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坤
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曾经断言: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教书,但更要育人,促进学生知识性、身心性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大凡优秀的教师,在他们的课上,内容深一些的课文,能提弦摘要,上得深入浅出;平白一点的,能浅文深研,上得厚实而有味道,学生们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很高。
1.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全局意识,要整体地把握教材,要把语文教材的各个章节融会贯通。对此,在教学中,我把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重新划分讲读课和学生自读课,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讲授《荷塘月色》时,只重点讲解朱自清先生淡淡忧愁、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与静谧的荷塘月色的情景巧妙结合。《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改编成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形式,让学生读懂课文,领悟伟人之所以伟大的原因。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求得学生可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自学能力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采用的“现代文整体把握逐句理解法”、“文言文联想贯通学习法”、“基础知识理解记忆法”、“作文训练系列法”为学生提供了方法保证。同时,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持久的内在动力。
二、转变思想观念,面向全体学生
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自身的素质、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学生能力的差异。布鲁姆告诉大家:只要给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指导和足够的时间,他们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为此,我觉得语文教师应该这样做:首先教师要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全面而深入地把握教材,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俘获他们的心灵。其次,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终究是孩子,他们需要鼓励需要肯定,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吝啬夸赞,让学生自信满满、愉悦地去学习可能会事半功倍。
2.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有人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学者事半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教会学生多读、多听、多想、多写、多说,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慢慢学会举一反三,久而久之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一个学生都会感受到自己是受教育的主体,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都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利用作文课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但在平时教学中却会陷入这样的瓶颈:作文教学无目的,无教法,无系统。学生也陷入迷惘,不知作文该如何下手。对此我谈一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热爱生活,关注社会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在实际教学中,我让班级的学生分成小组,每天都有学生为大家提供时事热点,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每个组写一篇时事点评,周末时我再进行点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大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味,言之有趣,写作就不会有“无米之炊”之感了。
2.不拘一格,自由抒写
学生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翻看了诸多的资料后,可开始让其自己命题作文。可以是材料作文,可以是话题作文还可以是命题作文。作文的内容与形式也不加限制,另外我还倡导学生写生活日记、观察笔记、随笔随感,让学生写自己想写、喜欢写的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思路打开了,视野拓宽了,写作的感觉会来了,写作的乐趣也体会到了。
3.激发热情,创新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极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去体会心灵的自由,思想的快乐和创作的热情,努力引导学生用细腻的心去寻觅、感悟大自然及社会生活中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东西,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多媒体也是作文教学的最佳助手,制作一幅优美的图片让学生去观察,一篇写景的文章就应运而生;播放一首动听的乐曲带领学生去欣赏,以“声音”为话题的作文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学生的现场表演也是写作的源泉,如在教学记叙文的细节描写时,学生怎么也表达不出细腻的感情,我就让学生现场表演一个场景,从而点燃学生的情感,又经过细致的观察,写作起来就毫不费工夫了,而且效果极好。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能有利于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持久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