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创刊20年的点点滴滴

2013-04-29 00:49覃继红王珮吕晓虹
中国广播 2013年7期
关键词:电台刊物广播

覃继红 王珮 吕晓虹

编者按:伴随着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诞生于延安的人民广播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广播》(月刊)杂志是一本研究广播理论、广播业务和广播业态规律的公开发行出版物。从1993年7月创刊起,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

20年寒来暑往,20载辛勤耕耘。这本杂志承载了广播人对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希望与梦想,记录了广播人在逆境中探索、在期盼中前行的感悟与思考。

为了记载这20年留存在记忆中的一件件难忘的事,2013年5月7日,《中国广播》杂志召集曾经领导或在杂志工作过的部分同志进行座谈,回忆过去,畅想未来。本期“特别策划”栏目,以实录的方式,将座谈会主讲人的发言进行了整理,记载过去的点点滴滴和所思所想。

座谈会主讲人:

1.王健儒:1985年7月任中央电台分党组成员、副台长,分管研究室工作。1999年底调任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

2.裴志勇: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主任,1993年兼任中国广播杂志社社长。1999年退休。

3.包云:1995年任《中国广播》杂志副主编,1999年任社长。2003年7月调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现任中央电台分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4.韩同熙:1995年8月任《中国广播》杂志主编,2002年8月退休。

5.孙树凤:1993~1999年在中国广播杂志社工作,曾任编辑部副主任。1999年调台总编室,现任总编室副主任。

6.裴建平:2001年10月任《中国广播》杂志主编,2010年4月不再担任主编一职。

7.覃继红:2003年12月任中国广播杂志社社长至今。

8.王珮:1992年到台研究室工作,曾任《中国广播》杂志编辑部主任、副主编,现任副社长。

《中国广播》杂志现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在目前全国公开发行的社科类杂志中,是唯一一本专门研究广播的学术期刊。1992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央电台的内部刊物《广播业务》改名为《中国广播》,对全国公开发行。1993年4月和6月,在试刊两期以后,1993年7月正式出刊第1期,从此,《中国广播》杂志步入全国社科期刊行列。至今年6月,一共出版正刊242期,增刊专刊50多期。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

当年的《编播业务》是权威的内部刊物

王健儒:1953年12月创办的内部刊物《编播业务》在那个年代影响非常大。那时候,整个广播系统基本上就是这一本刊物。上世纪60年代我在北京广播学院上学,当时大家学习专业知识主要就是这本《编播业务》。那上面除了登一些第一线广播人写的文章,还会登一些政策性的内容,比如像“文艺广播三三制”①等,有知识,有理论。

那时候,我专门有一个本子摘抄《编播业务》上的内容。记得有一篇蔡子民编译的日本人写的《广播剧的特点和方法》的文章,连载了三期,登在1962年的5、6、7三期上,我基本上是全文抄录,将近两万字。那个时候,《编播业务》对于我们这些要了解广播、学习广播、刚刚入门的学生,就像教科书一样,是一本很权威的内部刊物。

《编播业务》1988年改名为《广播业务》,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负责编辑出版。

地基是我们挖的,大厦是你们盖的

裴志勇:我是1991年9月调到研究室的,来的时候,台领导对我说过,研究室的工作头绪多,方面广,人员少。人员尽快补充,工作要抓重点,干急需的。根据我多年在采编部门的感受和台内外一些同志的反映,鉴于广播宣传在当年社会传媒中的现实,创办正规、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该提到日程上了。对研究室的情况基本了解以后,第二年的上半年,和大家商量决定,把典籍编撰、组织业务研讨、专业项目调研、学会等工作,完成基本的例行、急需的工作以外,重点考虑一下把内部刊物转为公开出版物的事。经台里批准,1992年上半年抽调专人开始了出版公开发行专业刊物的筹备工作。

我理解,刊物的公开出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各项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各行各业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现象。这就给担负有“引领社会、推动社会”的宣传媒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亟需去破解,去鼓与呼。当时的广播电视事业,经过几年的拨乱反正,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但也存在需要改进、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也就是说,广播电视自身也存在被“引领”、被“提高”、被“推动”的需要。比如:扩大视野,榜样示范、效仿推广、交流探讨、自身展示、扩大影响、总结提高、队伍建设等等,这些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经验到理论升华,需要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只有做到这些,才会有力地引领和指导实践,才会有力地说明“广播有学”的真实。为实现这个目的而进行的求索和努力,它的气氛、过程和成果的展示,是离不开专业刊物这样的载体或平台,办个好刊物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之一。所以说,我们的这本刊物是时代发展催生的产物,生逢其时。

在筹办过程中,我们确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确定名称,申办各项批准事项,运作机制、方针的制订,还有刊貌设计、创收办法和印刷发行程序。后期还制订了“岗位责任制度”“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广告创收办法”等。

现在新创办一个正规的、公开发行的刊物要费多大的劲儿我不太清楚,当年我们创办的时候,到底打了多少个报告,拜访了多少个部门,联系了多少个单位,参与人员加了多少个班,我真的记不太清楚了,但是,记得清楚的是:干这个事儿真是磨炼人、锻炼人。

在台领导的关怀指导下,通过同志们的努力,1993年2月终于诸事具备,可以升堂入室了。4月份开始,连续出版了两期试刊,7月正式出版发行。这在中央电台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国我不知道,当时我还没有看到有第二家。

《中国广播》代表的是全国大广播的范畴

王健儒:确定名称为《中国广播》,不是单指狭义的传统广播。在国际上,广播(broadcasts)的概念包涵了电视。而我们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是人民广播事业。所以,《中国广播》并不只属于中央电台自己,也不仅仅完全只是研讨广播业务,因为《中国广播》这个名字就代表了她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传播业务的综合理论刊物,当然也包括现在迅猛发展的新媒体。所以,到上世纪90年代,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从《编播业务》《广播业务》到现在的《中国广播》,成为一本公开出版的刊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国广播》杂志创刊初期即确定了办刊方针和特色,方针是:“面向广播界,面向社会,面向广大群众,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加强广播宣传的研究,提高广播工作者队伍素质,增进全社会与广大群众对广播工作的了解、参与和支持,扩大广播宣传的影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事业做出贡献,发挥对广播宣传工作引领推动的作用。”

制订的刊物特色是:“坚持改革进取,求真务实,以文为主,注重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知识性。视角广阔,高、新、快、活,文章短小精悍、深浅兼备,融学术、知识、信息、资料、欣赏、服务于一体。”

裴志勇:20年前制订的方针、特色在内容和表达上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现在来看,基本想法还是应该肯定的。当然,当年的刊物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刊物,无论是内容的广泛性、深刻性,还是形态刊貌的新颖性、可读性,都是没法相比的。可以这么说:地基是我们挖的,大厦是你们盖的。

我退休十几年了,还坚持翻阅《中国广播》杂志。每次翻阅,都能感到它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20年,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当年,就像一座简陋的土坯房,逐渐变成了一座辉煌、壮观、保藏中国广播艺术珍品的大厦,让人自豪和欣慰。

在之后的发展中,《中国广播》杂志本着立足广播、面向社会、拓宽领域、增强信息量和新闻性这一思路,对内容、版面、印刷及运行机制不断进行调整,逐渐步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广播界的编播人员是得益于这本刊物的

王健儒:《中国广播》办起来以后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最显著的就是解决了很多人的职称问题,中央电台以及地方电台的编播人员是得益于这本刊物的。从业务延伸的角度来讲,登了很多的文章,这是一个成就。但是如果抛开这个功利,从纯广播业务的学术研究来讲,目前看还觉得不够,还没有完全归到“学术”那两个字上去。对广播业务在新时期如何应对改革的深入发展、研讨,还比较欠缺。

上世纪90年代,电视的发展势不可挡,互联网正风起云涌,广播的发展落入重新审视业态规律、探索新出路的困境。诞生于此时、依赖于广播业界并与之共荣共衰的《中国广播》杂志亦遇到生存和发展的新课题。

伴随着中国广播改革的快速发展,《中国广播》杂志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杂志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进一步加强,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加大广播学术研究的分量,同时拓展了与各地方电台的合作之路。

全国广播城市电台协作网是中国广播联盟的雏形

2001年5月28日,《中国广播》杂志在绍兴组建了全国城市电台行业性协作组织——全国广播城市电台协作网,联合地方电台每年召开一次“城市广播电台发展研讨暨协作会”,先后联合浙江绍兴电台、甘肃黄河之声经济广播频率、丹东电台、遵义电台、云南红河电台、西藏电台、呼伦贝尔电台和云南电台等,连续举办了八届协作会议,并出版了六本《城市电台协作网论文专刊》。

包云:20年的感受,不仅是业务的成长,还有感情的积淀。

现在由中央电台牵头,联合各地广播电视台在2009年成立的中国广播联盟,其雏形就是当时我们杂志创办的全国广播城市电台协作网,从2001年绍兴第一次召开研讨会,我参加了四次,跟全国的广播同人一起,建立起非常深厚的友情。我们今天说,这本刊物能有现在的成绩,和当年这些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机构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分不开。

算起来,我在杂志工作八年,后来在台班子分工中又有两年分管杂志工作。翻阅这些刊物,就像翻阅我们的档案一样。杂志记录得非常清楚,看到很多的文章,这么厚的一摞里面,还巧合地翻到有我两篇文章,我也是觉得非常有味道。

《中国广播》杂志走过20年非常不容易,当时创刊时候的艰辛和困难,我们都了解和经历了。走到今天,我们有这么一块阵地,有这样一支队伍,我们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为此投入的各位领导和在此工作过的同人。

从我个人来说,也非常感谢这本刊物,我在刊物工作八年,可以说,是《中国广播》杂志培养了我。我当年刚来的时候心境很复杂,来了以后跟大家在一起工作非常开心。几个共事过的老同志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工作风格,潜移默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在这个环境里受到的影响是非常深的。我在这里也遇到了一些跟我交集非常深厚的同事,也是机缘巧合,我们几个人的年龄都差不多,同年龄段的人在一起共事像朋友一样。

我跟这个杂志的缘分是起源于我毕业之后到了团委,在当年广播大楼的东北角的平房办公室,和出版《广播业务》(《中国广播》前身)的研究室是邻居。不久,《广播业务》刊登了一篇我写的关于人才观思考的文章,而且还配发了编者的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应该说,在杂志八年的时间里面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记忆,也有许多是我们大家在一起共同创造的。

适应形势需要,扩大发行范围

覃继红:《中国广播》一直是自办发行。发行范围主要是国内各级广播从业人员及科研人员、宣传部门、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等。2005年开始将发行范围拓展到各级图书馆和社会广播制作、咨询顾问公司及广播广告公司等。2006年,开始与全国非邮发报刊联合征订服务部签订代发协议。2007年7月,与北京海天华教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签订代发合同。2008年8月6日,与北京市报刊发行局签订《邮政发行杂志合同》,并申请了国内邮发代号:80-935。2009年11月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签订了海外发行合同,并申请了国际邮发的代号:M3785。从此,自发和代发齐头并进。

2006年,《中国广播》杂志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网页。2007年3月正式在中国广播网挂出,网站地址为http://www. cnr .cn/gbzz。2010年4月,《中国广播》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增加了视频、音频和图片专栏。2007年杂志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签订合作协议,当年第一期开始,杂志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整刊收录。

现在可线上阅读、交流和订阅,网络期刊订阅合作单位增到6家,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全过程实现数字化。

中国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多媒体的综合运用,使广播面临更大的挑战,也为广播理论研究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中国广播》杂志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找寻广播发展的对策和出路

韩同熙:我在杂志工作了七年,后来还返聘了五年。这一阶段,正是广播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从整个受众市场来讲,广播在竞争当中处于下风。如果翻看那几年的杂志,主要的内容是广播如何突破困境、如何深化改革,广播的发展对策和出路。

办杂志的阶段是我广播工作的最后阶段,我们投身于这么一个变革的时代,自己为这个杂志,为整个广播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些奉献,付出了一些努力,我感到是值得的。

我觉得办广播期刊如同是一场接力赛,这个比赛还没有终止,我只是这个接力赛中的一捧。和大家一起参与了这个工作,是人生当中值得回味的一段。我记得当年在杂志主持第一次会议,在那个很短暂的上午,我们做了一件事——统一思想,就是坚持办刊的方针:我们的刊物是广播业务刊物,大范围是属于新闻专业期刊,我们定位在这里。我们紧紧围绕办刊方针和宗旨的那几句话:学术性、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头“三性”还好琢磨,我们这个杂志的趣味性怎么理解呢?我想,就是文章写得要生动活泼,要能够吸引人看下去,这是我对趣味性的理解。

业界有不少和《中国广播》类似的刊物,其中,有新华社办的《中国记者》、人民日报社办的《新闻战线》,广电总局范围里还有中广协会办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央电视台办的《电视研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办的《国际广播影视》杂志,地方台局也办了很多,还有传播院校、报社等办的新闻传播研究类刊物。这类杂志刊登的文章大致有两种:一种强调学术性,一种讲究实用性。

韩同熙:从我个人来讲,我主张新闻媒体办的专业期刊内容要实用,写的文章要有感而发,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办刊宗旨。我觉得媒体办的杂志,特别要解决现实的问题。写文章的人大多是一线工作人员,他们可能不大会按照论文的规范来写文章。但是只要写清楚一个问题,确实有感而发,对大家有启发,这就是好文章。能解决问题就是好文章。

王珮:《中国广播》杂志前身《编播业务》《广播业务》时期,收入了大量宝贵的宣传史料和业务研究文章,是中央电台编辑记者工作经验的真实记录。改名《中国广播》变为公开发行刊物后,保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这一点从当时保留的栏目“业务研究”“采写体会”等栏目就可证明。同时,为适应时代要求增设了“探讨与交流”“本刊专访”等新栏目。我记得1993年试刊号刊登了我专访当时的广电部副部长刘习良的文章,题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广播面临的新课题》。这是刊物第一次刊登自采的文章。也是从试刊号开始,杂志开始刊登中央电台以外兄弟台作者的文章和介绍地方电台情况的文章,这充分显示了刊物面向广播界、面向社会、面向广大群众,加强广播宣传研究、促进广播事业发展,提高广播工作者队伍素质的理念。此后在实践中,传统的办刊理念逐渐又有所改变,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的办刊模式是最显著的变化。公开发行后的杂志不再仅限于业务探讨,结合广播传媒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稿约稿,了解广播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问题策划选题逐渐成为常态。这也是当时期刊激烈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下的必然选择。因为仅靠自然来稿,必然会出现选题过于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很难使刊物形成重点和核心竞争力。只有紧扣业界最新动态,站在学科前沿,搞好选题策划才能避免被动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盲目性,提高计划性,才能形成合力,突出重点,提高质量。这种共识达成后,打造名牌栏目、推出有影响、有分量的精品文章成为重点工作之一。这之后包括“特别策划”“面对面”等一系列重点栏目经过多年的打造,确立了品牌地位,具有了相应的影响力、号召力。自此刊物特色、刊物风格、刊物个性逐渐形成。思想性、实践性、理论性相结合的义理诠释、解读国内外广播文化的内涵,增强学术性、权威性、应用性和可读性,成为我们的追求。

从同仁堂古训找到办刊质量标准

韩同熙:我曾在一期“编者的话”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办刊选文要坚持有用、好看。所谓好看就是要把体会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好看的文章。”对文章文字语句的要求至少是要通顺,要条理清楚,表达上没有语病,文字上没有错字,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我对文字为什么会比较注意呢?这个我要说到一个社会背景。当时社会上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是比较差的,有一句流行的话是“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所以我就特别提倡要认真编辑、认真校对。当时我有一项工作,就是三校完了以后我还要看一遍,这是非常时期的一个非常规做法。我感觉,我们刊物是对文字校对质量比较严格的。同仁堂有句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我曾推荐给杂志的同事们,我们办刊也应该有这种精神。

孙树凤:回顾《中国广播》20年历程,回想自己作为刊物编辑的成长经历,不免感慨多多,越发觉得对编辑这个角色多了一些理解与认识。在这里我结识了新的同事,对我帮助很大。我刚到杂志社时,对如何办刊及刊物编辑是一无所知的。人们常说编辑“为他人做嫁衣”。经历了刊物编辑的7年,我深感这句话的内涵,能做嫁衣是荣幸的,同时也是很有挑战性的,因为嫁衣亮丽是需要水平的。编辑首先是刊物的策划者,需要创新的思维、严谨的学风、全局的视野和简洁的文字能力。

做刊物编辑对我影响非常大的是杂志社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及简约的文字表达要求。我现在有一个职业病,很容易就发现哪儿有错别字,这是在杂志工作后慢慢形成的。如老主编韩同熙要求,不管是谁的稿子,首先你要忠于事实、忠于真理,编辑要用心,不能似是而非。老同志张效炎对字词有研究,校对一丝不苟,使原来我很模糊的修辞和用字,在这里得到了校正和提高。包云那时是副主编,主抓发行与经营,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强调开门办刊,要随时保持与业界、学界的联系和沟通。实际上,办刊也是连接业界、学界朋友的一个过程。刊物办给谁看,是否有订阅,能够盘活多少资源,等等,这些非常重要,常常能够决定刊物的走向及生存价值。

20年来,《中国广播》以严谨的学风、务实的态度、开放的胸襟,举办了一系列大型业务活动,如征文、论坛等,建立了广泛的作者队伍,与业界、学界等建立了广泛联系,成为中国广播联盟的五大平台之一。

伴随和见证了中国广播业近20年的辉煌历程

孙树凤:《中国广播》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和成长起来。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广播》杂志是在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创刊的,因此一开始她的定位就非常高,为新时期广播改革发展鼓与呼。可以说,《中国广播》见证了我国广播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发展、伴随着国家的发展繁荣不断走向辉煌的全历程。《中国广播》从创建、发展, 到探索、开拓以至走向成熟的20年历程, 充分印证了新时期我国广播业的求索发展之路,也是杂志耕耘者在与时俱进的磨砺中不断充实与成熟的历程。当年我们创刊的追求和梦想, 如今多已变为现实,非常值得祝贺。

在杂志工作,是我在中央电台工作的第二个历程,也是我扎实理论功底很重要的起点。此前我有九年节目采编经历。记得我作为杂志编辑,编的第一期是与同事蔺平合作的《中国广播》创刊第2期,也就是1993年8月那期。我采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广播特点的回归——中央电台副台长王健儒谈“广播热”》。新时期广播改革发端于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诞生,她奠定了中国广播节目改革的基本方向,即主持人、大板块直播、与听众互动这三方面,对后世影响较大。继“珠江模式”后,1992年10月,上海率先从体制机制入手,引入竞争机制,成立东方电台,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并行运作。此时,中央电台深入推进节目改革,集中力量办新闻和大型综合板块节目,形成早中晚有丰富多彩的各类综合节目的格局。当时中央电台有《经济生活》《科技·知识·生活》《439播音室》《音乐天地》《空中大舞台》《海外乐坛》等六大板块节目,在全国影响很大,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的“广播热”。回想起创刊时采写的那篇关于“广播热”的专访,王健儒同志将当时的“广播热”归结为广播特点的回归,广播本质属性的发挥,广播找到了自己走路、独立发展的路径。事实证明,广播走到今天的新媒体时代,依然还是按照自身的媒介属性来发挥自己的特性专长,这是广播发展最基本的规律。《中国广播》也正是在把握、总结广播发展特色、规律,关注追踪广播改革创新中不断进步的,成为引领我国广播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我和《中国广播》有多重的情感。我在杂志工作了近七年,既是杂志编辑,又是杂志的作者、读者、受益者。20年来我始终保持了对杂志的亲近感和关注度。离开杂志后,我可能是给杂志供稿最多的作者之一。由于参与策划、组织中央电台大型宣传活动等,比如近年来的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上海世博会、“走转改”活动,还有每年的全国两会等,我都是杂志的供稿者。

我对杂志的每一次大的调整和改版及带来的细微变化,都会去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杂志的“特别策划”“面对面”专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充分感到杂志编辑通过策划创新来主导刊物的选题方向,积极投身业界鲜活的实践及重大理论研究,以稿件内容和质量定取舍,力求使刊物更加贴近广播、贴近传媒的业务追求。我由衷地为杂志同人代代出新感到骄傲,对同事们辛勤耕耘、默默坚守理论园地表示深深的敬意。

20年,《中国广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作为服务于全国广播界的理论探索研究阵地,《中国广播》杂志的栏目设置和内容始终围绕的目标是:打造品牌,提升品位,增强学术性、权威性、应用性和可读性。做广播发展的观察者、广播改革宣传的记录者、广播文化和理念的创新者和思考者,做广播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广播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积极推动者。栏目设置根据广播实践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在“专论”“热点聚焦”“台长论坛”“改革透视”“佳作赏析”等栏目在读者中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后,又先后推出“特别策划”“面对面”等新栏目,栏目的设置紧紧贴近全国广播界发展的脚步和进步的节奏。

孙树凤:《中国广播》是实践性很强的刊物,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准确的定位,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敏锐反映广播实践与理论的前沿问题,积极关注业界创新,为我国广播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发表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精品文章。《中国广播》见证了中国广播业20年的辉煌历程,见证了中央电台发展壮大的历程,见证了广播业一批人成长的历程,培养了一批业务理论人才,对促进广播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同时也使自身获得了发展与壮大。《中国广播》在发展过程中,获得过多次奖励,成为全国广播影视十佳学术期刊。这充分说明了刊物经过2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刊物已深入读者心中, 其影响力日益扩大, 学术地位大大提升。

可以说,近20年中央电台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单一广播发展成为多媒体综合传播。《中国广播》以理论思维记载了这样一个巨变过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发展脉络。今天再看以往杂志刊载的图片,尽管没有那么时尚,但是她的视觉冲击力依然很强,因为她呈现的历史足迹是真实的、亲切的。《中国广播》已成为中央电台乃至中国广播界的品牌资产。

广播发展拓宽和提升了杂志的生存空间和价值

裴建平:我从2002年第2期经手,到2010年第7期不再担任主编,这期间,如果说工作上有些尝试、突破和收获,首先得益于前辈们打下的良好基础,同时更重要的要归功于这个好时代。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广播发展年”;2004年确定为广播电视“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2005年又确定为“农村服务年”。宏观政策的确立,促进了中央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随着党中央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号角的吹响,中央电台开拓了新媒体发展的新局面,提出:“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十六字方针。

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汶川抗震救灾现场对中央电台记者所说:“在重大灾情的情况下,广播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不管各种多媒体怎么发展,广播的作用是别的媒体不可替代的!”

《中国广播》杂志和广播媒体密不可分。在2003年的“非典”,伊拉克战争,2008年春季南方冰雪灾害,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中央电台为龙头的全国奥运广播联盟报道、玉树抗震救灾、芦山地震 “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的开播等重大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实践,使广播媒体的传播功能和影响力特别明显和突出。这一切富有时代气息的宏观政策和理论阐述以及鲜活、生动的素材,成为广播编辑、记者撰写业务论文和杂志组织策划重点栏目、重点稿件所关注的主要内容,促使杂志刊登广播媒体研究的文章,贴近实际,多姿多彩,被广大读者称赞:《中国广播》杂志扮演好了广播媒体实践的记录者、观察者、思考者、推动者和理论支持者等等的角色!

中央电台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一部分

裴建平:王求台长2010年在建台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再是单一的声音媒体,正在成为集“可听、可视、可读”等多元传播手段及资源服务平台于一体的现代传媒集团……建立了包括互联网、报刊、音像出版、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广播电视等多媒体、多层次、多渠道互动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作为中央电台全媒体一部分的《中国广播》杂志的作用主要是:

1.服务于中央电台和全国的广播媒体人。《中国广播》杂志作为为全国广播人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前瞻性思考以及为广播编辑、记者评聘职称发表论文的重要阵地,每年正(专)刊平均刊登大约700篇近300万字文章,特别强调杂志要把好舆论导向关,确保刊登的每篇文章的导向要正确;把好文字关,力争每篇文章文通字顺,确保每期杂志文字差错率在新闻出版署规定的公开出版物的范围之内,并且要求在文章的可读性上下工夫。

2.成为中央电台重大宣传工作的一部分。每当中央电台组织重大报道活动时,《中国广播》杂志都根据平面媒体的特点积极配合。

2008年2月中下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根据广播媒体在我国南方多省持续发生罕见雨雪冰冻灾害中报道的独特优势和影响,专门组织召开“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责任与作用”研讨会,《中国广播》杂志对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内容,进行了认真整理和编辑,在第4期以大幅的版面给予刊登。

2008年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中央电台特聘请中国奥委会、国家体育总局、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的资深体育记者,分批对中央电台的编辑记者进行培训讲座。为此,《中国广播》杂志从第5期开始,与中央电台人事办公室联合开辟“奥运空间”专栏,集中刊载培训讲座内容。在刊登有关文章的同时,经台有关领导同意,杂志社还组织编辑加班加点,对有关讲座内容进行编辑梳理,整理出30多个近3万字的问答题,汇集成册——《中央台奥运报道相关问题汇编》,成为中央电台《奥运报道手册》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有关部门和台领导的肯定和好评。杂志根据台领导指示,还编辑发行第10期特刊,开辟“专业频率声音”“全国奥运广播联盟”“奥运最前方”“奥运营销”等栏目。这期杂志对2008年广播战线奥运会的联合报道进行了记载和理论性的研究及探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以后,中央电台启动紧急预案,派往前方的指挥部和后方的直播室紧密配合,实现了在全国媒体抗震救灾报道中的多个第一。根据中央电台领导指示和总编室领导的要求,杂志社紧急行动,打破正常出刊的计划,组织撰写和编辑有关抗震救灾的稿件,出版发行第7期抗震救灾特刊。主要刊登王求台长撰写的卷首语《广播的责任和力量》,特稿《温总理93小时灾区行》,特辟“专业频率的声音”“台网互动”“前线直击”“专家点评”“听众回声”“地震灾区的电台”“收音机的故事”等栏目,突出集中地反映了中央有关领导的肯定和专家学者以及专业频率一线人员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有利于广播人更深层次地探讨广播的优势、规律和发展的走向。

3.记载广播媒体的历史。电台和通讯社、报社相比对平面媒体依赖性更强。电台更需要平面媒体记载广播历史,讲述广播新闻背后的故事,更需要平面媒体展现广播人洞察力和深度思考力。杂志对今天广播媒体重大实践的关注,既是对广播历史的记录,又是对广播媒体的特性和发展规律的研究。

2005年中央电台主持人向菲成功劝说犯罪嫌疑人辜海军投案自首,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3月2日,公安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行仪式,向向菲颁发了“金盾新闻特别奖”。中央电台邀请专家学者就“辜海军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中国广播》杂志以“社会和谐安宁的助推器——从‘辜海军现象看广播媒体的社会功能”为标题,刊登了社会学专家王震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璐等的发言。他们在研讨向菲主持的《神州夜航》节目时一致认为:广播是客观、公正的意见帮助,是声音和思想的力量,是精神的力量。广播在社会转型期的作用不可忽视,她是创造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

2010年,《中国广播》杂志配合中央纪念人民广播70年活动,组织召开中央电台《全国新闻联播》《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对台湾、民族、军事、少儿和播音、技术部门九个座谈会,连续刊登了近80位老广播人的回忆和亲历。在全台召开了那么多的座谈会,内容涉及到中央电台那么多的频率、那么多的节目、那么多人。杂志认为老广播们所亲历和记忆的是货真价实的广播史,是几代广播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为,是几代广播人求知进取为国家、为民族富强发达而摇旗呐喊不懈努力的奋斗史。

中央电台从2007年开始到2012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次“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中国广播》杂志分别以《用时代声音 塑造国家电台形象 ——中央电台首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研讨会发言辑录》《春色满园关不住 姹紫嫣红竞芳妍——中央电台第二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辑录》《魅力声音 响亮中国——中央电台第三届“十佳主持人评选”透视》为题,对中央电台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的评选进行了历史的记载和见证。

4.广播理论文化探讨和学术研究的阵地。广播学、广播文化理论研究的缺失更凸显办好广播杂志的重要。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玉明2009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广播学研讨会上明确呼吁:“广播学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广播实践,业界和学界对于尽快建立广播学学科体系的要求非常迫切。”早在2003年庆祝《中国广播》杂志办刊十周年的第7期卷首语中,我在编辑部提出的办刊理念中强调:“引领广播发展宏观战略、前瞻性思维,关注国内外广播改革、发展的新实践,探讨新理论,坚持用思想性、实践性、理论性相结合的义理诠释解读国内外广播文化的内涵。”为了担当起研究、创新和提升中国特色广播文化理论这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中国广播》杂志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至今,每一期杂志都提前两个月召集全社同志共同策划。群策群力加强了重点文章、重点选题的组织、研究和策划,比如:12期中的每一篇卷首语,每一期的“特别策划”,每一期的“台长面对面”等等栏目。

“特别策划”是杂志十多年来每期必保的一个重点栏目。内容是密切关注和围绕广播一线的改革创新、频率建设、产业开发等实践中的难点、热点、焦点,及时组织一批重点文章,或者针对某个典型节目,专门组织广播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多方面进行座谈、分析和研究。比如:2003年3月下旬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和相继在全国开展的没有硝烟的抗击“非典”的战争,在中国媒体中引起了一场革命,在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上都有一些重大突破。杂志社及时组织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中央电台、广东、山西等电台一线编采人员撰写《感受“地球村”里的战争》《为谁代言,谁在“把关”》《从抗“非典”报道看广播如何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非典”事件与媒体形象的思考》等多篇文章。十多年来,“特别策划”栏目刊登的一组文章的总题目《一次创新实践的标本价值——天津电台“十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高层理论研讨会发言辑录》《培育现代化新型农民 对农广播的“集结号”——对农广播高层论坛兼评〈阿秀嫂的家常话〉辑录》《政风行风热线与时代同行——纪念临沂市〈行风热线〉创办十周年暨全国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座谈会发言辑录》《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聚焦广播外宣“请进来、走出去”工程》《延伸的广播经营产业琏——部分省市电台交通广播自驾游模式大家谈》《“村村通”中的广播,你还好吗——“村村通”广播的生存现状调查》《广播节目版权管理,任重道远》等共近150组。这个栏目目前在全国广播界成为一个品牌,早在2003年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优秀栏目评选中获一等奖,到2010年再次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优秀栏目一等奖。

关注、帮助和呵护

裴建平:多少年来,上级领导和台里各频率单位部门始终给杂志社政策上的鼓励和工作上的支持,把杂志社作为不可缺少的宣传阵地和广播媒体研究平台。徐光春、王太华、赵实、张海涛、田进、张振华、胡占凡、杨波、王求、王明华、赵慧、赵子忠、王晓晖、赵忠颖、赵铁骑、包云、顾勇华等等有关领导多次接受我们的专访,或多次被邀请为我们撰写卷首语,展示他们的执政理念和业务思想。在每年中央电台优秀论文评选和职称论文鉴定时,领导和同志们总是肯定、鼓励、鞭策《中国广播》杂志。

有用,好看,一直是我们为读者服务坚守的一个理念。只要阅读《中国广播》杂志,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我们始终视为这是对工作的最大支持。老台长杨波在位时很认真地看每一期杂志。记得2004年9月底一天的早上,时任杨波台长秘书的刘智力打电话给我,说:裴主编,杨台长看了杂志第9期《“小富即安”与“资本扩张”》文章后,要求你们写情况说明交上来。放下电话,找出杂志,我反复看了那篇文章,同时向当时负责我们杂志工作的台总编室主任杨志东汇报了此事。

最近我找到了当时向杨波台长写的那份汇报材料的底稿。上面写了我们的整改措施,同时谈认识时有这样一段文字:“《中国广播》杂志不仅是一本业务刊物,同时还是很重要的舆论阵地。每篇文章能否刊登,每期杂志能否发行,编辑、审稿人选择、判断的依据和标准,不仅要考虑读者需求和强调服务意识,更重要的还要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现在回忆起来,也非常感谢杨波台长对杂志社的关心、帮助和及时有效的提醒和警示。此事过去一两年之后的一个冬天,中央电台在北京郊区一个宾馆里进行编辑、记者高级职称的评定。当时杨波台长对杂志的表扬鼓励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会议刚开始他首先说:小裴,中央电台每年评职称,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刊登、发表在《中国广播》杂志上,杂志的同志们在选稿、编辑、校对、排版上都很认真,付出了很多。他让我转告大家并对编辑部同志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当时我非常感动,感到《中国广播》杂志的工作台领导心里还是有数的!

“台长面对面”是杂志从2003年开始至今天,每年每期必保和重点组织的一个栏目,从2008起到2010年三年期间,被采访的台长、总编们头像亮相在杂志封面上,内容重点展示领军人物的新风采,体现其率领广播改革实践中的新思想、新思考和新理念,以访谈形式出现。我任主编近九年中,中央电台台长王求、国际电台台长王庚年、北京电台台长汪良、天津电台台长李英华、山东电台台长李志毅、安徽电台台长温振超、云南电台台长覃信刚、广西电台台长文衍修、青海电台台长牛海鸣等省市电台的负责同志,十年来近百人(次)接受过杂志的采访。这个栏目备受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不少同志以能得到《中国广播》杂志面对面的采访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借杂志创办20周年之际,我们要对接受过我们采访和支持我们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们对杂志提供的帮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每当杂志组织策划重点文章和重点栏目时,陆小华、曹璐、邓炘炘、陈力丹、周小普、陆地、刘海贵、欧阳宏生、申启武等等,总是首先被我们邀请为杂志撰写富有理性而又有独到见解的文章。今天我们也要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期望与祝福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的改革、创新此消彼长,顺应形势,《中国广播》杂志进一步明确办刊主旨,即“立足广播、面向广播、展现广播、服务广播”。办刊理念的认识也有了提升:即引领广播发展宏观战略、前瞻性思维,关注国内外广播改革、发展的新实践,探讨新理论,坚持用思想性、实践性、理论性相结合的义理诠释、解读国内外大广播文化的内涵。

创刊20年来,《中国广播》杂志为全国广播电台的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等评聘职称发表论文提供了平台和帮助。新世纪,《中国广播》杂志也不再局限于刊登论文,而是要求编辑部全体人员拓宽思路,发挥新闻工作者政治敏感性,捕捉信息,主动组织策划选题,变过去被动的等待来稿为确定重点选题后的主动约稿,精心策划、组织稿件。

同时,编辑流程进一步规范与完善。随着传媒学术期刊竞争的不断加剧,各期刊在争抢优质稿源的同时,规范和完善编辑业务流程是必然趋势。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杂志对内容、形式、编辑原则、组织流程、任务分工、注意事项等进行细致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全体采编人员自觉学习、相互促进,积极借鉴其他刊物的采编经验,在编辑上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包云:这本刊物走过了20年,应该说,这20年里变化非常多、非常大,也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从外表看,刊物变厚了,图片从黑白变成彩色的了。从内容上看,也是不断地改版,不断地调整,增加了很多贴近广播实践的新栏目,也尝试了很多新的形式。同时更加关注刊物的业务建设,以及未来的发展和走向。去年,我和业内及院校的一些专家学者一起参加了由中国广播杂志社举办的阅评会,开得也很好。目前《中国广播》杂志被其他核心期刊转载、摘录的比例比过去也有所提升,这都是在发展和变化。我们的团队也从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今天有了一定规模,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回顾这20年,庆祝这20年。

20年的刊物是一代又一代人做出来的,至少应该是三代人在这里努力过、奋斗过。所以,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还是要团结起来,在中国广播乃至于在其他的同业的土地上培养这面旗帜。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事,怀着一种对业务的追求去做事,把我们很多精彩的记忆记录好。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呵护和培育这本刊物,同时应该怀有一颗热爱的心去坚守。还要创新、思考和推动这本刊物,更重要的是要记录、引领、带动一些人,创造广播行业的业务环境和氛围,我想在广播事业不断发展的这个过程当中,营造业务环境和氛围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大家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我曾经是这个杂志的一员,不仅有八年的工作经历,还有分管杂志的经历。我也是代表台里来祝贺杂志创刊20周年。此前,我向王求台长汇报工作安排时提到了这件事,王求台长也很高兴,也让我代表台班子祝贺《中国广播》杂志创刊20年。

未来的日子还长,我们要经常对过去有一些回忆,才能增加我们今天对刊物的珍惜。

办刊是一项值得献出毕生精力的事业

韩同熙:办刊是一项值得献出毕生精力的事业,千万不能小看。办刊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业。我看了很多编辑家的事迹。我举个例子,比如叶圣陶先生的长公子叶至善就是出版界公认的一位编辑大家。我们常听说的一个广告用语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在一篇文章中建议把“只有更好”改成“只求更好”。我看了以后很佩服,一个“求”字,就把人的这种主观努力和进取精神表达出来了。

我举这个例子,想说编辑工作有很高深的学问,编辑有学。希望办刊人都能成为业务过硬的编辑专家。

编辑要视野开阔,广交朋友,开门办刊物

韩同熙: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有一段时间,金照同志②每期都托他爱人来拿刊物。我知道了以后说:“那好,请金照同志多看,看完以后给我们提提意见。”过了一段时间,金照写了一个字条过来。记得字条上第一句话是说,《中国广播》是一本编得不错的刊物。然后提出了希望,他说我们办广播有一句话叫“开门办广播”,希望我们办刊物也要坚持这个精神,“开门办刊物”。我理解,所谓“开门办刊物”,就是我们的同行,包括整个新闻界,以至社会各界热爱广播的人都要团结进来,团结大家的力量,才能办好刊物。

如果让我现在再来办刊,我有一个想法,编辑工作要向约稿倾斜,要加重约稿的分量,每期都要约到一些高质量的稿件,内容不要仅限于广播,新闻界有些面对的问题是共同的。有新闻界的同行说,光会写稿不一定是好记者,能抓到好新闻才是好记者。这一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推而广之,什么叫好的编辑?不能说光把稿子改好就是好编辑,要抓到好稿才是好编辑。这是我今天的一个认识,要花出时间来约到有分量的稿件。

要办好刊物,办刊人视野要更开阔,要关注其他刊物的一些动向。因为现在社会发展太快,新事物不断涌现,编辑部应该经常选定一些有指导意义的大课题,抓一些好的题目,开一些研讨会。通过研讨,把好的稿子吸引过来,这也可以扩大刊物的影响。一本刊物在国内同行眼中是什么地位,通过这些活动,慢慢地影响就建立了。因为我们有“中国”这两个字,要真正达到国家的水准,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媒体时代《中国广播》应该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孙树凤:20年弹指一挥间。对一本刊物来讲,20年的时间并不算长。古人说“三十而立”,《中国广播》20年已经在学界业界立起来了, 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们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当今中国广播正经历着一个以数字化发展和体制改革为标志的重大变革和媒体整合转型。广电领域里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需要我们去研究。我相信《中国广播》应该也能够担当起推动广播转型发展的更大责任。加强策划,关注热点,保持前瞻,及时回应业界、学界及中央电台的关切,对新媒体研究和国际视野要给予足够重视,在注重实践性特色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进入国家核心期刊序列。

衷心期望《中国广播》杂志越办越好,我和同事们能够在这片园地里有更多的收获。

在杂志工作更侧重于积累、思考和研究

裴建平:无论当主编,还是做普通编辑,我认为在杂志工作其实是在做研究,心要静下来,更要求真务实、探究思考,更要执著和耐得住寂寞。

和以前20多年我在新闻节目风风火火的编辑、记者工作比较,杂志工作的成就来得不是那么立竿见影,但经过一个长期的积累、沉淀过程以后,有时候它来得又是那么突然和出乎预料。

1.关注河北电台《阳光热线》节目,在全国电台中引起轰动效应和广播文化理论的探讨。《中国广播》2003年第3期刊登了河北台时任副台长王喜民创办热线节目的日记,日记体现了他的思考、节目开播过程和听众的反映。看了杂志之后,很多电台纷纷到河北电台取经,杂志社和河北电台联合在北京举办了研讨会并刊登专家的发言,媒体研究者陆小华在座谈会上说:“广播热线类节目之所以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热捧,是因为广播媒体新时期为执政者提供了一个施政的平台。”后来国家广电总局在河北台召开全国广播电台现场会,时任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在会上号召全国电台要办类似节目。可能由此,河北电台《阳光热线》节目获得全国新闻节目一等奖。历经七年,杂志一直不断地在追踪、探讨《阳光热线》节目现象,到了2009年,中纪委在山东临沂组织召开全国广播热线类节目现场会,时任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务院纠风办副主任屈万祥在会上指出:“广播这种双向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也为党政部门发现、选拔优秀干部开拓了一条新途径。”当时我在会上听了非常兴奋,好像得了重奖一样的感觉。认为这不仅是中央有关领导部门对广播媒体在新时期独特作用的肯定,同时,他们的评价也是对广播媒体研究学说上的新突破。《中国广播》杂志组织这样的研讨活动和刊载这些内容,对广播编辑、记者队伍是个鼓舞,在思想文化理论上潜移默化地也会影响着广播工作领导者的决策和行动。

2.从关注深圳台《小米》广播剧到成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评委。新时期广播媒体逐步向公益性的事业、经营性的产业迈进,杂志也一直在组织刊登这方面的文章。一次我在审定浙江诸暨电台赵卫明的一篇稿件中得知:深圳电台创作的少儿广播剧《小米》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之后,移植成动漫、发行图书和制造儿童玩具等进行产业开发走向市场。找到深圳台核实后同时提出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的意向。会议如期召开,深圳、黑龙江、北京等电台有关负责同志和中国传媒大学、中广协会有关专家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有关内容刊登在《中国广播》杂志上。这组稿件的刊登,在广播界影响较大。2007年10月,我被广播剧研究会邀请到四川参加交流会。会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中央电台老台长安景林,以及何善钊等同志对《中国广播》杂志宣传广播剧工作表示感谢,同时我也结识了不少兄弟台做广播剧的同志。2008年夏季,我接到南方一个城市电台一位同志创作的关于军训题材的广播剧脚本,邀请我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会上,专家、学者们发言之后轮到我发言时,我说因为自己是做新闻节目和编辑杂志出身,对广播剧创作不懂行,但又不敢怠慢,心里一直装着“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一句话,所以收到剧本看完之后,向刚参加过军训的大学生女儿和有20多年军旅生涯的丈夫,以及我的邻居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处处长介绍并让他们看了这个剧本,根据他们的反映在会上提出了我的看法,没想到国家广电总局有关领导在会上当即对地方台同志表态说:回去就按(参考)这位老师意见修改。到了2009年,我在外地出差的路上,接到中宣部文艺局一位同志的电话,通知我参加“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我有幸参加并饱尝了全国广播剧的一场盛宴。我之所以能成为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的评委,我猜想这可能与我们杂志关注探讨研究广播剧发展有关,更可能与我做工作一贯认真的作风和执著的态度有关吧。

在《中国广播》杂志工作将近12年,虽然很辛苦,付出也很多,但是我无怨无悔,因为杂志里记载着我们的智慧、体现着我们的思考,更留下了我们深深的足迹。20年来杂志社的同志进进出出,换来换去,但杂志依然很好地发展着。在我的人生中,对广播媒体的思考和研究是从《中国广播》杂志开始的,但愿杂志比人更长久!

做一个好编辑,编一本好杂志

王珮:我是1992年10月进入中央电台的,被分配到研究室,当时《中国广播》正在申请和准备由内部刊物变为公开发行刊物的一切事宜,容不得准备和选择,就开始加入到了其中,这一干就是20年。如果说最初做编辑是一种被动的安排,或许在某个阶段会把它当成一种暂时的职业选择,但有一天,当你意识到,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勾勾画画了20年,它其实早就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你一生的事业,是你生命中值得回味和自豪的一段历程。

人们都说做编辑不易,其实任何人生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做编辑默默无闻很难成名。做编辑还很辛苦,奉献得多,收获却不易看到。20年,《中国广播》杂志的编辑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还是有那么多人锲而不舍地坚持着,并且乐在其中。那么做编辑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

回首20年在《中国广播》杂志做编辑的日子,在付出的同时,收获也很多。一是做编辑给了我们不断学习的机会和动力,锻炼了不断学习的能力。初入台时,对广播的了解很肤浅,20年间,在一篇篇稿件编辑过程中,在与作者的交流与切磋中,在老编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相关知识的积累不觉中丰富起来。都说编辑是为人做嫁衣,其实在制作“嫁衣”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向作者学习,在向自己挑战。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以往的大众传播模式20年来不断发生着改变,就今天而言,新媒体的发展,使广播的接收渠道和接收终端都得到广泛扩展,为广播提供了优秀的互动平台和品牌延展渠道。与此相对应,广播的受众群体、收听环境、接收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势必会引起受众需求、结构以及接收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作为专业期刊的编辑,要想更好地完成工作,你研究对象的每一点变化,都应该了然于心,这样才能有独到的眼光,才能在众多的稿件中发现有价值的稿子。20年来,伴随着中国广播发展和改革的脚步,《中国广播》杂志既是学术积累和学术探讨的平台,更承担着为广播发展提供理论建构和现实决策的使命。既是学术进步的助推器,也是广播发展的风向标。既要关注最新的学术发展动态,还要及时反映广播乃至传媒发展的新走向,深入探讨新问题。作为编辑,如果没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热情,又如何做出合格的“嫁衣”。

二是编辑是一个非常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编辑的创造从选题开始,选题的优异程度, 关系到刊物的质量和社会效果, 而选题的质量往往决定于知识的积累和收集的信息量。编辑掌握的信息量越多, 发现和捕获好选题的可能性越大。《中国广播》杂志在这方面一直有自己的原则和坚守,始终要求编辑的关注点是业界、学界的热点,使刊物能够贴近现实、贴近社会并对解决现实问题富有参考价值。从1986年珠江经济台的广播专业化改革到如今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我们的每一个选题、每一次策划都围绕着这些发展和变化,都力争记录和引领着广播的发展。翻阅20年来一期期杂志,能够真实地触摸到中国广播的发展脉络,都能够感知广播人的孜孜以求和不断探索。

三是对责任心的培养和锻炼。做编辑门槛不高,但道行却不浅。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积累,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超强的责任心。白纸黑字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文章刊发、进入社会之前消灭文稿中的一切差错是编辑的职责所在。古人云:职之所在,责有攸归。近些年,在物欲和功利等不良观念的影响下,埋头做学问、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搜集一些相关方面的论文,拼凑组合、重新包装后投稿的作者不在少数,大量的低水平的重复、抄袭之作屡见不鲜。要想慧眼识珠,编辑的价值鉴别力、学术水准、综合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就需要编辑在平时尽可能多地浏览各类信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以提升自己对稿件的判断力。从2009年开始,我们在每篇文章后面都注明了责任编辑的姓名,这不仅仅是对编辑工作的一种认可,更重要的是表明一种责任。每期杂志从期刊清样出来到付印,编辑都需要一遍一遍反复核对,直至毫无差错。如果没有超强的责任心和全身心的投入是很难做好的。

还有就是成就感。都说编辑是无名英雄,但是当你看到无数的读者、作者可以通过出版物学习、成长,有所收获时,你就会想,做一个好编辑,编一本好杂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做一个好编辑,编一本好杂志,是我们一直坚守的简单而朴素的理想,在全媒体时代,这种坚守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数字化、网络化使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对传统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甚至有人预言,数字化期刊全面取代纸质期刊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将来市场上纸质出版物会逐渐减少,但不会消亡。正是因为总量减少,要求才会更高。近年来,走高质量、高影响力、高引用率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广播》的方向。我们只有坚守学术、关注现实、追求品位、不断创新,才能够真正起到面向广播,引领实践,推动学术发展的作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杂志社是一个温暖的集体

覃继红:杂志社是一个温暖的集体,离休和退休的同事是人走心留,时刻牵挂。每年中秋和春节,离休和退休的同事都要回“家”,听小字辈汇报工作,谈天说地。张效炎老师70多岁高龄,无论寒暑,还在忙于校对;老主编韩同熙退休后返聘五年,“扶上马又送一程”;已是台分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的包云,不论是否分管杂志,时时关心杂志的成长,有求必应;2012年12月,杂志社行政上回归总编室管理,原平面媒体中心主任孙雷军走上新岗位后经常回“家”坐坐,帮助解决一些后顾之忧;主编裴建平,离开中心领导岗位后又回到杂志做编辑;从创刊就是杂志编辑的王珮,借调到国外工作三年回来后,依然回到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吕晓虹,创刊时就协助杂志办理各种手续,时至今日,期期出刊前都要忙活一阵子;还有刘园丁、刘逸帆、莫玉玲、刘浩三、张涛、宁黎黎、姜峥嵘等,作者、读者通过刊物认识了他们,与他们成为朋友,也与《中国广播》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12年8月,《中国广播》杂志专家阅评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发展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新华文摘》编辑部等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等近30人参加了会议。

阅评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给予《中国广播》较高的评价,认为《中国广播》已经成为中国专门研究广播的第一刊,是中国广播界的理论旗帜和学术园地。这些年来,《中国广播》努力抓住广播业界带有普遍性、关键性和创新性的议题,集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体现了一种编辑思想、编辑视野和理论思考,具有了大刊的风范。认为《中国广播》杂志对广播影视的政策研究很有帮助,是一个不出门的调研,为传媒研究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业界资料。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广播》的重点栏目“面对面”“特别策划”“传媒与法”等抓住了广播发展的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具有全局性、思想性、学术性和前瞻性,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近20年,是中国广电事业突飞猛进、发生巨变的20年,《中国广播》忠实记录了新时期广播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广播从业者思想理念的进步与飞跃。经过编辑部工作人员与广大作者的艰辛探索与不懈追求,《中国广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探索中前进,广播实践的理性思考的个性更加鲜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实践派”特色,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日益引人关注。

内容和栏目的不断丰富和调整,是刊物保持生命力的路径之一。在2012年推出“传媒观察”“倾听世界”“媒介前沿”等一批新栏目后,今年又开设“名家论坛”栏目,加强与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联系,吸引来自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优质稿源,形成一支强大的专家支持团队,打造优良品牌。

《中国广播》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电台刊物广播
刊物贺词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系列刊物介绍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我最喜欢的刊物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