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惠琼
【摘 要】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特点认识不明晰、理解不透彻和定位不准确,以致严重缺失了应有的教学自觉,是造成语文教学质量低的重要原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工具至上”,或“人文至上”的极端化认识,都是片面的,都是违背语文学科特点的,都会将语文课引进呆板乏味的泥淖。
【关键词】语文;课程特点;再认识
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的语文课,是我们的母语课,照理说应该是一门令师生兴味盎然的课程,学生乐学,教师也乐教。但实际结果却往往令人大所失望,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学生兴味索然,教师苦不堪言,且多数教师越教心里越无底。
原因何在?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我们教师身上。排除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最根本原因是我们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特点认识不明晰、理解不透彻和定位不准确,以致严重缺失了应有的教学自觉。故此,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我们很有必要对语文课程特点作一番再探讨和再认识,以便正本清源,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实际上,对语文课程特点的认识和准确定位,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其间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几次反复甚至倒退现象。
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范围的极左思潮影响到语文教育,从60年代初开始在语文界即展开了一场关于语文课是上成政治课、文学课、还是上成语文课的讨论。最后,语文界的三位泰斗,即后来被大家称之为“三老”的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张志公先生,一致主张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或文学课,应该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这种观点很快在全国达成了共识,以此确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基本特点,认为语文学科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即当时的“加强双基教学”,切实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因而,60年代初至“文革”以前,教育部几次颁布“语文教学大纲”都把工具性定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对此,另一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也作了相应的总结:“语文教学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收获,就是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到了“文革”时期,语文教育又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否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课本里没有像样的语文阅读材料,语文课大量学习当时的报刊文章,学生写作也是写极左的“大字报”,语文课基本上成了政治课,整个语文教育都乱了套。“文革”结束后,教育得到拨乱反正,1978年教育部重新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又重新确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性质,使语文学科恢复了“语文”的本来面目,语文教学才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又发现只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只是抓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容易导致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技能课”、“训练课”,将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引上机械呆板的道路。这时候,有的教师认为“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确定为工具性是历史性的错误”、“工具性把语文教学引上了死胡同”。当然,这种观点无视历史的特定时代因素,不作实事求是的历史分析,同样是失之偏颇的。
那么,语文课程还有什么基本特点呢?
我们知道,语文本身就是负载文化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内涵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的多元体系。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它更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其本身就是思维的一部分。语文实践活动,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是紧密相联的。语文课程客观地负载着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在语文学习中如果不理解这些文化内容,就自然不能理解语言的表现力,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如果理解这些文化内容,便能很好地理解语言的表现力,更好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这应该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从此,人们对语文课程属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得到更进一步的张显,并得到广泛的认同。
另一方面,在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中,我们很自然地发现语文课的工具性只是显示语文课的外在意义和价值,而语文课的内在意义和价值则是人文性。工具性仅仅着眼于语文的技能技巧,而人文性却指向人自身。
于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便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性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艰难抉择。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颁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昭示了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复归。
当然,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还具有实践性、社会性、教育性、综合性、科学性、文学性、审美性、情感性等等特点。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了这些难尽其言的叙述,而着重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指明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突出这两方面的功能。因此,语文课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工具至上”,或“人文至上”的极端化认识,都是片面的,都是违背语文学科特点的,都会将语文课引进呆板乏味的泥淖。所以新“语文课标”,既肯定了以前的工具性,又吸纳了人文性的新观点,把二者统一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不是“结合”关系,而是“统一”,是一体化,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这一新的理念,即继承了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打好语文基础这一传统的正确观点,又反映了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固有的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的时代观点,同时,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执一端的片面认识。应该说,这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为语文教育端正了方向,为语文教育指明了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它既是确定语文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的基点,又是实现语文课程价值的最终归宿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不能忘记语文课程的这一固有特点,而且还要将它自觉的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甚至一个生字、新词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切实感受课文、汉字的“体温”。这样,才能将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通达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教学境界。
参考资料: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2]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1978·3·16,人民日报
[3] 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5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