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
文学作品离不开内容和结构,内容是文章的血肉,灵魂,结构是骨架,尤其是构思精巧者更能如同能工巧匠,助文章一臂之力。现行高中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不乏此类文章,它们不仅文笔优美,想象奇特,而且构思别具匠心,且有相同之处,实属难得。
下面,本文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找到这些美文在构思上的共同点——“寻梦”模式。这里的“梦”,是一种对于现实的超脱,避世,寻求解脱的梦。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往往徘徊于现实于理想,济世与厌世的内心矛盾冲突中,这种模式正是作者内心痛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被放逐出京。信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兼济天下的心愿如昙花一现,现实与理想如奔腾之流,一泄而下。诗中开篇先造势,紧接着一句“一夜飞度镜湖月”开始暂时超脱现实处境,去寻梦,寻求解脱。在梦镜中,诗人获得超脱,内心的痛楚,现实的境遇得以忘却,然而始终好梦难成真,现实也难以长久逃避。从神仙光贵陆离,色彩斑斓的梦境中一句“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又回到了现实。这种构思可简要概述为:现实矛盾冲突无法解脱——寻梦——梦醒——回到现实。
与之相似,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社会动荡的大革命时期,当作者的美好理想被现实碰撞的不知所向时,诗人故地重游,看着眼前的美景,恍若又回到当年的梦境,可以“放歌”,只可惜片刻的超脱后只能选择“沉默”,又回到现实。
同样,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苏轼的《前赤壁赋》的构思又何尝不是“寻梦”模式。上述篇目无疑是中国文学长廊里的旷世美景,何以都采用相似的构思?那么这种模式又有什么特点?
首先,这种封闭的圆形结构,本身有始有终,原点,入世,出世,回归,切合了人生的生命历程,这种模式即宇宙意识的体现,其张力是无限的,留给读者的思考也是无限的。
其次,从价值观角度来看,这种模式呈现为:济世——厌世——超脱——现实,是现实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知识分子心怀天下,心系苍生的忧患意识的再现,秉承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传统价值观,此种情感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这种价值观在潜意识里于人们的寻梦情结在碰撞后获得情感共鸣。
第三,从文章的表现技巧方面,这种模式中的“寻梦”给了作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可以思接千载,驰骋于天地,极尽才华展现,让读者领略到真性情,并且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让读者深深折服其笔力深思。
第四,从中国文学偏重于写实,偏重于人事,这种模式却偏重于写虚,以虚为主,暗合了“文章似山喜不平”的创作原则。虚则是曲,曲折回环,腾挪跌宕,极尽变化,丰富了作品内容。
当然,对于这种构思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有不同的解读。希望笔者拙见能引发大家不同角度的思索,共同推动语文新课改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