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今后五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 亿美元。这是中国透露大规模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信号,这一次所提的5000 亿美元投资规模超过了过去10年累计净额。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面临更多商机,我们面临更多选择。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非常活跃,包括海尔、TCL、吉利等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频频出手。不久前,双汇对美史密斯菲尔德47亿美元的“蛇吞象”的收购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回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历程,从商品“走出去”到工厂“走出去”,再到资本走出去,投资形式愈加多元化。2005 年以来,中国年度对外投资额更是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增长。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字也显示出中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2012年,中国企业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455个,实际金额426.2亿美元,直接投资268亿美元。
在这庞大数字的背后,展现的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决心,更有走出去的实力。我们暂且抛开中美两位“猪老大”联姻的结果不谈,但不容置疑的是,现在全球经济低迷,很多国家对投资者采取欢迎和支持的态度,而一些海外企业由于市场需求下滑,经营出现困难,这时候也愿意出售……反周期投资,这正是企业走出国门的一大好时机。
无论是欧美还是金砖,亦或是新近潜力股“薄荷糖国家”(MINT,即墨西哥、印尼、尼日利亚和土耳其四国),都有机可循。冰局破冰,变局求变,关键要看企业家的远见和战略。
有了意愿,如何付诸行动,本期封面报道“投资优质欧洲”,就是一部通过投资并购获取欧洲技术和品牌的实操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