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的措施

2013-04-29 00:44李翔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公益性供电

李翔

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的现状

随着电网建设步伐加快、电网装备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岗位主要分布在输电、变电检修、电力调度通信、信息通信、城区配电等专业岗位,加之供电企业是按照行政属地原则设置,人力资源分散,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使得人力资源结构性比例失调、配置不科学。一边要减员,一边人员缺,结构性缺员使供电企业用工陷入两难境地,严重阻碍了供电企业在新时期改革和发展。

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的原因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供电企业目前管理观念落后,在人才开发与管理方面措施不完善、效果不明显,缺乏自上而下的统筹指导。在劳动用工管理、人员合理性流动尚有不足。

一线许多专业性、复合型技术人才储备不足造成人员紧张。由于供电企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时段性特点,大型计划性、年度性工作一般都安排在负荷相对较轻的春秋季节,还要避开每天的早晚用电高峰,当年度大修、技改工程等工作叠加时,再遭遇事故抢修,则部分生产单元将出现人员紧缺现象。

企业员工总量严重过剩,存在大量冗余人员,企业用工成本过高、负担过重,人均生产率低下,再加上一线生产岗位的员工老龄化严重,断层明显等问题层出不穷。

多经、集体企业发展分离人员较多。这种结构性缺员问题对于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的对策

转变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供电企业应该摒弃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经常能够听到基层单位领导、班组长呼吁缺员,并用过去设备量及人数与现在的进行比较,但绝口不提装备水平的提升、运行方式拘变化、检修状态的改进,这就是从领导到职工都没有在思想上对人力资源工作的方式有所转变。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供电企业应该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主重人的发展,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主动的人和成长的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此外,还应树立人力资源的科学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分析、科学规划、使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其次,供电企业应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开展“同业对标”,在系统内对劳动生产率、人才当量密度、人才引进指数等指标进行对标评比,促进人力资源水平提升。

加强高技术人才补充,提高队伍素质。新进企业的大学生应当当成企业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以让供电企业各专业单位领导与毕业大学生面对面“双向选择”,正式确定工作岗位,使他们尽快了解企业、融入企业、转变角色,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同时领导应大胆使用,在使用中培养,尽快使其成为骨干力量。

强化直线职责,加强复合型员工培养。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复合人才队伍。复合型人才可以实现以一当多的效果,直接减少人员需求,当某岗位临时缺员时,可以直接启用复合型员工,将缺员消灭于无形中。因而应建立复合型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定期岗位交流、岗位互换实现一专多能,当前宜通过薪酬激励措施,提倡相近专业工种的兼容,上下游业务的能力素质的贯通,既可在必要时压缩流程,也可在日常情况下加强相邻业务环节的监督、把关,提高业务质量与水平。一些低学历、低技能、高年龄的员工,不求提升其业务素质,但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承担一定的力所能及的职责,解放出其他员工发挥更大的作用。

深化主多分离,鼓励人员回流。配合主多分离,彻底解决缺员。主多分离将会有大批员工回流,届时有望彻底解决硬性缺员问题,甚至一些班组或工种可能发生超员,但仍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防范缺员的产生,做好人员回流后的培训使用工作。

建立人才竞聘机制,疏通进出流通渠道。供电企业产生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没有竞争激励机制,往往只进不出,导致供电企业负担不断加重。所以,为了适应供电企业建设智能电网、国际电网的要求,有必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开展竞聘上岗,拓宽选人用人机制,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为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疏通进出机制,分流通道,建立良好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供电企业才能真正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摆脱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

建立健全薪酬分配激励机制。薪酬是引导高素质员工流向一线的重要手段,所以要明显拉开岗位薪酬,充分体现电力专有与社会通用岗位的价值差距。要将各单位的工资总量与生产岗位人员配备情况挂钩,建立生产一线岗位的专项奖励制度,调高生产一线岗位特有的津贴、补贴标准。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的杠杆作用,合理引导富余人员、二线人员向一线流动。通过转岗培训等方式充实一线缺员生产岗位,满足用工需求。

构建合理的人员流动策略。员工对管理岗比较青睐,为了有效缓解一线结构性缺员,同时加强技术人才技能水平,应设置管理岗上岗前提条件,新员工必须在生产岗位上工作不少于5年,方可进入一般管理岗,另外在用人方面,应更多的从班组长中直接选拔,以致于从一般管理岗中选拔数量相当,则定能扭转此局面。

总之,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对社会责任意识强的国有企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大难题,宜采取综合性举措逐步解决,对人员的合理配置要多措并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固有的思维模式,用创新发展来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始终处于供需平衡状态。这条路径是为供电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实现其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赖以生存的立足之本,是一项紧迫而又浩大的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电网人仍任重而道远。江苏省“三支一扶”政策开发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 刘莹

近些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飞速的增长,毕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据相关方面的数据统计,我国在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在2010年时,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高达700万人左右,虽然新增的工作岗位有900万左右,但是这些新增的工作岗位更多的是面向下岗后的在就业职工或者农民工,诸多工作内容都不适合高校毕业的大学生;除此之外,我国的市场经济在相关方面还没有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准则,毕业生的就业机制也没有形成,市场的滞后使得高校的专业和招生都受到严重的影响,绝大多数的毕业大学生不得不接受政府的直接性干预,从而获得公益性的工作岗位,以此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概率。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是十分严重的问题,而社会以及政府都有义务帮助大学生度过就业的难关,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工作岗位。

大学生当前公益性就业岗位现状

相关概念。大学生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就是以社会的筹集或者政府扶持所提供出来的资金作为基础,然后对诸多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开放,从而达到城市社区方面或者基层农村方面获取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为毕业大学生提供具有服务期限的公共服务方面工作岗位,或者是基层的社会管理工作岗位。从狭义的层面上来看,它主要的面向主体是高校的大学生,为他们提供服务性的、基层性的、公共性的相关工作岗位,耳聪广义的层面上来看,是为高校的大学生提供具有公益性特点的就业工作岗位,其中涉及到诸多具有基层行和公共性的工作岗位领域,包括:生活服务、公共服务、救助服务、社区管理等,而工作的详细岗位也包含了支教、支医、村官、支农等。

相关现状。公益性的工作岗位,最初的针对对象并非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二是对特殊的群体以及具有困难的工作人员进行优先安排的一种措施方法,然而,随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的建设需求和发展需求都需要更多具有相关专业性人才的加入,同时,农村方面的基层管理工作内容对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呈现出完全上升的趋势。因此,基层的农村建设和发展可以给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范围,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毕业的大学生都面对着就业的巨大压力,新农村的建设可以在该方面起到帮助的作用,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解决了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形式,同时也缓解了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对人才需求的问题。

以江苏省“三支一扶”为例的相关政策分析

江苏省的“三支一扶”相关政策的回顾。江苏省贯彻《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的精神风I貌,严格的按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人事部门、组织部门等共八个相关部门制定出来的相关通知内容要求开展统一性的相关活动,为了对该项工作更加统一的领导进行有效的加强,江苏省内部成立了相关方面的省人事局、省财政局、省教委、省劳动保障局、省农业委员会、团省委以及省卫生局和省组织部等八个相关方面的组织部门,并建设起“三支一扶”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内容。八大相关部门互相推动扶持,严格的落实毕业大学生在服务期间进行的多种措施和政策,并且对其实施跟踪和培养。为了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进行更良好的结合,江苏省还在实施期间制定出诸多相关方面的通知、办法和意见。

江苏省实施“三支一扶”政策的现状。江苏省自开始实施“三支一扶”的政策以来,相关工作一直做得有条不紊,近些年,江苏省一直都在进行着相关计划中的岗位招募活动,在该项政策实施至今,每个区县都给予大力的配合,相关方面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开展的活动样式也是越来越多。除此之外,为了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进行更良好的结合,江苏省还制定出诸多相关方面的通知、办法和意见,这些政策措施进一步的确定了“三支一扶”政策的组织实施、服务期满之后的政策、福利和待遇以及知道的思想等,这些都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有了这些制度、规定和政策,江苏省的“三支一扶”政策在管理方面变得更加的具有制度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为参加“三支一扶”政策的大学生提供了健康成长方面和合法权益方面的有效保保障。

江苏省“三支一扶”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公共性的政策评估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尤为显著,同时,它还是政策进行科学化运行的保障,一般,评估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以及政策实施之后的整体效果。

背景方面,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大学生是知识资源最多的财富,大学生就业问题从本质上来看,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全局有着影响作用,这些不仅仅会影响到逛到人民的切身利益,还会对社会的稳定性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的挑这个,同时,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进行深化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大学生自身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除此之外,我国正在大力开发西部地区,以及相对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这些地方目前严重缺乏相关人才,而这些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Ⅱ向,同时,这也是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大关键。

目的方面,实施“三支一扶”政策,不仅对江苏省有着重要意义,对国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国家的固党执政基础和国家的执政能力都会增强;其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队伍会更加强大,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都会得到促进:接着,高校毕业生的压力可以得到缓解,就业方面的工作得到了促进:最后,人才健康成长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大力的培养出基层方面的优秀干部人员。

大学生当前公益性就业岗位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大学生的公益性就业工作岗位的定位需要进行改变,要将公益性的工作岗位面向定位,从再就业职工或就业困难的大龄人员方面扩展开来,主要的出资来源是政府,将公益性的工作岗位扩展开,加入专业性的基层工作领域,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内容,为高校毕业大学生提供相关岗位,建设起人才队伍,凸显出基层的发展前景。

开发方面需要改变,政府要在实施该政策的过程中处在主导的位置,并且要开发出相关方面的各种类型的岗位,让社会积极地参与到公益性的劳动组织当中,让大学生在相关方面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大学生的公益性就业工作岗位在建设方面和管理方面需要完善,这个方面其实是公益性就业工作岗位的项目推广和项目开发的核心,合理的建设和管理对基层部门、开发主体甚至政府部门都有着影响作用,建设管理的效果可以直接性的反映出该政策实施的整体效果以及该政策实施的可行度和合理度,将大学生培养成该政策实施的管理主体,然后加强相关机制的建设,配上健全的服务体系。

大学生的公益性就业工作岗位政策进行正式的推行,大学生的就业就会面向基层的新农村建设,积极的培养基层方面的人才,从而扩展高校毕业大学生的就业范围,这就是“三支一扶”政策的最终目的。然而作为政策,它需要体现出自身的作用和意义,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不断的改变和完善,从而达到最佳的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公益性供电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战洪魔保供电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开年珠宝小惊喜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2050年澳大利亚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2050年法国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供电恢复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及改善供电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