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男
一、提出问题——古村落文化融入教材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课标》规定:“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校地处北京郊区,这里保留和蕴藏着千姿百态的原始造风和自然景观。如何开发、利用好它们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新课程的实施使我有机会进行了“下融入乡土文化,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方法探究。
二、认识现状——了解家乡古村落文化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郊,98.5%是山地,永定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境内的山脉,统称为西山,属太行山余脉。门头沟区夏商周属幽州,春秋战国属燕国,秦汉分属于上谷郡、广阳郡(国),东汉至北魏属幽州,隋唐、分属涿郡、范阳郡,五代至辽属玉河县,金代并入宛平县至新中国建立。自金代在北京建都以来,门头沟区绝大部分时间属于京畿赤县宛平,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11万年前门头沟就有古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门头沟有了村落的雏形,出现了一批原始聚落。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村落,秦汉、隋唐、辽金元时期村落不断增多,明清时期村落迅速增加。据门头沟统计局统计1984年门头沟有自然村落271个,因为各种原因搬迁、合并、农改非,现在还有行政村落177个。门头沟区是首都北京古村落最集中,保存最好的地区。京西古村落是首都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探究总结——审美素养培养方法
俄国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有:“美是生活,美是生活的教科书。”“生活里到处都有美,它应该首先被我们采撷,变成养料,来对人类进行美育”的名言。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一)逐步引导——启迪美。学生美的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所以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即在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感知和体验时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学生全身心地投1人,以此调动学生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带着兴奋之情进入学习状态。
(二)问题引路——探究美。现代教学推崇开放式教学,其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在教学中如果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那么学生渴望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三)走出学校——体悟美。学习新教材《水墨表现——古代建筑》时,我上了《门头沟的民居装饰》一课,我带着学生边走边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了。站在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四合院中,同学们尽情地欣赏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并进行了半写生半创作的中国画练习,从作品中不难看到孩子们深深的动了情,感到了极大的审美愉悦,提高了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动手实践——创造美。“创”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从而塑造出新的形象。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欣赏,回到学校用心“创”,进而认识社会、感悟人生。
(五)直抒胸怀——彰显美。对于艺术的理解,每个人的头脑中永远留有余地。也许这就是艺术的特性和韵味所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认识的空白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调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完成对空白的填补,使之与艺术更接近,与生活更接近,且自身的审美素养得到提升。
四、拓展延伸——审美素养升华
同学们在作为延伸活动的《绘画日记》中真情流露:
有的写到:“爨底下、灵水、琉璃渠三个古村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到门头沟游览古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区的古村落在北京市已经小有名气。长大了,我要当村长,把小山村建设得更好”。
有的写到:“我的资料上写着:门头沟属于永定河流域,永定河是首都的母亲河,永定河文化源远流长。永定河文化涵盖了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的地质文化;富蕴人文历史的名山文化;与北京形成发展息息相关的水文化;贯穿人类发展史的古人类文化;辉煌的古都古城古村文化;历史悠久的交通文化;以名优产品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以煤业和烧灰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文化、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厚重的军事文化等等。我要多学学家乡的文化。”
还有的写到:“我区的革命文物多。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平西革命根据地中心,萧克、杨成武、宋时轮、邓华、焦若愚等许多革命先辈,还有共和国58位将军曾经在这里战斗过。一些古民居是革命文物,我要向村民们宣传,精心保护它们”。
综上所述,我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体验,经过多元化的教育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学生通过感受美、体悟美,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