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继光 符礼科
关键词一:观念引领
众所周知,在新课改的操作和实施方面,关键还得看教师。然而,对教师而言,新课改本身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对部分教师的教育生活并没有激起一丝涟漪,这是教师观念问题;部分教师有投身新课改的想法和行动,但是由于自身的素养和能力的限制,新课改的实践往往半途而废。很显然,教师需要培训学习提高,从而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并坚持不懈。一年来,我室多方努力,承担或组织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师培训活动。
1.外出培训提素质。一方面,教研室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将全室的教研员分期分批送到成都、重庆及省外学习、考察,全年达3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教研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教研员组织好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将外出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因而我们要求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培训感悟,回校后对全体教师进行“再培训”。这样一来,外出培训的教师,既肩负着“再培训”的任务,又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了能在返校后的讲座上要“言之有物”,他们在参加培训时就会主动地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培训后就会自觉地写好心得体会。
2.专题培训促提高。我们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安排本室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时采取专家讲授和答疑互动相结合的形式。以往的教师培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专家讲———教师听”的培训模式,教师对所传播的理念和经验内化不够。因而在培训中,我们增加“答疑互动”的环节,一是避免培训形式的枯燥无味,让培训生动活泼起来;二是体现教师学习所得,以保证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把自己的思想和所学的内容较好地融合;三是解答教师的疑问和困惑,通过“提问———解答”,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了保证培训质量的长效性,在培训后我们还通过电子邮件回信、网上回复等形式答疑。
3.自我培训练内功。我室在教研员中重点开展了“研读一本教育书籍、撰写一篇教研随笔、完成一篇调研报告”的“三个一”活动,教研员下校后必须写调研报告、外出培训后必须写学习心得、期末必须写试卷评析,通过“读、写、研”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了教研员的业务水平。一线教师要能迅速成长,写作和读书是两件“法宝”。为了引导全县教师更好地总结教学经验,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我们鼓励教师写教后记、写教育随笔、写教育故事;为倡导教师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我们鼓励教师写读后感或书评。2010年下学期,我室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优秀读书心得、优秀教学反思评比活动,各学校在初评的基础上推荐了1000多篇文章参加县里的评比。从评比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平常认真读书、认真学习、认真思考,参评的大部分作品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关键词二:立足课堂
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为使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2010年,我们开展了“三新”教学示导、“同课异构”等特色教研活动,开展了教学竞赛、县片(校)联合教研等常规教研活动,组织教研员平时深入学校听随堂课达1500余节。
1.特色活动。先以“三新”教学示导为例,其主要目标是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本年度示导学校29所,参与教师1300余人,通过观摩、互动交流,教师们写出了500多篇课例评析文章,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推动了全县中小学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再如,“同课异构”,2010年10月,我室举办了全县性的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全县共有60余名教师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展示,500多名教师参与研讨交流。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示,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效果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水平,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常规教研。我室开展了教学竞赛、教师基本功大赛、初中语文教师诵读比赛等竞赛活动,大大促进了全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2010年10月,举办了全县高中英语教师口语大赛暨中学英语学会(高中组)第八届年会活动,提高了英语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促使教师运用规范、标准、流畅的英语进行教学。我室与六个片区教办和直属学校开展了县片(校)联合教研、学科研讨、学会年会等活动,强化了研究活动效能。以学会年会为例,2010年1月,组织召开了县中学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10月,召开了县中学语文学会(初中组)年会;12月,召开了小学语文、中学数学、初中数学、中学历史、中学体育和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年会。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学会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3.指导课堂。教研员“亲近”课堂,“亲近”教师,“亲近”学生,才能发现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指导。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一些不是很难的问题,教师没给学生任何思考和回答的机会,立即就让学生交流,展开讨论。从班上很多学生的表情来看,早就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这是教师故意在营造一种热闹的课堂气氛。教师因为推进新课改,就让学生多合作多讨论多探究,从以上现象也看出,尽管部分教师有新课改意识,但是很显然是误解了新课改理念。在研讨时,教研员指出:课堂教学中有很多问题确实不需要学生讨论,也有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拨、指导、引领。真正要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应如胡明道老师所说,“应具有融汇性、开放性、多解性、体验性、趣味性及创新性。全体学生讨论的问题,一节课最多也不过设计两三个而已。”
现在我县一些学校的教室里配备了液晶电视,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但是,却又显示出了教师变成“鼠标操作员”的苗头。有的教师无论学生是否答对,都要屏显答案,造成了很多时候是学生跟着屏显的内容念答案、回答简单的问题、读读课文,课堂显得比较热闹,但学生有可能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被动接受者。在很多公开或私下的场合,教研员向老师们指出:作为“现代化武器”的多媒体,适当适时地运用,无疑能令课堂增辉添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它毕竟只能起一个辅助的工具,课堂上完全依赖它,其最后结果只能是既费力又不讨好。
通过一年的努力,全县教师在新课改理念和课堂教学技巧与方法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常态。
关键词三:服务一线
为更好地服务课改,为一线教师提供理念与操作层面的引领,我室给教师提供了很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1.新办课改杂志。2010年上学期,在继续办好我室常规刊物《武胜教研》的基础上,我们创办了《武胜课改》杂志。《武胜课改》关注如火如荼的一线课改实践,关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改革,关注课堂教学模式,关注教学方法,关注教育案例……从而破解课改密码。《武胜课改》和教师一起奏响动听的乐章;一道描绘多彩的画卷;一同谱写壮丽的诗篇。《武胜课改》十多个版块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和写作空间,为教师创设了一个成就梦想的平台。一年来,《武胜课改》共出版四期,刊载各类文章100余篇,成为了我县学校课改工作的好参谋、课改人员的知心朋友、课改成果的展示窗口。
2.建立课改QQ群。2010年初,为了便于交流和讨论,我们建立了“武胜课改工作”QQ群,由教研员担任群主,全县近百名骨干教师参与,采用集中探讨和分散交流的形式互动交流。每周的星期五晚上,由各教研员轮流预先提供话题并主持,所有群员一起探讨教育教学的热点、焦点问题。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争鸣、可以提出困惑、可以质疑。在一次初中语文的“三新”教学示导活动中,教师们集中在一起研讨了关于学生答问、朗读、多媒体的运用等问题后,由于时间关系,还有一些问题没来得及研讨,于是,大家相约在QQ群中继续研究了。那周星期五晚上,探讨了如下话题:教师给学生思考和展示的机会少,自己的话语相对较多,那么从什么地方压缩内容节约时间?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如何展开有效的小组讨论?如何让教学设计得以很好地实施?教师借班上课如何了解学生的学情?等问题,这些问题已远远超出这堂观摩课的范围,成为所有听课教师甚至更多初中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3.开通武胜教研网。2010年下学期,为了给教师搭建更多的学习和展示平台,我室开通了武胜教研网,创设了“教研动态”“课程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和“教学资源”等十多个栏目,资源丰富,使用便捷,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四:理论提升
一是提升课题研究实效。在实施“课改再启航”工程以前,尽管从校长到教师都知道要“科研兴校”,但是,功利色彩让部分校长对课题研究的引领失真。“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与“课题研究重合作研究的过程”恰好形成对立,难以让教师保持高昂的研究热情,难以让其实现真正的专业成长。针对这种现象,我室教研员深入很多学校进行了课题研究指导,让各校教师采取自选课题和申报课题(即规范化课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尤其是鼓励教师从小课题的研究入手。小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针对性,能避免“假、大、空”的现象,且能在一两个学期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有助于教师主动积极的研究。小课题还可叠加、组合成为教育教学方面较大的课题:一是教师自己可进行系列问题研究,教师之间可以合作,把类似的有联系的小课题聚合在一起。如,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业如何布置、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家长要依据年龄特点教育孩子等,很多教师已进行了不自觉的研究,如果再将其明确化为课题,在一定的教育理念、规律的指导下实践、探索,寻求到解决此问题的思路、方法,那就是研究成果或阶段性成果。有了小课题的研究作为基础,有了具体的研究方法,有了研究的热情,便再不会出现“重两头,轻过程”的现象。
二是指导提炼教学模式。在提炼教学模式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前我县的大多数中小学,过分强调(所谓的)教学质量即“考试分数”,但是真正在更大范围内有名气、有较大影响的学校却并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因为大多数学校缺失了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是随便找几个时髦的名词连缀在一起,而是为了提高教学实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的需要,利于集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便于教师操作。因此,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必须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必须要符合学校实际,必须要有姓“我”的独特个性。“课改再启航”工程之初,很多课改样本校和重点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简单化、庸俗化和粗放化,我室教研员深入各校听课后,组织了一系列学科教学研讨会,加强交流与指导。教研员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一道,反复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总结提炼。目前,我县已经形成的比较成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民族小学的“复习导入→主体学习→应用拓展”三环教学模式、城南小学的“导启自主”教学模式、沿口初中的“四七四”课堂教学模式、飞龙初中的“六步互动法”教学模式、万善初中的“三段八步”教学模式、沿口镇小学的“十度三环”教学模式、烈面镇小学的“五字”教学模式、飞龙镇小学的“三四五”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等。
(作者单位:四川武胜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