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远
走向九叠文
宋初百废待兴,官印一度袭用五代旧印。不久重铸官印时,印文多嵌“新”或“新铸”字样,以区别于五代官印。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东关县新铸印”等。百官印一律用铜铸造,大小依官阶高低而有所区别。诸王及中书门下印,方二寸一分。节度使印,方一寸九分。节度观察、留后观察使印,方一寸八分半。防御、团练使、转运、州、县印,方一寸八分。京城及外处职司及诸军校等又用铜朱记,长一寸七分,广一寸六分。如北宋端拱二年(989)“拱圣七都虞侯朱记”,印面高(长)5.5厘米,宽(广)5.3厘米。
宋早期官印印文与边粗细相若。如980年铸“东关县新铸印”。后印边总的趋向于逐渐加宽,如1090年铸“雄节第一指挥第三都朱记”,印边已比印文宽了1倍多,达0.2厘米。
宋官印印文不再如隋印那样用蟠条法制造,而是直接铸造,印文笔画间已不似隋唐印疏阔。方长形柄钮已不见穿孔。
与隋唐官印偶有背款不同,北宋早期官印多刻有年款,标明铸印年月,如前举“东关县新铸印”背凿“太平兴国五年九月铸”。中期以后,在刻凿年款的同时,还凿有兼管颁铸造的构造“少府监”名称。如1090年铸“雄节第一指挥第三都朱记”背凿“元祐二年六月少府监铸”。南宋官印转由文思院统管,背款中“少府监”遂为“文思院”取代。
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大索数月。翌年北撤,带走包括宋徽宗、钦宗在内的全部俘虏和财物,史称“靖康之难”。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心中片刻不能释怀的“靖康耻,犹未血。臣子恨,何时灭”(《满江红》)即指此劫。
靖康之难后,宋代官员仓皇南渡,印信多有遗失。南宋又重铸官印,不过在印文前“加‘行在二字,或冠年号以别新旧”(《宋史·舆服志》)。据此“建炎宿州州院朱记”可立判为南宋官印。“建炎”(1127-1130)为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的年号。
南宋还有一些颇为奇特的印,如“州南渡税场记”,此印杂揉楷隶,舒朗自如,为一方非官方正式颁铸的官署印。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北宋称为“交子”,南宋又发行了“会子”。在会子的背面,有罕见的合同印,文曰“壹贯背合同”。可能是由于钤于纸币上的缘故,印章也呈罕见的银锭形。
宋时期,与中原汉族政权对峙的皆为少数民族政权,北方有辽,西北有夏,东北有金。在相互攻伐之中,金先灭辽,后来居上的蒙古人又毫不客气地收拾了西夏、金,最后灭宋建立了元朝。这四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朝代,在官印制度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敌人宋朝的官印影响,但又创造了自己一些别具一格的特点,在印文上出现了有趣的现象。西夏官印用西夏文,辽、元官印有的用汉文,有的用契丹文或八思巴文,金官印则全用汉文。
西夏(1038-1227)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其祖先就是汉晋之时常见于“汉归义羌百长”“亲晋羌王”之类印章上的羌族的一支,他们汉朝以来一直游牧于今天青海、甘肃和四川三省边境的山谷草原间。1032年,西夏首领元昊即位,不断拓殖,使党项族领土已“东尽黄河,西界玉门(敦煌西),南接萧关(宁夏固原西南),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西夏书事》)。西夏文字吸收了汉字笔画的一些特点,但与汉字完全不同。看到西夏官印背款的西夏文标准体,常使人感叹:“远看都是汉字,近看一个也不认识。”作为绝学,直至19世纪末,人们才知道西夏文的存在。西夏印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中国古代官印基本上皆为正方形,宋辽金元亦莫能外。西夏官印却独用圆角形式。
第二,隋唐以来,朱文官印已流行了400年,但西夏官印皆为满白文,笔画极粗,而且使用边框。其印文吸收了宋朝流行的九叠文特点,印面安排匀整饱满。
第三,印文从2字到6字不等。其中2字的“首领”印最多,占现存西夏官印的九成。“首领”两字西夏文为上下安排,与汉人两字印多作左右安排也有很大不同。
第四,两宋官印一般背款中只刻铸印年月(有的还精确到日)和机构。西夏官印却在印背左边刻铸印年代,不记月日,更不见铸印机构。而在钮右印背刻执印者姓名,这在汉人官印制度上是从来不见的。有时西夏官印在背钮顶端还用西夏文刻一“上”字,这显然是受到宋印的影响。
辽(916-1125)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其祖先即常见于汉魏“汉归义鲜卑王”之类印章上的鲜卑族一支。他们世居辽水上游,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916年(五代之初),契丹可汗耶律阿保机自立为皇帝,国号契丹。947年易国号为辽,都上京(今内蒙昭乌达盟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耶律阿保机时,契丹文字形成。他死后,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927-947),此时辽已是“幅员万里”的强国。其子民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和渤海人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和奚等族人。为此,他本着因地制宜,“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制》)的原则,实行南面官、北面官并行的制度。官印也分别采用汉篆文和契丹文。契丹文又分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
如“中书门下之印”即为辽汉篆文官印。1981年发现于吉林洮安县。铜质鎏金,橛钮。印面7.2厘米。从此印看,辽官印深受宋九叠文官印的影响,但其九叠文的结体与宋印还是有些不同之处。1964年辽宁凤城县乌骨城出土一方契丹文大字印,边长6.2厘米,长方板状钮。印文倒数第二字常见于契丹大字官印中,疑为类似宋官印中的“之”字,余字不识。
契丹文为辽神州五年(920)根据汉字隶书之半增损得之。1125年金灭辽后,仍继续使用,直到金章宗完颜璟明昌二年(1191)才废止,前后通行300年。明清以来已无人认识,成了真正的“绝学”。
金朝(1115-1234)是我国东北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建。1115年,在汉化很深的渤海人杨朴辅佐下,女真族部落联盟酋长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短短8年中,摧枯拉朽般地连下辽的五京。1125年灭辽,两年后,又轻取北宋江山。从此与南宋、西夏鼎足而三,对峙百余年。
金建国之初,在征辽伐宋过程中,前后掠去辽、宋皇家帝后玺印40多种,文武百官印不记其数,这些印俱为金人所用。1156年(正隆元年)海陵王改革金朝官印,追缴袭用之辽、宋旧印。海陵王和金世宗时期(1149-1189)成为金代官印的典范时期。官印铸造精工,外观平整光滑,很少见到气孔和毛刺。九叠印文干净利落,安妥工稳,水准不在宋印之下。如大定十年(1179)“撒土浑谋克印”。其款识也是金印通例,即印背左侧刻造印机构名称,如少府监、礼部、尚书礼部、行宫礼部等。右侧刻铸印年及月。印台侧面刻印文名或兼印章的编号。
金朝晚期内忧外患。金廷只好扩大军队,增设军官,致使同一军职(如都统、副统、万户)和同一级军事机构(如万户所、提控所)的官印数量激增,为了便于颁发和管理,只好将同一名称官印按顺序编号。编号有两个系统,即五行(金、木、水、火、土)系统和千字文(天、地、玄、黄、宇……)系统。同一名称的官印总数总不致超过千方,谁说这不是应付机构庞大的“高招”呢?这种编号印主要流行于金末卫绍王至哀宗时代(1209-1233)。编号少数如前述凿于印台之侧。如黑龙江兰西县出土一方“都提控所之印”,背款注明“光字号”。但多数将编号直接铸入印文,如河南淇县出土1228年铸“提控所归字印”。背凿“正大五年四月恒山公府造”,侧刻“提控所归字印”。
元朝(1271-1368)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其官印有汉文印和八思巴文印两类。前者行用于八思巴文颁行以前的元代早期,如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辽中京大名城遗址出土的至元二年(1265)“武平县尉司印”,印文即为标准汉文九叠篆。
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命令国师八思巴创立拼音文字——八思巴文,即所谓“蒙古新字”。以后汉字九叠文官印就越来越少了。八思巴原为西藏喇嘛教萨逊派法王,他创立的新字不像辽、金、夏文字皆与汉字有一定渊源,而是从藏文发展而来。其八思巴文印吸收了宋印九叠文的特点,极为匀称整齐,棱角分明。元八思巴文官印的一大特点就是背款皆为汉字,这也是今天我们识别八思巴文的最重要手段。如1280年铸“管军千户印”,边长7厘米,通高7.5厘米。长方形板状钮,钮式明显继承了宋印特点,只是高度有所增加。印文为八思巴文,背款右侧凿“管军千户印”,左侧凿“中书礼部造,至元十七(年)十一月 日”。钮顶刻“上”字,以示方向。
元官印印面构成的一大特点是印边加宽,如至元九年“国书之印”,有时竟达印文笔画宽度的6-10倍。而隋唐宋初,印文与印边往往等宽,以后印边不断加宽。
明代(1368-1644)皇帝、王府之宝用玉箸篆玉印。这种篆书“笔画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乃“篆书正宗也”(清·陈沣《摹印述》)。御宝舍两宋九叠文而直溯唐以上之玉箸篆,意味着九叠文禁锢官印的冰山已经松动。再走出深宫,看看民间“印宗秦汉”之风的渐起,印坛已开始报出春的消息。
此外,明代内阁印用玉箸文银印,直钮,方一寸七分,厚六分;将军印用柳叶文,平羌、平蛮、征西、镇朔等将军印用螭鼎文,皆银印虎钮,方三寸三分,厚九分;其余百官印都用九叠文,铜印直钮,这类印比重最大。监察御史用八叠篆,铜印直钮,方一寸五分,厚三分。
明代直钮已由两宋长方形板状钮变为上小下大的椭圆柱状,加高到8厘米左右,形成后世俗称的“印把子”。史载朱元璋为防止各级使用预印空白公文,用半印勘合,遂出现了长方形关防。明代官印背款皆凿年款及编号。
应该指出,两宋之时,九叠文中所谓的“九”是一个概数,极言其多,不一定确有九叠,也可能只有五叠、七叠,叠即一字中横画的层数。但明代九叠文中绝大多数确有九层横画。 清代百官印等级区分同样十分严格,印章普遍有所增大。其字体有蒙古文楷书、满文、汉篆 等。最常见的是汉满文对照同时出现在印面上,这也是清官印的大一大特点。其中汉篆中, 九叠文不太兴盛,出现了玉箸篆、悬针篆、柳叶篆、芝英篆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乾隆以前官印中满文都用楷体,乾隆十三年(1748),入印满文也改制成篆文。同治初年,因战争频繁,官印多有遗失,再铸官印,在满汉文中间又加一行满文楷书。
清代官印背款既有汉文,也有满文楷书;既有监造机构名称和年款,还有清帝年号的首字编号,顺治帝时官印则刻“顺字××号”,依此类推。如“合水县印”背凿刻满汉文“合水县礼部造”,右侧刻“同字一千一百零四号”,左侧刻“同治元年十一月 日”。
也许朋友会问:你对宋代以来九叠文官的脉络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鉴定那个时期的印章应该没有什么题了吧?你可别这样说,有一次我就差点儿马失前蹄。
一天朋友领来河南南阳的杨先生,说拓有一方铜印,请我看看。杨先生拿出一方印蜕,我一看印文是便颇有把握地对他说:“这是一个金代风格的印章,印文是‘都提控温字号印。这种篆体叫九叠文,‘都提控是金代的一种武官,‘温字是这方印的《千字文》编号。”于是顺手从书架取出《西安碑林书法艺术》,翻到唐怀素草书《千字文》,说:“你看就是这句:‘临深履薄,夙兴温清。从天、地、玄、黄开始,‘温是第263个字,说明这是官府颁发的第263方‘都提控印。”这时我扫了一下我的朋友,他脸上的微笑仿佛在对我说:哥们儿,你还真有学问啊。我自己也有几分得意,最后胜券在握地顺便问杨先生印是什么钮,杨答:“印上是个青蛙。”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什么钮?”“青蛙。”我赶忙转弯儿说:“但是,这是一方仿品,金代官印乃至整个古代官印都没有以青蛙为钮的。”
2002年我去广州,专门去当地古玩城看看,一看更是出了一身冷汗,大量仿制的宋元明清官印像菜市场中的萝卜白菜一样,任人挑选,不但印文逼真,而且钮式也近古制,只是很少作旧。我当时就想:这些伪仿之作若做作旧单个儿去卖,不知要让多少人打眼啊?这两件事提醒我在以后的印章鉴定中,一定注意要看实物,其次要看印蜕和印章照片,只看印蜕,鉴定的局限性是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