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品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发展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改革。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十分迅猛,而英语能力作为高职学生就业必备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探讨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中公共英语的实用性教学方法。
高职公共英语就业导向实用性教学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逐渐的深入,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显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无论哪个教育阶段,英语都被视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很多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应聘人员的英语能力。我国的高职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的发展起来,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职的公共英语教学只局限对课本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公共英语的实用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没有职业特色,也不符合专业需求,基本上成为了考试的工具,对以后的就业没有用处。因此我们要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方式进行改革,将就业导向做为公共英语教学的主旋律,让公共英语的实用性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帮助。
一、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企业逐渐的走向了国际,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得出色,并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相比较其他的外语来说,很多企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更多。高职学生想成为复合型的人才,就需要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但是目前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主要的内容基本是以课本知识为主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连贯性和贯通性的教学,没有体现“职业”二字,教学效果为“学生不爱学,学了也没有用”。作为一门面对工作岗位的学科,变成了只面对考试卷子的学科,失去了它应该有的行业特色和职业方向,使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工作岗位上完全无用武之地。
(一)教学内容必须改革
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还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读、写、听、说这几个方面能力,对于不同的专业没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内容,也不符合就业行业的客观需要,换言之就是“理论脱离了实际”。因此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将公共英语作为学生英语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再进行专业英语的重点教学。以扎实的英语基础为根基,进行专业英语的拓展,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知道学习英语可以为以后的就业带来帮助,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教学模式必须改革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是将英语作为一种应试的工具来进行教学的,学生更多的是将英语知识运用到考试卷子上去,对于实际工作中的英语能力没有予以重视。一提到英语的学习,许多学生想到的是考试带来的压力以及课堂上老师枯燥的讲课方式,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厌烦英语的学生有很多,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的改革方向是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应试模式”改变,使其成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性的语言工具,摒弃“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实用性教学实施方法
(一)实用性的课程设计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应该首先确定教学的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再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学项目、教学任务等内容的设计。把对于知识点的学习结合在训练项目中,将知识和能力进行一体化的培养。
高职公共英语的整体课程设计应该是有贯穿全程的一个实用性的课题,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结构紧凑、考核方式全面。整个教学围绕大的教学目标进行,每一节课也要有一个具体的能力目标,将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整合起来应该是大的整体的教学目标。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一条课堂的主线,用课时来把整体的教学目标分解,由小及大的进行课程目标的完成。另外,还要解决英语社交中涉及的一些常用的语言知识和一些相关的文化习俗等。
(二)实用性的课堂设计
新的高职英语教学标准不是老师讲的好不好,而是学生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因此就要求老师设计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模式改革应该转变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即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掌控者。老师将课堂知识按照就业、实用的方向进行教学引导,然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进行全方位的能力操练,运用说、写、听、读,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展示课堂成果。
(三)实用性的考核方式
高职公共英语的考核方式改革应该和其它的改革并行,将以前的传统考核模式传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考核模式。即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实践和理论结合,技能和作业态度结合,口试和笔试结合。英语的考核成绩组成应该由学生平时的成绩、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组成,期末的考试以闭卷的笔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听、读、写、翻译的能力;而口语考试则主要考察学生说的能力;平时的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以及作业成绩来确定。这样综合的考核方式,就会让学生不仅仅关注卷面的考试,还会对平时的学习加以重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三、总结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所担任的社会角色越来越重要,为了我国的经济能够健康的发展,我国综合实力能够稳步的提高,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同样有这样的责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职教育加大对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力度,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将就业作为教学的导向,以实用性为基础,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技能,让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中实现英语的学以致用,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出一份力,以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绍斌.对“以就业为导向”内涵的再认识[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李同庆.《林果生产技术》的三阶段教学模式[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03).
[3]刘春林.工学结合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思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