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增利
在新课改的驱动下,在当地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结合自己所学的教育学知识,我对激励理论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进行了实践。经过实践发现,在激励理论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但是在学生中要想运用好激励理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激励对象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既要要求教师对激励理论把握准确,又要要求在实施中全面监督。
一、改革传统评价与考试制度
受传统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学工作的根本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尽管结合现在的激励理论能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但是,大多数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激励"方式。有的教师还强迫学生牺牲课余时间学习他所带的科目。学生迫于教师的权威而学习。在中考成绩中语、数、外被学生叫做正科,其他被学生叫做副科,尽管通过激励提高了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学习语、数、外,这便弱化了激励的效果。
二、丰富政治教学活动
初中政治教学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政治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教师通过初中课程,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在教育实践中,受传统观念和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多家长把政治科目的学习看做可有可无,忽视了其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转变学生观念的同时,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政治教学活动,通过品德比赛,学生演讲,邀请家长听课等方式丰富政治教学活动。让学生家长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
三、争取学校、班主任、家长的支持
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只有家长学校形成共识,班主任大力支持,学校大力推动才能促进教育激励理论的实施。在激励理论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气氛是特别活跃的,过度活跃的课堂与其他安静的班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学校的支持、班主任的肯定下。教师才不会有心理压力,才敢大胆尝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 更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学生家庭对此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使教育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工作一定要与家长进行有机的配合。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家长也要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目前的心理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学生的激励方法,有利于有效地激励学生。
四、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激励理论只能指导我们的实践,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激励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运用切实可行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学生。比如要通过改善环境对学生进行环境激励。由于当地的教育资源有限,不可能立马进行环境改善,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其他激励手段来激励学生,在对学生激励的时候也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比如对学生实行物质激励。由于当地的财政收入较低,教育资源有限。青年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施教育物质激励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可能会对自己产生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结合实际,采用替代的激励方式激励学生。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控制式的,学生对教师绝对的服从。教师是课堂活动的核心,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控制。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这种关系,严重制约了激励理论的实施,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作为教师要做到,生活上真心真意对待学生,课堂上用微笑面对学生,课余生活能随时鞭策学生。教师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一方面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作为学生要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理解教师的苦口婆心。师生之间通过沟通,通过交往,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这样激励理论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
六、建立持久性激励学生的机制
对学生的激励要有持续性。而持续性的激励就要求更多的教师要学习和运用激励理论。只有当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有教师在运用激励理论激励学生的时候,才是真的教育激励。在对学生施行教育激励的时候,很多因素都是无法量化的,学生的积极性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七、鼓励教师、教学管理者参加到激励理论的实践活动中,参加到激励理论的科学研究中
人们常说:“两个人各拥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一个:两个人各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却是两个。”为了更有效的推进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及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创造条件热情鼓励教师、教学管理者积极参加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分享经验,反思不足,总结提高,不断提高运用激励理论的能力。教育工作者通过对激励理论的相互合作研究,总结激励理论在教育中如何有效进行实践,丰富教育理论,同时为当地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