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城》为例浅析课堂理答的“三问”策略

2013-04-29 00:44李敏君
广东教育·综合 2013年7期
关键词:条石长城自然段

李敏君

新课标提出了“对话”这一课改理念。而“理答”,就是课堂上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式有三问(探问、追问和转问)、重复及无语。然而,在“以读为本”的课改风向标的影响下,课堂提问成了教师慎之又慎的教学手段。不少教师在公开课、示范课上害怕“问”,回避“问”,甚至刻意以“读”代“问”,以“小组讨论”代替“个体回答”,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严重弱化,“理答”作为课堂上师生对话的一种存在方式严重缺失。其实,提倡“以读为本”与重视“问答对话”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关键是教师的提问是否得当,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发展。下面以教学《长城》为例,结合理答中“三问”的运用策略,谈谈我对课堂提问的几点看法和经验。

一、探问——只缘身在此山中

探问,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就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成准确、全面、深刻为止。

【片断一】理解《长城》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课文插图)远看长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很长。

师:你答到了点子上了。(板书:长)有多长?

生:一万三千多里。

师:这一万三千多里到底有多长,能说具体些吗?

生:……

师:(笑)不用紧张。(出示课件)看, 1里等于500米,一万三千多里有多少米长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请看屏幕!

生:6500000米!(学生忍不住惊呼起来)

师:(出示地图)看,长城东起山海关,终点到嘉峪关,途中经过了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好几个省市。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经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全班学生再一次惊呼)

生:老师,我明白长城有多长了!我原先怎么也意想不到,长城居然有那么长!

师:把你此时此刻感觉到的大声读出来——

生:(朗读)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真是由衷的感叹啊!

生:(激情朗读)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一条沉睡的巨龙在你的朗读声中腾空而起!太好了!咱们一起读——(学生们有感情地齐读)

人的思考有时间过程,当学生的作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们要根据学生普遍的认知水平及时调整问题,通过背景资料补充、关键词语提示、相似情景比较等辅助教学手段把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有所思考后再次作答。这样的探问方式,能达到对问题切实、优质的解决。

二、追问——为有源头活水来

追问,就是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而创设的一些问题。追问一般倾向于同一个学生,这样可以保持学生思维不被打断,也有利于对话深入展开。可以说,追问是纵向深入式的,它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片断二】理解第三自然段

师:刚才同学们一边读第三自然段,一边琢磨体会,现在谁来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1: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师:从这句话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劳动人民建筑长城时很艰难。

师:对,修筑长城非常难。同学们,请你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劳动人民修筑长城很艰难呢?(生认真读)

生2:我从“一步一步”体会到的,那时山非常陡峭,他们又要背着山石,他们每走一步都很不容易。

师:多么艰难的一步一步,你还能不能联系这句话中的其它词语,体会这“一步一步”的艰辛?

生3:我从“两三千斤重”看出了“一步一步”的艰辛,我们一个同学才五十多斤,三千斤重,那不累死了。

师:两三千斤重,比我们全班四十个孩子体重的总和还重,多难搬啊!

生4:我从“数不清”读出“一步一步”的艰辛,一块条石就有两三千斤数,数不清的条石怎么搬上来的呢?

生5:我从“陡峭”看出了“一步一步”的艰辛。条石特别重,在平地上搬已经很不容易,山还很陡峭,人很容易滑下山去。

生6:我从两个“没有” “一步一步”的艰辛。没有车,没有起重机,就靠劳动人民的肩膀和手来搬条石,十分的艰难。

师:没有车,没有起重机,举步维艰,修筑长城真是难以上青天哪!来,把我们的体会送到这句话中。(全班齐读)

追问往往在一个点上展开,层层剥笋,深挖人文和语言的核心!学生在体会句子时候,往往喜欢直奔中心,没有真正的感受。教师都希望学生的回答能切中要害,然而更多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并不能一下子答到关键点,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而引导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追问。学生在教师刨根究底的追问中,深入思考问题,逐渐明晰了思路,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难”。这种追问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专注学习活动,不断深入了解课文,推进学生的深度思考。这是老师自身对文本细读的体会,也是教学机智、教学能力的一种表现。

三、转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问,当探问无效时,或为了使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就会出现转问,它是就同一问题向另一个学生发问,目的是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片断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师:(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谁来读一读?

生1:读。

师:你读得真有感情,能说说你读中的体会吗?

生1:我认为,这句话也写出了修筑长城很艰难。

师:说得不错。你还能说说,从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修筑长城的艰难吗?

生1:……

师:刚才你已回答得挺不错了,再听听别的同学的意见,好吗?

生1点点头坐下,认真倾听。

生2:我从“才”字体会到,修筑长城是多么的不容易。

师:你很会思考。是呀,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这万里长城才筑起来了!

生3:我从“多少”这个词体会到,修筑长城十分艰难。

师:为什么?

生3:因为这个词让我想象到无数的劳动人民倒在长城脚下。

师:你很有见解!你们还从“多少”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生4:我从“多少”体会到这两千多年来,长城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师:好沉好沉的“血汗和智慧”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一块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砌成的,不如说是由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铸成的。这里面有多少汗水,多少鲜血,这里面有多少生命!谁来读一读这一句?

生:(饱含深情)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在课堂教学中的某些关键性环节上,教师需要凭借教学语言,形成一种具有强烈震撼力的“情感冲击波”,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片断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并因势利导,运用“转问”的方式,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品味出语句的特色,读出了语句的情感与深意,同时也学习了品读语言的方法。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条石长城自然段
拴马石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芦果漫游数题国之四层金字塔
守护长城
美丽的秋天
广东沿海驯养条石鲷的全人工繁育及苗种生物学
画画
长城
三条石工人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