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微博

2013-04-29 00:44
醒狮国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流金流火香囊

编辑您好:都说“七月流火、八月流金”,入伏前后还真是热得不得了。现在进入七月间,是否就算到了流火的时节呢?

访客/善香

编辑回复:“七月流火”的“七月”是指农历七月,“流”指移动或落下,“火”按《辞海》释义则是星名,即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另孔颖达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由此可见,“七月流火”虽与节气、气候有关,但绝不是形容暑热之词。“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每当黄昏时可见大火星从中天逐渐向西边落下去,天气开始转凉。“七月流火”語出《诗经·国风·豳风》中的《七月》一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但却没有“七月流火,八月流金”这句。“八月流金” 这个词不见出处,但网上提到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自然风景的描写:金黄色的麦穗,在风的吹拂下就像黄金形成的海洋一样在流动,意喻硕果累累,秋收正忙。

编辑您好:夏日繁花似锦,令人心怡,也有蚊虫叮咬,让人心忧。不知古人是如何在夏天驱赶蚊虫,怡然消夏的呢?

访客/思静

编辑回复: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翠纱之帱”,使蚊子不得入内。直到今天,蚊帐依然是很多人的驱蚊首选。古人还会在家里养一些防蚊的植物,常见的有驱蚊草、食虫草、藿香、紫罗兰、薰衣草等,这些花草不仅能驱蚊,还可以净化空气。南宋诗人陆游有关于蚊子的诗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诗中描述了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赶蚊子,只好选用艾草熏蚊子的情景。燃烧艾草驱蚊在民间很常见,这和我们今天使用蚊香驱蚊是一个道理。端午节时,人们除了在门口插上艾草外,还常将雄黄酒涂在身上,防止蚊子叮咬。挂香囊也是古人的习惯之一,许多香囊中的药材也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相当于把“风油精”戴在身上。香囊香包,醒脑明目,能驱除蚊蝇,也成了文人雅士的时尚装饰品。而古代蚊香的发明大概与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宋代科技笔记《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这应算是较早的“蚊香”了。

本版编辑/徐展

猜你喜欢
流金流火香囊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岁月流金
略说民俗文物香囊
TREASURE TRAIL
70年,岁月流金
坐山
在大树下
坚实的足迹 流金的岁月
仲夏巧手做香囊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