小,每个卫星装置价值5000美元,但有效期只有半年左右,而且当斑海豹的新毛长出,或者电池电量用尽,这些卫星装置就完成使命了。

斑海豹为了繁殖后代和觅食,每年都会进行季节性的迁徙。通过卫星跟踪调查发现,斑海豹游出渤海后,一部分沿黄海北部辽宁省沿岸经朝鲜南下到达韩国的白翎岛,一部分从黄海北部深水域直接游向韩国的白翎岛。这表明,韩国白翎岛周围的斑海豹种群与我们辽东湾斑海豹种群是同一种群。

白翎岛是韩国在黄海岸北部最大的一个岛屿,面积有45.6平方公里。一般每年3月中旬就可以在白翎岛周围海域观察到斑海豹。随后数量逐渐增多,在七八月份达到最高峰,其中包括已在别处脱换完毛的成兽和未成年的幼兽。斑海豹在这里换毛、索饵度夏,争夺交配权。近年的观察记录显示,在白翎岛7~8月间最多日观察数可达370~400头之多。至10月份,已怀孕待产的斑海豹首先离开白翎岛游向繁殖场,而后其他的斑海豹陆续游向繁殖场。迁徙的斑海豹沿朝鲜西海岸,经黄海北部辽宁沿岸,穿越渤海海峡。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王丕烈经过调查观测后认为:“每年11月份以后,斑海豹穿越渤海海峡陆续进入辽东湾。一部分直接由老铁山水道通过;另一部分经庙岛的跎矶水道,并在该处稍事停留,而后北上。不过,11月起陆续进入渤海的斑海豹,在辽东湾海水结冰前似乎并不使用三个传统的栖息地。”到了12月份,斑海豹就完全撤离白翎岛,进入辽东湾冬季繁殖区。至翌年3月中旬后又开始陆续返回白翎岛。

除了对斑海豹的迁徙生态行为进行考察研究之外,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还采用生物分子技术,将中国境内的斑海豹与韩国白翎岛的斑海豹进行了比对,从而确认无误:韩国白翎岛的斑海豹种群与辽东湾斑海豹种群是同一种群。自此,渤海斑海豹的洄游迁徙之谜已经完全揭开。

不过鹿志创告诉我们,虽然佩戴卫星装置的斑海豹有一只到达了韩国的东海岸,但他们推测,黄渤海的斑海豹种群可能是一个和外界没有沟通联系的独立种群。

目前,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种群,渤海斑海豹的数量基本上稳定,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庙岛群岛水域是斑海豹的洄游通道,同时也是洄游海鱼的洄游通道。林克武告诉我,现在斑海豹最喜欢栖身的那片礁石区,过去渔网撒下去,网里满满的都是小黄花等鱼类,“那时候出趟海,船里的鱼货堆得满满的,现在根本没有啥鱼了。”如此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势必造成斑海豹食物紧张。老林说,现在,聪明的斑海豹已经开始打渔民养殖的水产的主意了。它们会咬破水产养殖的网箱,捕食里面的鱼类或者贝类,吃完了还大模大样地躺在渔排上晒太阳。受害的渔民对它们爱恨交加,却又无可奈何。

斑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它主要以鱼类为主要食物,也食甲壳类和头足类,而且食量很大,一只60~70公斤重的海豹,每天需要食用鲜活水产品七八公斤。而目前由于海岸和海洋工程不断推进与扩大,原始的滩涂、港湾日渐减少,滩涂贝类产量逐年下降,斑海豹需要的鱼类资源和甲壳类食品,已开始发出了黄色预警信号。韩家波副院长表示:“食物来源问题,将是今后斑海豹生存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斑海豹辽东湾海豹
狗和海豹的相似之处
大连百头斑海豹幼崽被盗猎,没有买卖才没有伤害
渤海精灵斑海豹
天然气分输站规划选址可行性论证初探——以盘锦辽东湾新区荣兴分输站为例
辽东湾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与污染评价
辽东湾坳陷南部旅大10-2构造区源盖动态耦合关系定量评价
可爱的海豹
你是我的小海豹
辽东湾地区浊积扇体识别及储层地震描述方法研究
50石油职工志愿者5年守护斑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