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信刚
《中国广播》20岁,青春阳光,前程似锦。在此,我要以读者、收藏者和广播实践者、研究者等多重身份,真诚地向为《中国广播》默默奉献的历任社长、主编和编辑部的同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支持、关心、爱护《中国广播》的中央电台历届台长表示深深的谢意!
20年,《中国广播》辛勤耕耘,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应用理论为特色,汇聚了无数广播人改革创新的真知灼见、无数专家学者的闪光思想,内容丰富,品位高雅,深受读者喜爱,已经成为广大广播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在众多的传媒期刊中独树一帜。我不仅订阅《中国广播》,还收藏《中国广播》。近10年,我每年大约阅读70余种以新闻传播为主的期刊,《中国广播》是目光停留最多的一种,也是在床头过夜的一种。《中国广播》封面设计美观、大方,编排大气、规范,特别是设置的栏目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别策划”追寻广播的轨迹,捕捉前瞻性的“特别”之处,通过多元表达及全方位阐释,展示广播独特的文化内涵,既厚重又鲜活,引领着业界的前进方向。
“与台长面对面”(2012年后改为“面对面”)给人以明确的价值取向,不仅反映了受访台长们的个性、经历,触及其内心、灵魂,记录其决策过程、管理思维和举措、工作作风等细节,还表露出其成就感,洋溢着广播人共有的愉悦。随着地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两台合并,专职广播业的台长将会逐步淡出历史舞台,令人叹息。
“名家论坛”精选名家观点,突出广播发展创新中应用的广度,延伸学术的深度。难能可贵的是非常具有操作性。
“媒介前沿”海纳百川,以短小精炼的文字浓缩囊括业界最新的动态、发展趋势、前沿观点,充分反映了编辑部观念启蒙、观念引领的编辑思想。
“业务研究”把握、紧扣的是业界的“专业主义”,大量一线总监、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技术人员通过不同的业务体验,从不同角度对广播形式、典型经验进行了广泛的梳理,让我们看到了广播编辑记者如何报道重大突发事件,如何进行议程设置,如何直播;看到广告销售队伍如何在市场搏击中创造营利模式;看到传统广播与新媒体在融合中的阵痛、烦恼以及光明前景……追溯的是过去,面对的是未来,留下的是哲理路径,壮大的是广播一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队伍。
除此,还有“传媒观察”“倾听世界”“探讨争鸣”“史话”等专栏,极大地满足了广播人对广播期刊的需求和口味。每次收到《中国广播》,我都会认真阅读,对有的文章还会反复阅读。从十多年前开始,我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将每年出版的《中国广播》按期排序、打孔、穿线,以年度合成,然后编年、收藏。作为一名广播人、《中国广播》读者,我这样做且乐在其中,还将做下去,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广播人、《中国广播》读者、收藏者这样做。
阅读《中国广播》、收藏《中国广播》,日积月累,经常会产生一些想法。比如:我希望《中国广播》能刊发《中国广播年度报告》《中国广播新闻年度报告》《中国广播广告年度报告》《中国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年度报告》,能把20年的论文分类,以丛书形式出版,这样做可以保护广播文化遗产;我还想撰写《〈中国广播〉20年》《〈中国广播〉20年评析》……广播人是文化人,享受广播文化是广播人的幸福。广播人是文化人,广播文化的消费包括了《中国广播》,广播人的文化认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也少不了《中国广播》。
20年,《中国广播》为全国广播管理者指路、领航,我无不切身感受。20年中,我有19年在省级电台的管理岗位上,历任副台长兼新闻中心主任、副台长兼新闻广播总监、台长兼总编辑。这样的管理岗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岗位,也是省级电台最重要的管理岗位。在这样的岗位上,我如履薄冰,不能有丝毫懈怠,也不能只靠个人的经验,必须广泛吸取世界广播的文明成果、前沿理念,学习全国兄弟电台的先进经验、经典案例,《中国广播》为我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平台。在组织创办频率、栏目,组织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培养播音员、主持人以及创优和实施广告经营等方面,我从《中国广播》中吸取了大量营养。有时一篇文章就能给人以思路,特别是有争议的事、拿不准的问题,有了现行的案例,决策就有了参考和支撑。近20年,云南电台创办经济广播、音乐广播、交通广播,开设《全省新闻联播》《新闻追踪》《金色热线》《云广新闻》等栏目,都受益于《中国广播》。在任职电台台长期间,《中国广播》刊载的中央电台台长的讲话、文章,对全国电台台长的专访,我都一一拜读,获益匪浅。
20年,《中国广播》为广播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国广播》致力于广播前沿理论研究和广播创新研究,每年都要发表业内和学界研究人员最新的研究文章,很受读者欢迎。我个人喜欢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进入电台工作后,就开始了广播研究。但身处管理岗位,工作堆积如山,很难有时间研究。《中国广播》同人的“催生”,让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下了一些文字。记得第一篇提及类型化广播的文章就是在《中国广播》发表的,由此促动了自己对类型化电台的一系列研究。更为可贵的是,《中国广播》还组织、推动广播研究的创新,与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主办了全国第一届类型化电台的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有关专家到会研讨,我有幸在会上介绍了云南电台类型化研究的成果以及个人的一些观点。这次研讨,推动了全国广播类型化理论的研究。2012年9月,《中国广播》杂志又与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大滇广播研究院合办了“广播改革与研发论坛”,我在会上作了“广播智库之路”的演讲,详细介绍了云南大滇广播研究院的发展构想。这次研发论坛,对推动中国广播“智库”建设非常有益。我以为,广播智库不但应有政府部门的、事业单位的、企业的,还应有非营利性质的且具独立法人资格的“智库”。惟有如此,才能从多方面推动广播的理论研究,推动中国广播的大发展大繁荣。
广播的学术研究需要专业的组织,同样也离不开业余队伍。我粗略计算了一下,目前中国广播界高级记者(含高级编辑、播音指导)大多都在《中国广播》发表过文章或接受过《中国广播》记者的专访。另外,我注意到,中国的学界,研究广播理论的专家,也经常在《中国广播》发表文章。这说明,《中国广播》团结了一大批广播理论研究工作者,这是值得称赞的。
20年,寒来暑往,《中国广播》辛勤耕耘,敏锐捕捉改革开放时代广播欲火重生的思想历程、实践探索的文化轨迹,充分发挥了“智库”的作用,走进了广播人的心灵,为中国的广播强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每每见到《中国广播》的同人,他们的问候、笑容,让我忘记了写作的艰辛。
抚今追昔,我心潮澎湃,祝愿《中国广播》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系云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本文编辑: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