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译《红楼梦》译者文化身份的体现:对比“霍译”和“杨译”《红楼梦》的翻译策略

2013-04-29 23:06:01刘蛟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杨宪益红楼梦

摘 要:作为翻译中的主体,译者的文化身份不容小觑。如何在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自由转换,其中正涉及到译者的文化身份。译者的文化身份影响了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如何把握译者的文化身份,如何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异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杨宪益以及霍克斯的英译《红楼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红楼梦 文化身份 杨宪益 霍克斯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在众多的《红楼梦》英译作品中,以英国学者霍克斯以及中国学者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最受读者肯定。然而,由于两位译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两位大家的翻译策略必然会受到文化身份的影响。本文将浅谈一下霍克斯与杨宪益的译者文化身份对于译文的影响。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曾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熟悉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文学作品产生于文化之中,并反映这一文化所拥有的世界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方面。中西方文化拥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会在翻译当中体现。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两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而霍克斯则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策略;杨宪益与其夫人戴乃迭在翻译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时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策略。

二、杨译与霍译的翻译策略

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了“异化”与“归化”的概念。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讲,“异化”的翻译可以为读者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机会,这也是翻译的主要目的之一。“归化”翻译更多考虑的是读者的文化习惯,却使读者看不到异域文化的本来面目。由于受到母语文化和各自文化身份的影响,霍译本更多地采用了归化翻译,追求通顺和可读性,尽量符合译文读者的审美习惯,而杨译本则更多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原作的真实性,着力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

三、两个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对比

(一)宗教词汇

佛教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因此许多汉语普通词语也带着佛教色彩。而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则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用语。《红楼梦》中有许多带有宗教含义的词语,译者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

贾瑞一把抓住,连呼“菩萨救我”。 (摘自第十二回)

When they complied he seized hold of the Taoist and cried: “Save me, Bodhisattva! Save me!”[1]171 (杨译)

“Holy one. Save me!” He cried out again and again.[2]207(霍译)

“菩萨”是佛教用语,杨宪益保留了原作的文化含义,而霍克斯则替换成基督教里的“上帝”,更多地考虑的是英语国家读者的宗教信仰。

(二)饮食词汇。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摘自第二十四回)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 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1]344 (杨译)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 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2]431 (霍译)

西方人以面包为主食,中国人多以稻米为主食。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在译文中得到体现。

从上述的两个例子中,不难发现译者的文化背景对其译文的影响。

五、结论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他处于自身的母语文化中,其所属文化制约影响着他的思维、价值观、宗教和日常生活。所以在翻译活动中,一旦涉及到文化差异,译者会采取不同翻译策略,在保留异域文化或迎合母语文化中做出取舍。因此可以看出,只要存在文化差异,译者的文化身份会对翻译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改变翻译策略,最终产生迥异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Cao Xueqin, Gao 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Yang Xianyi, Gladys Yang, translato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8,171,344.

[2]Hawk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London: PenguinBook, .1973,207,431

[3]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北京:中国出版社, 2003.

[4]马会娟,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周玉良:《读霍克斯英译本<红楼梦>》,北京: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刘蛟(1988-),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跨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杨宪益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红楼梦学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38
从《红楼梦》看养生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学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6:54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34
别样解读《红楼梦》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0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东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 12:42:05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29:52
《金丝小巷忘年交》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
读者(2011年9期)2011-05-14 16: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