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秉正
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为核心,实施有效阅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结合日常教学中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具体教学实践体会,重点介绍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英语 阅读训练 教学设计
一、有效阅读教学设计的心理基础
充满人文情趣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有效阅读要符合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习惯与规律,有效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语言的学习,激发他们使用语言的信心,通过有效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这些才是有效阅读所要达到的效果与追求的目标。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作业完成情况,可以了解阅读的效率与预定目标的达成与否,作为教师个人的反思,可以更好地提高自我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下一次的教学。有效阅读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地调动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理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只做宏观的阅读指导,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广泛而有效的阅读训练中去实践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教师的阅读设计尽可能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自主能动学习的可能,才有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问题的求知精神,才有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语言魅力的激情。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够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妙趣横生的课堂阅读教学情境可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注意力,课堂使用的精准而且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促进一切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教师在课堂上借助语言的魅力随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让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阅读指导。有效的英语阅读训练是在平等的、民主的气氛中进行的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交流。
二、有效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价值
英语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贯穿英语教学始终的核心和难点。无论是英语能力的培养,还是升学考试的要求,阅读能力都是一个重要的考查方面。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时间精力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所以必须开展有效阅读,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有效阅读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逐渐缩短时间,逐步提升效率,就像运动员训练一样,也可实现同一项目在保持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逐步提升效率,提高水平。传统教学实践中,由于没有进行有效阅读的教学设计,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训练学生写作,学生更是难于突破阅读瓶颈。目前,新课标已经全面铺开,就高中英语教学而言,新课标更是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做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要想实现这些具体目标,在教学实际中就必须立足阅读材料,立足学生实际,以培养提高学生英语思维水平为最终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
三、有效阅读教学设计的主要措施
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其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将全文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划分的原则相对灵活,可以按故事情节发展划分,也可以按阅读长度划分。通过问题设置,检测和帮助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对于学生回答中没有提及或理解有误的地方迅速转化为一些相应的细小问题,引导其表达或形成正确理解。此后的部分遵循相同的教学设计,直至全文阅读理解完毕。当然,教师对于各个部分的实际要心中有数,灵活处理,详略得当。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全文的思路并最终形成阅读的正确思路,同时也将听力,口语表达等能力自然有机地融入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板书整理文章的主要线索和一些要点,形成该篇文章的一个清晰脉络。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复述全文梗概而非以往单一机械地背诵记忆。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表达。此外,还可以将复述这一环节追加为一项书面表达的家庭作业,督促学生对文章中的语言现象加以运用。为了进一步体现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阅读材料上,还可以选择一些国外的经典名著,从而“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有效阅读教学设计的科学启示
在新课标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这种教学设计极大地促进了阅读课的开展,在学生英语思维形成培养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教学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国外经典名著,让学生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很多学生感慨,在这种教学设计的帮助下,他们不仅读懂了文章内容,还读懂了文章结构,更深地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写作意图,与作者产生了共鸣。阅读材料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读下去。另外,通过学生课堂的听说表现,我们发现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能力有极大地提升。立足于阅读材料的写作练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较高的写作能力。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得到最大提升的还是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对阅读教材的深入理解和阅读速度上,还体现在学生的常规英语学习中。基于取得的这些可喜成绩,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合理设置问题,以问题的形式考核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内容并带领学生掌握文章思路,获得文章大意;引导学生培养并形成较好的思路和理解能力;适当解释文章中学生遇到的生词以及难理解的关键句子;组织活动,有效督促控制学生,如朗读,诵读等活动;阅读训练初期(低年级),适当放缓速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掌握这种阅读方法,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明白如何读,读什么;布置好家庭作业。让家庭作业成为促进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如安排学生课后大声朗读当天所学内容,做好预习工作等。
五、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种教学设计进行阅读训练,成绩是主要的,显著的,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一,個别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此外,课时有限;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文章有较多障碍,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也有很大的难度。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笔者的认真思考,以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首要的是更加充分地调动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往灌输式的理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去实践语言。与此同时,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运用这种教学设计理念的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这种教学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