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宝霞
清代周容《春涵堂集》中有篇《小港渡者》,说的是作者想要从小港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着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当时太阳已经落山,烟雾萦绕树头,离县城还有约两里路。因此问渡者:“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渡者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作者听了,有些动气,认为渡者在戏弄人,便快步前进。刚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小书童哭着,没有马上站起来。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
联系推进高效课堂进程中的高中语文教学,我总觉得不少教师也经常会犯这种“欲速则不达”的错误:课堂上总是在急急忙忙地“赶路”——赶速度、赶进度,快速推进教学流程,不断增大教学容量;至于那些坐在台下的“书童”们,有没有可能“摔跤”,会不会弄断“绳子”,似乎已无暇顾及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对“高效”的误解,也是对“高效”的异化。“高效”不是“速效”,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许多内容都需要师生双方“慢慢走,欣赏啊”,因此,在推进高效课堂的进程中,语文教师确实应该学学“小港渡者”,多多领悟,不急不躁,在“徐行”中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
追求语文课堂的高效,应设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老师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学情确定的,是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实现的。目标的立足点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教会学生从文本中解读到一点什么,让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发展、有提高,并能在持续的训练中,自己逐渐学会深刻解读。
如在2012年12月的南通市高效课堂推进会上,我校一位老师在执教《现代散文选读》中的《父亲》(作者:刘鸿伏)一文时,确定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解读父亲形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她就紧紧抓住文中父亲的一句话——“人是土物,离不开泥土”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一句话中,体现了父亲与儿子两代人怎样不同的“一辈子”?这句话,饱含着怎样的深情?从而让学生自己在不断的阅读、思考、交流中,完成了“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的解读。为了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龚老师又抓住文章父子两人的“一辈子”的轨迹似乎与这句话产生了“悖谬”(父亲一生从未离开过土地,而儿子从十六岁离开家去上大学后,就离开了土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悖谬”后的深意:作者虽然离开了土地,但依然从对家乡的回忆、父亲的牵挂中汲取着来自“泥土”的力量。从而深刻地理解了文章塑造父亲形象的深意。
这样的目标设置,既符合学情,又能够让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喜悦感和达成目标的成功感,无疑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因此在追求课堂高效的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进行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景化的设置,会大大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率。
追求语文课堂的高效,要选择正确高效的教学方法
“小港渡者”在明白作者的目标后,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进行了一番分析——“仔细打量小书童”,然后替作者选择了“慢慢地走”这一方法。虽然这个方法当时未能得到作者的认可,但从事件的结局看,这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对教师而言,推进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选择正确高效的教学方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是适合学生的,这方法就是正确的;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学习热情的,这方法就是高效的。那种教学时只想着将备课时“预设”的内容一股脑儿地抛给学生,忽视或者无视课堂情况变化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滋长了学生的依赖性、被动性,也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只会将学生最需要的体验、小结、归纳等有利于增强能力的内容全部挤掉,抹平了教学的层次性。这种异化的教法使课堂远离了学生的感受,也偏离了高效提升的轨道。
江苏省特级教师唐江澎教学演讲指导课《不自由,毋宁死》时所做的实践对我们应如何在课堂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无疑有很大的示范性。唐老师本来预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如何借助手势来表达,如何通过调整语气、语调和表情来演讲。但课堂上学生一直极力想把文章的第四、五两段背下来,一旦个别词语卡壳,演讲就中断。面对这种情况,老师适时地对课堂的预设作了调整,变为指导学生记背演讲稿,脱稿演讲。
原文的第四段较长,唐老师在指导记背中先把它分成三层:批驳妥协派的观点,指出强大并非指日可待;分析我们的有利条件——地利、人和与正义;战争已无法避免,我们已别无选择。如此,既分析了文本,又帮助了学生记背。然后逐层推进,指导演讲。唐老师采取了提示关键性词句与语气的方法:“他们说……但是……是……还是……还是……难道……”,这一措施的现场效果非常好。
唐老师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曾把全文或最后两段给现场学生演讲一遍作为压轴环节。大家都知道这一环节带来的效果一定是令人震撼的,因此不少听课者都作好了录音、录像的准备。但是,他把这个预设的教学环节——许多人认为的本课的亮点、看点和高潮的地方——给调整了。后来他在说课中讲到,这一调整一是考虑时间因素,二是顾虑这一环节更侧重于老师演讲才能的展示,于这堂课的教学意义价值不大,于是便把它分散穿插到了指导学生的演讲实践当中。
这节课,老师根据学生现场表现随时调整教学进程、更换教学内容,把演讲方法指导、文本理解和培养学生演讲自信结合在一起。尽管预设的课件没用上,预设的拿手好戏没使上,但是对学生而言,收获却是巨大的,他们生成的是对文本的体验与感悟,生成了口语交际的信心和勇气。这才是高效课堂的灵魂所在。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效课堂答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很有讲究,语文教师只有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才能获得强大的控场能力,才能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而异,真正展现高效的课堂强大气场。
追求语文课堂的高效,需实现“人人有收获”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的本质是幸福,让人人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要追求语文课堂的高效,就该追求实现“人人有收获”的教学效果,而不是只盯住课堂上的某一群体。否则,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像那小书童一样,“哭着,没有马上站起来”,长此以往,“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只能让人怅惘不已。
而要想实现“人人有收获”,说到底,就是在课堂中,老师要在营造共同学习情境、调动各方学习体验、让各层级的学生都能获得一种读写经验等方面做出努力。不要一味求“速效”,因为被我们省略的环节中,往往埋藏着不少珍宝。如果我们能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认认真真地把文本读好,认认真真地让学生把一篇篇的课文扎扎实实地学到手,让学生踏踏实实地积累丰厚的阅读经验,那么语文教学的高效就实现了。
在2012年3月的“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上,江苏特级教师曹勇军在教授《葡萄月令》时那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的追求就令人由衷赞叹。曹老师认为用语文的方式来获得道理,最有效的方法是揣摩。“揣”就是猜测,“摩”就是比较、讨论。这个过程是急不得的。他在课堂上先问学生什么叫“月令”,不是让学生解释词语,而是变了法,让学生对预习的文章,进行一个浅层次的说明;然后挑选段落,挑选短语句,挑选比喻句,引导学生“揣一揣,摩一摩”;接着再看一看“月令”二字去掉,取材上有什么变化;回过头来再请学生思考“葡萄月令”这种特殊的文体(形式)有什么效果;最后再来领会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引导下,不断进行着阅读、思考、表达、交流、再阅读、再思考、完善的活动,很少听到老师直白地陈述自己的见解;看到的是老师在努力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在揣摩的基础上,通过言语的外表,反反复复的讨论、比较,然后获得对文本认识、理解的经验。课堂中,老师一直在营造一个情境:怎样能把最想发言的学生、最能带动整体的几个学生抓住,同时又能关照到那些解读能力相对弱一点的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些话语,最后形成一种共同学习的氛围和共同体,推动大家一起往前走。这其中,当有些学生的答案明显跟老师的预设“不太一样”,老师能马上抓住这个“不太一样”的价值,巧妙地将这种差异带来的互相融合加以利用,让这些“不一样”也产生了提高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价值。
高效课堂的终极追求就是所有学生的得益与提高。课堂的高效,是内容的高效,是适度、适量。其中,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这个过程不能一味求快,因为焦躁的心,永远嗅不到从容娴雅的花香,过分执著于速度,不仅会沦为速度的奴隶,也会成为速度的祭品。
推进语文高效课堂的进程,有时就像赶往那城门,“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每一位语文老师,不妨学学那位“小港渡者”,努力成为一位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