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时光(创作谈)

2013-04-29 00:44:03薛友津
阳光 2013年7期
关键词:小牛风流毛主席

薛友津

在“天空出彩霞,地上开红花”那个年代,我出生在苏北东南乡一个叫曹集的地方。在那里,消耗掉了我的童年与大半的少年时光。我们家解放前是开档子(客栈)的,在当地算是个有钱的户,家里有地有枪,据说我奶奶每晚数洋钱(银元)都数到手腕发酸。可见我们家那时候的风光。解放后,按照政策,我们家应该被划为地主成分,我爷爷认识上面的人,这个“上面的人”曾经被我爷爷救过,划成分时,我们家划成了富裕中农。后来上面的人又说话,等我到了人世间,我们家则是中农成分。虽然只是去掉了一个“富”字,情况大不相同,我们已经与贫下中农坐在了一条板凳上了!

张小牛是我的发小,比我大三岁,父亲是地主的他,在我的面前一直直不起腰来。我让他干什么他都无条件地执行。比如去乡下摘桑葚,他在树丫上拼命摇,我在下面用褂子接,等他喘着粗气下来,我的已经撑得反胃。去队里偷西瓜,他在明,我在暗,得手之后,我在吃,他在看,我吃瓜瓤,他吃瓜皮。若是运气不好,被看瓜的人逮住了,他挨揍,我捡乐。一同下湖割草,等我的粪箕满了,他才能装进他的粪箕。总之,我让他上东他不敢上西。我让他逮狗他不敢撵鸡!有一回,已经记不清啥事情,他惹恼了我,我在街上,从南到北,又从东至西,连续喊了好几天“打倒大地主张老六”的口号!张老六是张小牛的爹!从那以后,张小牛在我面前更加言听计从,以至今天见着我,都是点头哈腰俯首帖耳的样子。

在街上,我最佩服的是大地主张树东,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一个“东”字,与我们伟大的领袖相同,文革期间,他主动将“东”改为“冬”。张树东很有文化,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说讲故事吧,没有他不会讲的,闲冬屋山头的阳光里,夏晚纳凉的街口头,我们一帮小孩蛋子都会缠着他讲一段呱,什么三国水浒啦,瓦岗寨罗通扫北啦,三侠五义封神榜啦,等等等等,听得我们连觉都不想回去睡。后来,有人反映他传播封资修毒素,被批斗了好几场。他老实了,可我们却苦闷了。只有在干活休息时间,队长批准之后,他才能讲那么一小段。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说,他在我们街上算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叫高光林,也是地主家庭,曾经当过公社的文化站长,写字很有一把刷子,他书写的标语,正是正方是方,一撇一捺一钩,都不逊色县城里的城标。特别是画毛主席像,更绝了,不但像,而且十分像,像得不能再像了!他还有一个功夫,在同一场合,两根手指能从口袋里夹出两种不同牌子的香烟分给不同身份的人。后来,因为成分原因,文化站长被撸了,只身一人去了外地,专门给人画毛主席像,一画好多年,听说发了财,家中十元一捆的人民币存了数不清的捆,都发霉了。

街上有个剃头的小青年,姑且叫他斌吧,斌是乡下人,人长得还不错,手艺也精,知老知少,他与我们街上一个叫桂花的女孩子谈对象,女方家到死都不同意,原因是斌家中成分不好。后来,俩人绑在一起跳进我们西大堤河的涵洞里。如果他们不死的话,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

关于我们街上的女人,已经在《往日那些风流事》里说得差不多了,她们的风流有的是被逼的,有的是无可奈何的,有的是天生的,无论是哪一种,我都敬佩她们。因为没有她们,就没有我,也就没有我的故事。

猜你喜欢
小牛风流毛主席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郭沫若学刊(2022年1期)2022-03-24 08:19:38
数你最风流
黄河之声(2021年14期)2021-10-28 03:53:04
小牛背鹭在哪里
好孩子画报(2021年2期)2021-03-15 05:57:30
快乐的小牛
留白——不着点墨,尽显风流
兼职者的风流史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海峡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 00:50:50
壮锦献给毛主席
歌海(2018年5期)2018-06-11 07:02:15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