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思维异同比较

2013-04-29 00:19王葵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王葵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以大力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了大量优秀人才,大家都为之交口称赞。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思维已经落后,无法跟进时代发展需要,在对比中外教育思维方面,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将讨论中外教育思维异同比较,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教育事业中外教育思维异同由于人地理、历史、文化的不同,各个不同民族,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些差异也广泛地反映在教育中。教育观念虽然作为一种无形的形态,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能左右教育者的行为,并且制约教育的活动方向。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成就最高的在《论语》中体现。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对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故而能做到因材施教。当他的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孝”时,他都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恰当的回答,因此控制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原则。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教育事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显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个中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历史传统、教育观念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教育的落后牵扯着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作为当代中国,教育应该站在统观世界教育的制高点上,审视和反思我国教育与外国教育思维的异同,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进行创新研究。

一、中外教育思维都强调以学生为本

目前的中外教育都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在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实现其自我价值,学生不但是教育的主体,还是教育的对象。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从教育本身去考察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及特点,发挥学生的价值及潜能,发掘学生的个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在《假如我当教师》一文中明确申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他说,教师不应仅仅将自身的职业定位为教书,教师应当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而学生到学校来也不应仅仅是为了“读书”。法国一位成人教育专家曾经明确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和青年期,它应当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教育应当借助于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永恒要求”。英国教育家尼布列特认为,重视知识的考试和偏重智育的教育,都是不正常的;学校不能成为制造某种人格类型的工厂,培养同一种类型的人。马斯洛则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潜能,尤其是那种成为一个真正人的潜能;教育要在满足人最基本的需要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化的过程是完全统一的。由于人的经验和个人体验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是有个别差异的,因此,人本主义教育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人价值观。

我国新课程改革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这一局面,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的等相关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健康的身体及心灵的培养,使学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责任感,使学生具有优良的品质,科学和人文素养,培养其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使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重点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美国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独立行为,让学生不过分依赖父母,鼓励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让教育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去适应教育;教育是单一的教会学生一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强调他们的表现力、主动性、创造性、好问态度、向权威挑战,以及各种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等。学会对于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和发现,学会合作,所以在美国学校有开设了不少选修课,其中有相当比例的操作课、活动课、调查研究课等选修课,以供学生更好的自己学习。

西方有名的学府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早在15世纪就开始实施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因此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照顾及关心。这些高等学府信奉学生的头脑并非仅仅是一个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等待点燃的火种,而导师就能起到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苗这一重要作用。

由于个体总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因此每个学生心中的“火种”也不尽相同,教育过程中,只有集思广益,依靠各个方面的力量将不同的火种点燃,才能有效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这也说明了学生的中心地位一直是不可动摇的。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二、中外教育思维的差异

1.中国教育注重的是教学的单一性,外国教育注重的是教学的多样性。中国教育存在单一性特点,学生入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不断的考试,考入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而国外并不是像中国一样把考试看成重点,美国初中升高中不用考,直接就升上去。高中升大学不像中国的高考,难上加难,即使成绩再好的学生,高考都不会有人考了满分,而美国比较简单,就是申请式的。中国为什么会存在这样单一的特点,是中国人习惯于集体作业,从而造就了中国人的群体文化心理。在群体文化中,群体的整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唯一参照物,是个体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群体文化中把群体的整体利益当成是个体利益的唯一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就成了个体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与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不同,中国人更关心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及看法,因此,常常会用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来获得群体的认同,达到统一性。这种求同的群体文化意识必然会投射在教育思想上,教师在评价一堂课怎样才叫上得好时,他们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标准:教师在内容的讲解上,能做到层次分明,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板书规范整齐,便可视为标准化得教学,而学生只要能做到认真听讲,记好笔记,谦虚恭敬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包括坐、立、举手的姿势都有统一要求规范,做好这些便能被视为好学生的标准。

学生在平时训练时也表现出单一性,采取“纸笔训练”,曾经就有这样一名考官在读题时,提示学生,让他们注意听题的时候,而学生们第一反应就是:马上拿起笔来在纸上做记录,一字不落的记录,这一动作给考官印象深刻,他感叹的是学生集中精力去倾听题目,然后他们就在纸上书写答案,整理出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条目,不是用脑子独立加工信息。这些几乎是统一性的行为,归根结底是在平时的训练中造就的,小学到中学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参加各种笔试,做大量的家庭作业,根本就没有“无纸化的大脑直接反应性训练”。大学里的案例教学以参观为主,很少参与其中实际操作。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只是懂得理论知识,怎么用这个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能熟练掌握,以至于在工作时,对于领导的口头问题,很难解答。单一性的教育在实践中表现非常明显。

外国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多样性”教学,美国非常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其教育理念也强调个性化的差异及特征,因此美国人很小就开始接受独立的个体化的教育,其教育鼓励学生拥有自身的个性及独特的风格,提倡新颖的观念及做法,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自己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他们所接受的理念中观念也不一样,就是不要把自己当作联系紧密、相互依存的群体中的一员,就好比是家庭、宗教群体、部落、民族或其他组织中的成员一样。所以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及特点,自由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教学设计、方式及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无压力地学习,备感轻松自由,其内在的活力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以充分激发出来,达到了“多样性”教学目的。

2.教育上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孟子》卷五《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称:“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伦理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等级观念也充分体现在中国的教育思想上。教师作为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被塑造成学生顶礼膜拜、不可平视的对象,人人都有其适当的角色和位置。这样的等级、权威观念使得教育具有不平等性。学生没有置疑的可能性,对于不理解、不赞成的结论和观点在教师的教育下必须接受,使得学生的批判性和独特性、自尊心和自制力逐渐被销蚀,没有了开拓和创新意识。

而外国文化则不同,他们没有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追求“平等、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外国人坚信,每个人都是天生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友好的伙伴,必要时刻教师给学生充当向导,学生从来不会屈就教师的权威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也没有受到不平等观念的制约,所以他们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于向权威发起勇敢的挑战。

3.中国强调的是应试教育,外国强调的是实践操作教育。我国在教育改革下,一直以来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是改革这么多年来,应试教育的本质始终没有得到改善。杨振宁教授指出:美国学生的成绩远不如中国留学生,然而数年后,其科研成果却比中国留学生多了很多,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学生不仅仅是在读书,更注重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创造精神的发展。

分数在中国成为老师的命根子,是家长的晴雨表。教师考核的标准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标准,而孩子的成绩也成为家长考核孩子的标准。他们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而中国的升学标准也是以应试教育的标准而定的,所以家长的思想就有“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不能上重点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所以幼儿园就让孩子学“藕、酱、凳、舞”这样复杂的字,美其名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的综合性成长就被这些考试所埋没了,他们只是在考试上成绩优秀,对于现实的实用性,创新性,探索性等方面是少之又少,这样的人才已经严重与社会脱节了。

而外国在教育的思想上,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为注重,加拿大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基础教育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应对社会,并能立足于社会的能力,要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加拿大学校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便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人。教师在组织实用性课程教学时,对教材内容并不全部讲解。对某些章节,会让学生自己思考、动手实践。而基础教育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他们常常从学生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做起。例如,加拿大进行基础教育的学校都将家政课作为必修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上,学生学校缝纫、烹饪、使用家电并学习对其进行简单地维护,学习喂养孩子,等等,其学习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学生加强了自我参与意识,其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也得以有效地锻炼,与此同时,学生因此更加热爱生活,提高了其贡献社会的服务意识及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常国良.关于中外教育史教学接驳问题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8).

[2]李申申,吕旭峰.当前教育学学科理论研究中方法论层面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