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马
近日,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vision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芬兰智能手机市场,Windows Phone已成功超越两大竞争对手,以35%的份额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操作系统,而Android和iOS则分别以33%和30%的微弱劣势紧随其后。在芬兰企业级市场,Windows Phone的领先优势甚至更大,份额达到50%。在芬兰,由于诺基亚Lumia家族的热销,Windows Phone则是最受欢迎的移动操作平台。这恐怕也是让诺基亚略感欣慰的地方,毕竟自己的大本营还是守住了。不过相对于全球市场,诺基亚还有很长的复苏之路要走,此外其他的传统手机制造巨头也多数都蹒跚在东山再起的路上,究竟谁可以率先走出泥淖呢?
诺基亚到底缺了什么?
要说对于智能手机的概念,诺基亚走到了同行的前面,但是却让苹果、三星彻底地拉下了神坛,并一蹶不振。虽然后来摒弃了Symbian,转投微软的Windows Phone,但市场反响并不如想象的好。Lumia系列曾经让市场为之一振,但随后的发展依然是不温不火。事实上,诺基亚投靠了微软Windows Phone之后,一直渴望能够东山再起,尤其是希望在智能手机市场获得昔日的辉煌。但直到现在,诺基亚依然在苦苦地挣扎。
来自Gartner最新的数据显示:诺基亚今年一季度市场份额同比下降近5%。Gartner表示,由于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以及亚太地区的强劲增长,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同比增长0.7%。三星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为23.6%,高于诺基亚的14.8%和苹果公司的9%。诺基亚去年同期的市场份额为19.7%。一季度,三星的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3%,苹果公司同比增长16%,而诺基亚同比大幅下降24%。
诺基亚目前正在发展“智能功能型手机”,并推出了Asha系列产品。这类手机拥有有限的智能手机功能,例如上网、电子邮件收发和触摸屏,但价格低于iPhone等高端智能手机。很显然,诺基亚还是没有放下功能机霸主时代的情结。诚然,在功能机市场诺基亚的霸主地位过于荣耀,而这恰恰也是困扰诺基亚的一个节点。
在功能机市场诺基亚的优势太明显了,占据了几乎半壁江山,但是在智能机时代诺基亚的市场一直没有打开,虽然借助于微软的Windows Phone推出了Lumia系列的产品,但是在市场上的优势并不明显,与苹果的iPhone和三星的Galaxy系列产品相比都略逊一筹,这也是为何在智能机市场诺基亚始终难以回到第一阵营的症结所在。没有一个真正叫得响的产品,就只能在第三的位置上和其他的对手竞争。
诺基亚希望借助智能功能机获得更多的机会,但是新兴市场崛起的一些厂商已经把智能机拉到了千元价格,包括一些大屏手机也是如此。那么智能功能机仅依靠强待机能力是不是就真的可以抢到用户?或许也仅仅是部分用户的一种“备胎”机而已。而大量新型手机厂商把价格压到一个极致,并且借助Android固有的优势不断拓展市场影响力。略有遗憾就是电池的不给力,锂电池经过多年的尝试之后,也快逼近变革的临界点了。如果电池问题和能耗解决好的话,那么功能机将彻底进入历史的坟墓,因此诺基亚现在还渴望智能功能机带来反击的机会,那也基本是昙花一现的机会。
这也是为何Gartner表示廉价的功能型手机销售正在滑坡的原因所在。尽管Windows Phone手机销售环比增长,达到510万台,但诺基亚仍未能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较高的增长率。第一季度,诺基亚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名已下降至第10名,低于2012年第四季度的第8名。
毋庸置疑,差异化是值得肯定的一个方向,毕竟现在社会人们渴望一种个性化。目前诺基亚一个季度的Lumia手机销量是大约500万台左右,而苹果公司一季度的手机出货量达到4780万台,Android手机则约为1.56亿台,占市场份额的75%。诺基亚需要翻越的大山是何其艰难?现在的诺基亚希望自己的智能手机和同行竞争是在手机拍照方面的体验,笔者使用过Lumia 800,不客气地说拍照能力非常一般。据说在Lumia 925/928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对于Lumia 925,无论是弱光成像能力、光学防抖功能、Cinemagraph,还是PhotoBeamer,诺基亚都自信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仅仅以此就可以判断Lumia 925的成功还为时尚早。尤其考虑到在其他平台上,用户可以以应用的形式来获得这些拍照功能。对诺基亚来说就更显得压力重重了。诺基亚也希望能够“帮助用户理解手机、PC和Xbox真正的融合。”不过,最终用户的选择才是关键,如果用户对Lumia系列手机还是不温不火的话,那么诺基亚的翻身之仗还很漫长。
价格战不是摩托罗拉能玩的?
本来被谷歌收购之后,人们对摩托罗拉手机寄予了一定的期望。但是,事与愿违,摩托罗拉依然是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上。近日,有消息显示,摩托罗拉移动称将开打Android手机价格战,乍一听到这个消息,笔者笑了。价格战真的不是摩托罗拉可以打的。其实我们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在谁在打价格战?谁又在充分利用价格的杠杆原理获得市场机会?很显然,更多的是中国本土制造企业,此外三星、诺基亚在一定的区域市场和部分产品中也在推行自己的价格制定策略,但这更多的是积累在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口碑营销的一种策略,真正对价格战运用得当的无疑还是本土手机制造厂商。尤其是“中华酷联”的价格策略。
摩托罗拉移动的负责人表示,由于摩托罗拉移动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利用积极的价格策略来“攻击”市场,而这是利润率较高的大型智能手机厂商无法做到的。“在科技行业,所有产品的价格都会下降,因为元件成本不断降低。”“我们认为,对摩托罗拉移动开放的一个领域在于高质量、低成本设备。智能手机的批发价达到650美元?这是不可持续的。”
或许摩托罗拉没有关注到中国的手机制造同行的价格是多少?目前国产手机厂商的5寸大屏幕智能手机已经杀价到2000元以内,甚至一些更大屏的手机也在这个价格区间内,不知道摩托罗拉是不是觉得这些厂商的产品还不具备价格优势?难道摩托罗拉以为自己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美誉度还居高不下吗?此外,诺基亚的Lumia系列也推出了多款低端产品抢占功能机市场遗留下来的转机热潮,尤其是诺基亚在新兴市场长期根植下的影响力还在一定程度内存在。
当然,如果摩托罗拉把自己的旗舰产品也压到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那么或许会让用户为之振奋,毕竟摩托罗拉移动计划发布新款旗舰手机Moto X,这款手机将直接与iPhone和Galaxy S4竞争。如果摩托罗拉移动依靠低价策略来占领市场,那么竞争对手的利润毫无疑问将受到影响。但是微降不会吸引用户,大降摩托罗拉是不是有足够的底气和财力支撑?如果摩托罗拉的这款旗舰手机可以拉到苹果、三星旗舰的一半价位,那么市场杀伤力还是存在的。只是摩托罗拉是不是有这种勇气?
联想到摩托罗拉移动本身的动荡以及谷歌对其“置之不理”的态度,有点让其自生自灭的味道,摩托罗拉自救能不能异军突起呢?笔者观察不是那么容易。原因有几点:其一,价格战虽然可以在用户中得到一定的反馈,但是因为目前用户的消费习惯更多偏向应用,智能手机本身的价格诱惑正在降低。其二,二三线厂商或者说除了三星、苹果之外的厂商其实都在价格上有很多的腾挪空间,这也是市场份额不断演变,并花落不同家的原因所在。摩托罗拉早已经被摒弃出全球手机制造商前列,赶超的步伐太遥远了。其三,低价意味着低利润,摩托罗拉本身的资金就是捉襟见肘,否则当初也不会被谷歌收购,而谷歌收购之后并没有给予摩托罗拉移动更多的帮助,重心还是在推广Android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上,这让摩托罗拉更加举步维艰,没有财力支撑的摩托罗拉打价格战又能打到什么程度?其四,新兴市场已经摒弃了摩托罗拉这个品牌,在新兴市场包括诺基亚的市场影响力都大打折扣,摩托罗拉更是落后于一些新兴手机制造商的崛起速度,而这些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或许更高,如果他们不认可,那么摩托罗拉的价格战又依托在哪里?
今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销售不足40万部,较去年同期下降60%,远远落后于三星、HTC、中兴、华为等手机品牌。目前,摩托罗拉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已不足2%。此外,2012年,由于受到韩国三星、LG当地企业的挤压以及自身收紧的策略,摩托罗拉移动宣布裁撤在韩国机构,正式宣布退出了韩国市场。在中国市场的裁员也是风声鹤唳,这其实都是制约摩托罗拉再攀高峰的绊脚石,而且很大,搬不动。
索尼手机梦想王者归来?
全球手机市场的头两把金交椅被三星和苹果霸占,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有人望其项背。三星和苹果的角力还会继续。而第三到第五的位置,甚至再延后到第六、第七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或许几个主流的手机制造商都有上位的机会。其中中国手机制造商的力度不可小觑,华为、中兴、联想都有很强的市场上升势头。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中低端市场的优势很明显。而诺基亚、HTC、黑莓、LG、索尼等厂商也有很牢固的市场机会,虽然相比它们辉煌的时候,都已经风光不再,不过市场的口碑还有,尤其是诺基亚的Lumia系列、黑莓10的市场机会都不小。
在这样的背景下,已逐渐淡出全球手机市场的索尼手机喊出了杀入三甲的口号和希望。当初索爱的确在功能机市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音乐手机的出现,更华丽的外表,更纤细的厚度等等都有目共睹。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智能机时代,市场的需求早已经转变,对应用的追逐以及手机本身的诱惑力都发生了新的改变。这也是为何iPhone 5的推出并没有遮盖了Galaxy的光芒。品牌的塑造方面三星和苹果已经走到了其他厂商的前面,而靠价格野蛮生长的中国制造商对市场的冲击是立足中低端市场的根本。
索尼杀入三甲首先要过的就是中国制造商这道坎,索尼能否迈得过去?当开源的Android给手机制造商提供了更便利的系统之后,其他手机制造商力拼的除了硬件之外,更多的还是性能和应用。应用本身有各种APP和Store可以选择,而性能在双核之后是四核5寸屏幕,甚至更大,技术的跨越优势早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超越任何一个已经在市场上积淀了力量的厂商都不是一件易事。当然也从另一个角度说,第三的位置被这几家厂商谁来占据都有可能。
索尼靠什么跃居三甲?如果说当初苹果还可以依托一款单一的iPhone就包打天下的话,那么随着产品越来越频繁的推出和更加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包括苹果本身都在考虑是否推出iPhone Mini版。而三星依托Galaxy系列的火暴,更加多元地布置产品线都已经告诉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很难再出现一款产品通吃天下的局面了。一招鲜吃遍天已经不复存在。因此索尼如果想走单一产品路线,很难。除非索尼能推出超越iPhone的产品,但是目前的局面和技术积累,索尼还不具备这种优势。如果走机海战术,索尼和三星相距甚远,包括和中国手机制造商相比,都不具备突出优势。
索尼希望针对每一个市场改变智能机开发,这就意味着索尼可能将为发展中国家开发廉价智能机。索尼的下一步也是打机海战术牌。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前9个月,索尼移动设备部门营收9048亿日元,但运营亏损726亿日元。如果打出机海战术牌,索尼的最大竞争对手或许正是华为、中兴、联想这些“新军”。
其实对于索尼来说,全球智能手机第三的位置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现在大家的份额仍在伯仲之间,即使站在第三的位置,利润率也远远低于三星和苹果。再加上在其他移动市场上的竞争劣势,很难从三星和苹果身上抢到更多的便宜。相反,大约五六个厂商还在相互地倾轧。掠夺着彼此的市场份额。索尼期许的是能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不过这个市场的竞争压力很大,除了三星和苹果的孤独求败之外,中国本土厂商也在努力尝试高端市场的机会,尤其是他们和运营商有着较好的合作关系。此外,诺基亚的Lumia 920,黑莓10等手机也是希望在高端市场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这些产品对索尼的竞争压力更胜一筹。如果索尼不能拼得过这些产品,那么即使靠机海战术获得份额提升,也只是饮鸩止渴,并不会对索尼移动的扭亏带来很大帮助,试图盈利的期许也会下降。
王者的梦已随风流逝,2013年对于索尼来说也是艰苦耕耘的一年,能不能获得自己期许的成绩,或许最终用户对索尼产品的认可度将决定所有。值得欣慰的是,来自IDC的数据预测显示:2013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首次超过功能手机出货量。IDC预计2013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9.186亿部,占全球手机总出货量的50.1%。IDC称,这一预期考虑了智能手机价格下滑、销售范围扩大和消费者兴趣继续增加等因素。加上4G网络的推出,IDC预计到2017年的时候,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5亿部,将占全球手机总出货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IDC预计中国将在9个月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厂商出售给零售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3.012亿部,对应的全球市场份额为32.8%,大约是美国的两倍。美国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5%。这对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是一个机会。此外,其他新兴市场的增长势头也很快,而这些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足够好的性价比,价格或许更起到决定性的因素。索尼调整不同市场的智能机价格或许也是一种应对策略。当然能否取得应有的效果,还是市场说了算。
HTC的绝地反击来了?
最新消息显示,HTC准备于今年8月推出HTC One Mini。据透露,HTC One Mini配置4.3英寸显示屏,分辨率略低于配置4.7英寸显示屏的旗舰版HTC One,并且将采用功率低于HTC One的高通处理器。HTC One今年4月在美国上市,其机身采用超薄铝壳,配置UltraPixel摄像头、高清显示屏及前置扬声器。媒体认为该设备是一款“外观绚丽”“引领潮流”的智能手机。自HTC One今年2月首次亮相以来,已有至少6位股票分析师上调了HTC的股票评级。
但随着三星推出小版Galaxy S4,且苹果公司或将推出低价版iPhone,HTC也希望借HTC One Mini抗衡三星与苹果公司的低价版新机,抢占市场份额。当然策略都是构筑在曾经的失误之上,HTC起初和谷歌良好的合作关系,几乎一度成为了Android的代名词,但是随着三星的崛起,HTC不断地被压制,直至跌出全球前五的行列。过去6个季度内,产品递延、营销不力及管理层变动等因素使HTC手机销量下滑68%,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跌98%。今年以来,HTC股票下跌9%,此前两年的跌幅各都在39%以上。
今年第一季度,HTC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跌至2.4%,同比下降4%。不过,HTC上周宣布,其5月销售额达到290亿新台币(约合60亿人民币),创下2012年6月以来的最高记录。此外,据HTC最新的财报显示,目前,很多人认为HTC舍弃“机海”转战“精品”战略是一种失误,HTC已经是大势已去。这显然是一种缺乏谨慎研究的跟风之说。
对于近年的欠佳表现,HTC董事长王雪红认为是过去的“机海战术”所致。的确,相对于苹果的iPhone和三星Galaxy 等明星机型,HTC后期推出的手机型号五花八门,但外观同质化,无法让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无法成就明星机型。于是,从2012年初开始,HTC改变机海战术的策略,调整产品组合,改走精品路线,并推出HTC one系列手机。但这些措施并未能迅速帮其扭转颓势。原因很简单,其一,要出精品谈何容易?其二,一个战略从实施到效果出现,需要时间,特别是重大战略。
随着策略的调整,HTC精品战略的发展还是好于预期,包括Butterfly,WP8手机,以及即将发布新款旗舰机型M7上,都具有明星的气质,前两款一经推出,就在日本、美国市场形成热销。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新渴望系列、全新ONES系列等不同价位区间的明星产品后,HTC的精品战略和复苏势头逐步开始彰显。
为了更多元化的布局,HTC也和微软有着紧密的合作。HTC发布了HTC 8X 和HTC 8S。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和HTC旷日持久的官司打到了和解。而这一直是困扰双方的难题。从这一事件中抽身,将使HTC不再面对如同三星和苹果水火不容,内耗巨大的持久纠葛,从而轻装上阵。当然,不排除苹果有利用HTC牵制三星的味道。当然无论市场怎样演变,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敌人,在商言商的法则就是如此。至于HTC是不是能够从此走出困境,轻装上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智能手机市场的水还是很深,不是一次和解就可以彻底扭转颓势的,这一点王雪红也非常清楚。
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云烟,今后的发展才是王道。无论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还是索尼、HTC必须面对华为、联想、中兴、酷派等中国本土厂商的竞争,尤其是在中低价市场,中国本土制造商的优势更明显一点,再加上和运营商良好的合作关系,无论是定制机还是市场份额的演变,都突显出强烈的增长势头,这或许是更大的竞争对手。复苏之路,任重道远,是不是能够东山再起,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的。当然,我们渴望会更多的厂商带来大量的创新应用,这样用户的选择就会更加宽裕。
近日,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vision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芬兰智能手机市场,Windows Phone已成功超越两大竞争对手,以35%的份额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操作系统,而Android和iOS则分别以33%和30%的微弱劣势紧随其后。在芬兰企业级市场,Windows Phone的领先优势甚至更大,份额达到50%。在芬兰,由于诺基亚Lumia家族的热销,Windows Phone则是最受欢迎的移动操作平台。这恐怕也是让诺基亚略感欣慰的地方,毕竟自己的大本营还是守住了。不过相对于全球市场,诺基亚还有很长的复苏之路要走,此外其他的传统手机制造巨头也多数都蹒跚在东山再起的路上,究竟谁可以率先走出泥淖呢?
诺基亚到底缺了什么?
要说对于智能手机的概念,诺基亚走到了同行的前面,但是却让苹果、三星彻底地拉下了神坛,并一蹶不振。虽然后来摒弃了Symbian,转投微软的Windows Phone,但市场反响并不如想象的好。Lumia系列曾经让市场为之一振,但随后的发展依然是不温不火。事实上,诺基亚投靠了微软Windows Phone之后,一直渴望能够东山再起,尤其是希望在智能手机市场获得昔日的辉煌。但直到现在,诺基亚依然在苦苦地挣扎。
来自Gartner最新的数据显示:诺基亚今年一季度市场份额同比下降近5%。Gartner表示,由于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以及亚太地区的强劲增长,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同比增长0.7%。三星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为23.6%,高于诺基亚的14.8%和苹果公司的9%。诺基亚去年同期的市场份额为19.7%。一季度,三星的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3%,苹果公司同比增长16%,而诺基亚同比大幅下降24%。
诺基亚目前正在发展“智能功能型手机”,并推出了Asha系列产品。这类手机拥有有限的智能手机功能,例如上网、电子邮件收发和触摸屏,但价格低于iPhone等高端智能手机。很显然,诺基亚还是没有放下功能机霸主时代的情结。诚然,在功能机市场诺基亚的霸主地位过于荣耀,而这恰恰也是困扰诺基亚的一个节点。
在功能机市场诺基亚的优势太明显了,占据了几乎半壁江山,但是在智能机时代诺基亚的市场一直没有打开,虽然借助于微软的Windows Phone推出了Lumia系列的产品,但是在市场上的优势并不明显,与苹果的iPhone和三星的Galaxy系列产品相比都略逊一筹,这也是为何在智能机市场诺基亚始终难以回到第一阵营的症结所在。没有一个真正叫得响的产品,就只能在第三的位置上和其他的对手竞争。
诺基亚希望借助智能功能机获得更多的机会,但是新兴市场崛起的一些厂商已经把智能机拉到了千元价格,包括一些大屏手机也是如此。那么智能功能机仅依靠强待机能力是不是就真的可以抢到用户?或许也仅仅是部分用户的一种“备胎”机而已。而大量新型手机厂商把价格压到一个极致,并且借助Android固有的优势不断拓展市场影响力。略有遗憾就是电池的不给力,锂电池经过多年的尝试之后,也快逼近变革的临界点了。如果电池问题和能耗解决好的话,那么功能机将彻底进入历史的坟墓,因此诺基亚现在还渴望智能功能机带来反击的机会,那也基本是昙花一现的机会。
这也是为何Gartner表示廉价的功能型手机销售正在滑坡的原因所在。尽管Windows Phone手机销售环比增长,达到510万台,但诺基亚仍未能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较高的增长率。第一季度,诺基亚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名已下降至第10名,低于2012年第四季度的第8名。
毋庸置疑,差异化是值得肯定的一个方向,毕竟现在社会人们渴望一种个性化。目前诺基亚一个季度的Lumia手机销量是大约500万台左右,而苹果公司一季度的手机出货量达到4780万台,Android手机则约为1.56亿台,占市场份额的75%。诺基亚需要翻越的大山是何其艰难?现在的诺基亚希望自己的智能手机和同行竞争是在手机拍照方面的体验,笔者使用过Lumia 800,不客气地说拍照能力非常一般。据说在Lumia 925/928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对于Lumia 925,无论是弱光成像能力、光学防抖功能、Cinemagraph,还是PhotoBeamer,诺基亚都自信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仅仅以此就可以判断Lumia 925的成功还为时尚早。尤其考虑到在其他平台上,用户可以以应用的形式来获得这些拍照功能。对诺基亚来说就更显得压力重重了。诺基亚也希望能够“帮助用户理解手机、PC和Xbox真正的融合。”不过,最终用户的选择才是关键,如果用户对Lumia系列手机还是不温不火的话,那么诺基亚的翻身之仗还很漫长。
价格战不是摩托罗拉能玩的?
本来被谷歌收购之后,人们对摩托罗拉手机寄予了一定的期望。但是,事与愿违,摩托罗拉依然是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上。近日,有消息显示,摩托罗拉移动称将开打Android手机价格战,乍一听到这个消息,笔者笑了。价格战真的不是摩托罗拉可以打的。其实我们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在谁在打价格战?谁又在充分利用价格的杠杆原理获得市场机会?很显然,更多的是中国本土制造企业,此外三星、诺基亚在一定的区域市场和部分产品中也在推行自己的价格制定策略,但这更多的是积累在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口碑营销的一种策略,真正对价格战运用得当的无疑还是本土手机制造厂商。尤其是“中华酷联”的价格策略。
摩托罗拉移动的负责人表示,由于摩托罗拉移动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利用积极的价格策略来“攻击”市场,而这是利润率较高的大型智能手机厂商无法做到的。“在科技行业,所有产品的价格都会下降,因为元件成本不断降低。”“我们认为,对摩托罗拉移动开放的一个领域在于高质量、低成本设备。智能手机的批发价达到650美元?这是不可持续的。”
或许摩托罗拉没有关注到中国的手机制造同行的价格是多少?目前国产手机厂商的5寸大屏幕智能手机已经杀价到2000元以内,甚至一些更大屏的手机也在这个价格区间内,不知道摩托罗拉是不是觉得这些厂商的产品还不具备价格优势?难道摩托罗拉以为自己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美誉度还居高不下吗?此外,诺基亚的Lumia系列也推出了多款低端产品抢占功能机市场遗留下来的转机热潮,尤其是诺基亚在新兴市场长期根植下的影响力还在一定程度内存在。
当然,如果摩托罗拉把自己的旗舰产品也压到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那么或许会让用户为之振奋,毕竟摩托罗拉移动计划发布新款旗舰手机Moto X,这款手机将直接与iPhone和Galaxy S4竞争。如果摩托罗拉移动依靠低价策略来占领市场,那么竞争对手的利润毫无疑问将受到影响。但是微降不会吸引用户,大降摩托罗拉是不是有足够的底气和财力支撑?如果摩托罗拉的这款旗舰手机可以拉到苹果、三星旗舰的一半价位,那么市场杀伤力还是存在的。只是摩托罗拉是不是有这种勇气?
联想到摩托罗拉移动本身的动荡以及谷歌对其“置之不理”的态度,有点让其自生自灭的味道,摩托罗拉自救能不能异军突起呢?笔者观察不是那么容易。原因有几点:其一,价格战虽然可以在用户中得到一定的反馈,但是因为目前用户的消费习惯更多偏向应用,智能手机本身的价格诱惑正在降低。其二,二三线厂商或者说除了三星、苹果之外的厂商其实都在价格上有很多的腾挪空间,这也是市场份额不断演变,并花落不同家的原因所在。摩托罗拉早已经被摒弃出全球手机制造商前列,赶超的步伐太遥远了。其三,低价意味着低利润,摩托罗拉本身的资金就是捉襟见肘,否则当初也不会被谷歌收购,而谷歌收购之后并没有给予摩托罗拉移动更多的帮助,重心还是在推广Android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上,这让摩托罗拉更加举步维艰,没有财力支撑的摩托罗拉打价格战又能打到什么程度?其四,新兴市场已经摒弃了摩托罗拉这个品牌,在新兴市场包括诺基亚的市场影响力都大打折扣,摩托罗拉更是落后于一些新兴手机制造商的崛起速度,而这些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或许更高,如果他们不认可,那么摩托罗拉的价格战又依托在哪里?
今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销售不足40万部,较去年同期下降60%,远远落后于三星、HTC、中兴、华为等手机品牌。目前,摩托罗拉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已不足2%。此外,2012年,由于受到韩国三星、LG当地企业的挤压以及自身收紧的策略,摩托罗拉移动宣布裁撤在韩国机构,正式宣布退出了韩国市场。在中国市场的裁员也是风声鹤唳,这其实都是制约摩托罗拉再攀高峰的绊脚石,而且很大,搬不动。
索尼手机梦想王者归来?
全球手机市场的头两把金交椅被三星和苹果霸占,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有人望其项背。三星和苹果的角力还会继续。而第三到第五的位置,甚至再延后到第六、第七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或许几个主流的手机制造商都有上位的机会。其中中国手机制造商的力度不可小觑,华为、中兴、联想都有很强的市场上升势头。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中低端市场的优势很明显。而诺基亚、HTC、黑莓、LG、索尼等厂商也有很牢固的市场机会,虽然相比它们辉煌的时候,都已经风光不再,不过市场的口碑还有,尤其是诺基亚的Lumia系列、黑莓10的市场机会都不小。
在这样的背景下,已逐渐淡出全球手机市场的索尼手机喊出了杀入三甲的口号和希望。当初索爱的确在功能机市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音乐手机的出现,更华丽的外表,更纤细的厚度等等都有目共睹。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智能机时代,市场的需求早已经转变,对应用的追逐以及手机本身的诱惑力都发生了新的改变。这也是为何iPhone 5的推出并没有遮盖了Galaxy的光芒。品牌的塑造方面三星和苹果已经走到了其他厂商的前面,而靠价格野蛮生长的中国制造商对市场的冲击是立足中低端市场的根本。
索尼杀入三甲首先要过的就是中国制造商这道坎,索尼能否迈得过去?当开源的Android给手机制造商提供了更便利的系统之后,其他手机制造商力拼的除了硬件之外,更多的还是性能和应用。应用本身有各种APP和Store可以选择,而性能在双核之后是四核5寸屏幕,甚至更大,技术的跨越优势早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超越任何一个已经在市场上积淀了力量的厂商都不是一件易事。当然也从另一个角度说,第三的位置被这几家厂商谁来占据都有可能。
索尼靠什么跃居三甲?如果说当初苹果还可以依托一款单一的iPhone就包打天下的话,那么随着产品越来越频繁的推出和更加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包括苹果本身都在考虑是否推出iPhone Mini版。而三星依托Galaxy系列的火暴,更加多元地布置产品线都已经告诉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很难再出现一款产品通吃天下的局面了。一招鲜吃遍天已经不复存在。因此索尼如果想走单一产品路线,很难。除非索尼能推出超越iPhone的产品,但是目前的局面和技术积累,索尼还不具备这种优势。如果走机海战术,索尼和三星相距甚远,包括和中国手机制造商相比,都不具备突出优势。
索尼希望针对每一个市场改变智能机开发,这就意味着索尼可能将为发展中国家开发廉价智能机。索尼的下一步也是打机海战术牌。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前9个月,索尼移动设备部门营收9048亿日元,但运营亏损726亿日元。如果打出机海战术牌,索尼的最大竞争对手或许正是华为、中兴、联想这些“新军”。
其实对于索尼来说,全球智能手机第三的位置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现在大家的份额仍在伯仲之间,即使站在第三的位置,利润率也远远低于三星和苹果。再加上在其他移动市场上的竞争劣势,很难从三星和苹果身上抢到更多的便宜。相反,大约五六个厂商还在相互地倾轧。掠夺着彼此的市场份额。索尼期许的是能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不过这个市场的竞争压力很大,除了三星和苹果的孤独求败之外,中国本土厂商也在努力尝试高端市场的机会,尤其是他们和运营商有着较好的合作关系。此外,诺基亚的Lumia 920,黑莓10等手机也是希望在高端市场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这些产品对索尼的竞争压力更胜一筹。如果索尼不能拼得过这些产品,那么即使靠机海战术获得份额提升,也只是饮鸩止渴,并不会对索尼移动的扭亏带来很大帮助,试图盈利的期许也会下降。
王者的梦已随风流逝,2013年对于索尼来说也是艰苦耕耘的一年,能不能获得自己期许的成绩,或许最终用户对索尼产品的认可度将决定所有。值得欣慰的是,来自IDC的数据预测显示:2013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首次超过功能手机出货量。IDC预计2013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9.186亿部,占全球手机总出货量的50.1%。IDC称,这一预期考虑了智能手机价格下滑、销售范围扩大和消费者兴趣继续增加等因素。加上4G网络的推出,IDC预计到2017年的时候,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5亿部,将占全球手机总出货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IDC预计中国将在9个月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厂商出售给零售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3.012亿部,对应的全球市场份额为32.8%,大约是美国的两倍。美国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5%。这对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是一个机会。此外,其他新兴市场的增长势头也很快,而这些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足够好的性价比,价格或许更起到决定性的因素。索尼调整不同市场的智能机价格或许也是一种应对策略。当然能否取得应有的效果,还是市场说了算。
HTC的绝地反击来了?
最新消息显示,HTC准备于今年8月推出HTC One Mini。据透露,HTC One Mini配置4.3英寸显示屏,分辨率略低于配置4.7英寸显示屏的旗舰版HTC One,并且将采用功率低于HTC One的高通处理器。HTC One今年4月在美国上市,其机身采用超薄铝壳,配置UltraPixel摄像头、高清显示屏及前置扬声器。媒体认为该设备是一款“外观绚丽”“引领潮流”的智能手机。自HTC One今年2月首次亮相以来,已有至少6位股票分析师上调了HTC的股票评级。
但随着三星推出小版Galaxy S4,且苹果公司或将推出低价版iPhone,HTC也希望借HTC One Mini抗衡三星与苹果公司的低价版新机,抢占市场份额。当然策略都是构筑在曾经的失误之上,HTC起初和谷歌良好的合作关系,几乎一度成为了Android的代名词,但是随着三星的崛起,HTC不断地被压制,直至跌出全球前五的行列。过去6个季度内,产品递延、营销不力及管理层变动等因素使HTC手机销量下滑68%,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跌98%。今年以来,HTC股票下跌9%,此前两年的跌幅各都在39%以上。
今年第一季度,HTC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跌至2.4%,同比下降4%。不过,HTC上周宣布,其5月销售额达到290亿新台币(约合60亿人民币),创下2012年6月以来的最高记录。此外,据HTC最新的财报显示,目前,很多人认为HTC舍弃“机海”转战“精品”战略是一种失误,HTC已经是大势已去。这显然是一种缺乏谨慎研究的跟风之说。
对于近年的欠佳表现,HTC董事长王雪红认为是过去的“机海战术”所致。的确,相对于苹果的iPhone和三星Galaxy 等明星机型,HTC后期推出的手机型号五花八门,但外观同质化,无法让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无法成就明星机型。于是,从2012年初开始,HTC改变机海战术的策略,调整产品组合,改走精品路线,并推出HTC one系列手机。但这些措施并未能迅速帮其扭转颓势。原因很简单,其一,要出精品谈何容易?其二,一个战略从实施到效果出现,需要时间,特别是重大战略。
随着策略的调整,HTC精品战略的发展还是好于预期,包括Butterfly,WP8手机,以及即将发布新款旗舰机型M7上,都具有明星的气质,前两款一经推出,就在日本、美国市场形成热销。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新渴望系列、全新ONES系列等不同价位区间的明星产品后,HTC的精品战略和复苏势头逐步开始彰显。
为了更多元化的布局,HTC也和微软有着紧密的合作。HTC发布了HTC 8X 和HTC 8S。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和HTC旷日持久的官司打到了和解。而这一直是困扰双方的难题。从这一事件中抽身,将使HTC不再面对如同三星和苹果水火不容,内耗巨大的持久纠葛,从而轻装上阵。当然,不排除苹果有利用HTC牵制三星的味道。当然无论市场怎样演变,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敌人,在商言商的法则就是如此。至于HTC是不是能够从此走出困境,轻装上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智能手机市场的水还是很深,不是一次和解就可以彻底扭转颓势的,这一点王雪红也非常清楚。
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云烟,今后的发展才是王道。无论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还是索尼、HTC必须面对华为、联想、中兴、酷派等中国本土厂商的竞争,尤其是在中低价市场,中国本土制造商的优势更明显一点,再加上和运营商良好的合作关系,无论是定制机还是市场份额的演变,都突显出强烈的增长势头,这或许是更大的竞争对手。复苏之路,任重道远,是不是能够东山再起,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的。当然,我们渴望会更多的厂商带来大量的创新应用,这样用户的选择就会更加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