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创新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3-04-29 00:44隋慧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兽医医学

隋慧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向动物医学人才的高分低能提出了质疑,对动物医学人才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物医学学科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另外,动物疾病的诊疗与临床综合技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发展要求目前的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获得适应科技发展和现代社会的临床综合技能。因此,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基础理论与临床综合技能相结合。如何进行教育模式创新,把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引向更深层次,是当前高等动物医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发展来看,构建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创新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扎实的掌握基础理论又具有较高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势在必行。

一产学研紧密结合,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以面向市场和产业为特征,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高等教育与产业有机结合,其“结合点”为产学研一体化:“产”为导向,“学”为基础,“研”为纽带,动物医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以产业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产业,产学研紧密结合、和谐发展的特色。

树立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产业为基础”的指导思想,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动物医学教学质量,促进动物医学的健康发展。

临床技能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临床技能和科研培训密切结合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临床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学生开设数据库使用课程,让学生能独立完成网上资料查阅工作。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布置一些论文写作方面的作业,还要开设各种科研实验设计等工作,在具体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播放临床病例视频,并开设临床病例分析讲座等。在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合理的安排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建立“产学研”基地,为临床技能培养创造条件。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饲料厂、兽药厂、养殖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科研院所很少愿意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条件,目前又值高校扩招,这就产生学生数量剧增和实习基地不足的矛盾。为此,要建立一整套运行机制为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服务,以學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学与科研优势,与动物医学相关企业、生产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动物防疫监督所、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基地,让学生在实施中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数量剧增和实习基地不足的矛盾。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在目前的知识经济大环境下,迫切需要创新型、应用型和实践型的人才,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动物医学本科专业越来越需要善思维、创新型、应用型、合作型人才。我国高等院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具备畜牧兽医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在兽医业务部分、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动物防疫检疫、动物性食品产业、动物产品安全、伴侣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行业、环境与动物保护、生物科学、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实践教学更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由于目前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经费短缺,实验课和教学实习课实验动物少,实习基地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临床实践能力偏低。因此,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进入教学工作岗位,本身实践能力欠缺,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首先应该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该鼓励年轻教师深入动物医学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实习,保障动物医学实践型教学的顺利实施。

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动物医学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课、综合实训和毕业生产实习,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独立,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系统性的训练。应该在相关理论教学的同时穿插实践教学,这样可以使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既加强了理论知识的记忆,又扎实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兽医实践、养殖实践、国家方针政策宣传、科普宣传、智力支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增加实践教学经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目前动物医学专业严重的存在教学经费不足问题。以前,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以大动物如马、牛、羊和猪等为主,后来逐渐演变成以小动物如小鼠、家兔、鸡等为主。过去每个学生基本都能亲自动手,现在很多都是教师示教有些甚至以观看视频的方式完成实践。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突出实践教学的“611”培养模式

动物医学专业突出实践教学“611”模式的含义是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共8个学期,按实践教学模块分解成6个学期、1个学期和1个学期共三个阶段,整个实践教学贯穿其中,前6个学期的课程实验;第7学期的1~7周在校内进行跨学科专业综合实习,第8~17周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生产实习;第8学期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岗位试就业实习。根据不同阶段实践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

四注重考核方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动物医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其实践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很多农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其中一方面就是实践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有效与否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动物医学专业各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兽医微生物学课程中实践考核从验证性试验变成综合性试验设计等。总之,目前的课程实践考核方式趋向多元化,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应该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在奖励制度上,职称晋升方面给与优惠的政策,使教师愿意深入到生产一线学习,从而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能力。

基层锻炼是指教师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猪场、鸡场或动物医学相关企业等进行锻炼,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带到课堂而为教学服务。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的前三年都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基层锻炼,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使青年教师成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力量,并逐渐成为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力量。

实验室锻炼对于从事基础课教学如兽医解剖学、兽医组织胚胎学、兽医生理学等课程的青年教师,由于课程本身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与临床联系较少,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师进行基层锻炼对课程的意义不大,而且这些课程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业余时间较少。为此,这些课程的青年教师可以进行实验室锻炼。实验室锻炼就是让青年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并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这样可以提高青年教师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探索性工作,为以后科学研究课题申报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工作,如大学生创新课题,开放实验室等。这样既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验动手能力,又可以弥补部分实验员科研设计方面的不足,促进实验室建设,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较好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

对外服务是一种有效的师资培养方式。尤其是对临床兽医专业的教师。对外服务包括在校内兽医院坐诊、提供动物疾病咨询服务以及校外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户的出诊等。通过对外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广大动物医学专业教师的临诊能力,同时也为相关课程教学积累素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可以在对外服务的同时开展现场实践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而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这种对外服务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一定深受学生欢迎,有助于学生对某些疾病的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六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挂钩,开辟新就业市场

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就业市场,这已经形成共识。我国动物医学人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知识面不够宽,适应环境能力差;(2)综合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欠缺;(3)实践技能差;(4)很少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本行业的相关政策;(5)不太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特点,不能立足于国情考虑问题。我们教学的标准就是能满足市场的需要;(6)主动学习能力差,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目前,在科技竞争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动物医学专业教育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更适应社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因此,学校的教育应该与市场需求相一致,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及教材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培养出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延鸣,何高明.高技能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3):19-23.

[2]赵战勤,王巨,程相朝.從市场需求谈高校动物医学人才的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6):16-18.

[3]李家奎,张超,强巴央宗,等.西藏高等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探讨[J].教学天地,2010(3)156-157.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兽医医学
我是兽医志愿者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医学
动物园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