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婷
摘 要:“卓越会计师”是在国家实施“卓越计划”背景下结合会计专业特点提出来的,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深刻分析,发现实践性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重构,并对开展以卓越会计师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的具体途径进行探索。这是“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实施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卓越会计师;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99-03
为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国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重大改革项目,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为了响应这一重大改革举措,全国许多高校都依据自身学校的优势与特色进行“卓越计划”的申请与具体化操作。“卓越会计师”培养就是在“卓越计划”背景下提出来,并作为会计专业建设的工作重点。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对于会计专业来说,能否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我国高校中会计学专业有的已具备国家特色专业、省优势专业,但与“卓越会计师”强调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仍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进一步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适应“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卓越会计师”培养对专业实践的要求
“卓越计划”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新模式的培养过程中有行业深度参与,二是学校培养工程人才模式中选用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三是新模式下注重对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而言,也就是要在整个“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下,依托学校所具有的行业优势,着力培养造就创新意识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在国外,会计实践教学中也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值得借鉴。英国会计实验课程就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每门会计课程都是通过报告、论文、计划等综合实验作业,来评估该科目学习的成绩或效果。在澳大利亚,强调高校的会计教育要为经济调整和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以注册会计师协会(CPAA)和特许会计师协会(ICAA)的职业要求为会计课程实践的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会计实践中记账和编制报表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分析和解读财务报表的综合能力。美国在会计实践教育方面,为了积极适应会计职业实践活动需要,也不断有所创新。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提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专业会计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名专业会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1]。同时,强调会计教育目标应与会计学会和各大会计师事务所保持一致,应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强调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环境,引入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并通过加强与企业和会计事务所的联系,通过实践教学和实践锻炼达到提升学生将来职业实践的应用能力。基于对国外会计人才培养的了解与把握,并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家标准,卓越会计师培养的核心内容应包括与会计相关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
要实现这一计划,以培养“卓越会计师”为目标,就要突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特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校内实践教学的改革,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注重各方面的结合:包括专业课实验与综合和创新实验相结合;课内外实践相结合;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创新设计和竞赛设计、综合设计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应用能力。
二、目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及不足
目前,不少院校会计学专业在培养卓越会计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和人力资源优势,与省内外许多企业进行了合作,以产学研合作一体化的实践基地建设为主体思想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通过为会计师事务所、公司、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或培训、开展调查、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等活动,以及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项目合作研究,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实习基地,学生的毕业实习与论文已基本实现校企联合共同指导方式进行。但随着“卓越计划”的实施和不断深入,尤其是将其植入卓越会计师的培养框架下,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一,实践性教学体系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单薄。从目前大多院校会计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来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数占专业总学分的比例不高。在实践教学计划中,每一门课程实践环节的学时不多,不能很好地完成与相应课程相关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实践环节的基本内容大多是手工模拟企业经营或用会计核算软件模拟和操作传统的手工会计业务,并且会计学核心课程如纳税实务、财务管理、审计等实践内容较少,致使学生只会会计核算等基本的操作,而对于如何报税、纳税和合理避税,如何进行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如何进行内部审计知之甚少。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手工实验和电算化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也不能较好地应用网络资源。各个实践环节课程之间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难以建立涉及多课程的系统理论,在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有所欠缺。
第二,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效不显著。在高校的实践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依靠教师课堂集中授课、案例分析、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和讲解。会计学专业的实践环节课程主要也是以校内实训为主(在实验室进行),学生自身参与的背景实践内容仅限于模拟的、书面化的场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体验现实经济问题,缺乏“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因此,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往往难以保证。许多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甚至没有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的尽管有名义上的基地,但是建设情况不佳,很难真正投入使用。致使许多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找不到实习地方的难题,而只能通过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训来完成。
第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进行,如果不能很好地监督与考核实践环节的整个过程,就可能流于形式。目前在校院两级管理中,缺乏系统性、实质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监管、评价和奖惩措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完全地调动,学生以完成每一门实践环节课程为任务。
第四,会计教学师资及相关素养欠缺,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水平。没有卓越会计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很好地实施“卓越计划”。学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在开展加入“卓越计划”申报工作阶段,为强化教师工程实践经历,改善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有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已经制定相关文件和政策,创造条件,派遣教师到企业去参加工程(会计)实践。但目前会计教师大多仍缺乏会计实践经验,未曾亲身经历企业具体的会计业务操作环境,到企业锻炼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与实际会计业务情境有些差距,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
三、构建以培养卓越会计师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事务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创新型高素质应用人才。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卓越会计师的培养,应该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以会计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学科优势,借助学校的实验平台,制定既满足社会需要又体现办学特色的学校培养标准。在这三大标准的指导下,以培养卓越会计师为目标,来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以培养卓越会计师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初步设想。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实施“2.5+0.5+1”的教学模式。即2.5学年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实验课,0.5学年进行综合和创新实训、科学研究,1学年以校企合作形式完成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接轨。具体实践教学安排见下表:
其次,开展以培养卓越会计师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的具体途径,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会计实践教学改革。
第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应在理论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加强实践的工程应用。在培养卓越会计师的目标之下,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师需要一起对实践教学大纲进行研讨,根据要求,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实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增加反映最新经济形势或与公司背景结合密切的案例内容;增强实践内容的设计性,可在一定范围中让学生自由选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来完成实验或者案例。例如:可以结合学院的实践基地建设,以实践基地(企业)为背景,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块,采用专职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参与授课、指导的形式,以“教学与实践共同进行”的方式开展专业教学活动。
第二,实现实践教学方法多样化,加强校企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注意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结合实习背景,注重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拓展知识面,延伸专业技能。对于“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来说,其成功的重要方面在于能否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德国的许多企业比较欢迎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应用科学大学在政府的调控下,使产学合作制度化,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其各种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经常性的锻炼,能够在毕业后很快地投入和适应各种工作。为此,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通过给予经费支持、减免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当中来,建立促进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员培训、项目合作等方面的合作长效机制。
第三,建立全面的会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动态管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分别对课程实践环节、综合实训模块的实践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进行评价,综合得出学生的实践总成绩。同时,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改变传统的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弊端,采取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由单一的笔试形式转变为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和书面答卷等多种方式;打破期末考试确定最终结果的方法,分为模块考核、项目考核、阶段考核、综合考核等多个模块;评分标准也应该更为科学合理,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表达能力、综合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等进行评判。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做到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动态管理:教师要各负其责,积极引导,让学生真正重视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加强会计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指导能力,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会计理论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参与实践教学,建立一支长期的、稳定的实践教师队伍。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实现“双导师制”和“一对一”的指导。
总之,随着各个高校逐步推进和实施“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探索各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相当多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卓越会计师”实践教学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也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社会现实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循序渐进,不断改革,并通过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强化基础训练、着力提高能力、实现综合培养、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何明光,江少华.以大工程观引领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12).
[2]于卫,尤玉军,储诚明,张正华.综合性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2).
[3]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In for-
mation,Services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ISME2011)(Volume4)2011.
[4]余嘉,李楠,柴毅,孙跃,胡青.对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9).
[5]王千红.论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
[6]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
[7]王占勇,等.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河南教育(中旬),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