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对传统能源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2013-04-29 13:31李佳
中国经贸 2013年7期
关键词:碳交易

李佳

摘要:在应对气体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大背景下,我国已经开始了建设国内碳市场的全新探索。我国是以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国,为实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必须要控制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众多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传统能源企业将被纳入到未来碳市场中。碳市场的出现对于传统能源企业是好还是坏,传统能源企业应该如何适应新的市场要求寻找自身发展之路将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温室气体减排;碳市场;碳交易

一、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极端天气的出现,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化越来越重视,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的全球共识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市场,碳市场,已在国外开始运作,并渐渐进入国内企业视线。在碳市场中,温室气体的免费排放将成为历史,企业将为自身温室气体排放买单,它的出现将为国内企业特别是传统能源企业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

二、温室气体减排需求催生碳市场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在1906~2005年的一百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而气温上升给地球造成影响,可能远远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根据该报告,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超过约3.5℃,全球大量物种将灭绝。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是造成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温室气体一旦进入大气中,将一直存在数十年甚至数个世纪,不断累积的温室气体将对地球产生长期的影响。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人为温室气体,它在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煤、汽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其中在1970至2004年间,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70%,而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 。

为减缓气候变化,减少气候变化和气候变率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初衷驱动下,《京都议定书》应运而生。作为第一个强制性的国际减排协议,《京都议定书》在以市场机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碳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随着《京都议定书》生效,碳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扩张,已成为全球商品市场的新亮点。

由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规定的6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最大,所以在交易时,所有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都被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交易的市场也简称为“碳市场”。简言之,碳市场是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交易的市场。欧盟构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体系EUETS、美国有加州AB32、RGGI、WCI等区域性的碳交易市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都有各自的碳市场。

三、国内碳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碳市场是新兴的市场,EUETS运行历史也仅有8年,但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全球能源消耗超过80%来源于化石燃料,对于化石燃料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2011年,全球化石燃料共产生了33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碳市场的潜在规模比现有的其它任何环境市场都要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虽然受到碳价下跌因素的影响,2011年碳市场规模依然达到了1760亿美元,成交量达1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为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中国自己碳市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11年10月29日,发改委正式发布通知,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等七省市列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域,试点时间为2013-2015年,其中2013年为起步试点交易阶段,2015年进行总结评价和完善,并争取于2015年在全国铺开。

进入2013年,碳交易试点筹备进入攻坚阶段,预计七省市均将于年内正式启动交易试点,碳交易试点工作的推进将为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奠定坚实基础。中国是能源消耗第一大国,2011年中国因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为8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中国碳市场一旦建立并进入正常运行轨道,将会成为全球是最大的碳市场。

四、碳市场对传统能源企业的影响

1.减排势在必行

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尽管低碳能源部门稳步增长,但化石能源依然主导全球能源结构 。在我国,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仍是支柱,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传统能源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已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为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我国正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行业正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

从部分省市公布的碳试点初步方案来,国内各碳排放权试点基本都借鉴了欧盟碳市场所使用的总量控制和配额分配制度,具体体现为在钢铁、建筑、建材、电力等行业,年排放量在一定数量以上的企业被纳入交易体系,这些企业将被分配一定的排放配额,一旦企业排放超过给予的排放配额,将被要求从市场上购买排放配额或减排量来抵消其超额的碳排放量或者面临相应的惩罚。

部分省市已明确了纳入行业和纳入标准。北京规定2009-2011年,年均直接或间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一万吨(含)以上的固定设施排放企业(单位)将被强制纳入交易主体;上海要求石化、电力等工业行业2010-2011年中任何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两万吨及以上(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重点排放企业,以及一些非工业行业中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万吨及以上的重点排放企业进入排放体系;广东省规定部分工业行业中2011-2014年任一年排放二万吨二氧化碳(或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为控排企业;湖北省则为2010-2011年中任何一年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六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

2.碳市场是实现减排的手段

建设碳市场是借鉴国际经验,帮助企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一个重要手段。表面上看,碳市场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但实际上减排的目标已经设定,碳市场只是促进和实现减排的一个手段,即使不推出碳市场也会推出其他形式的减排手段。进行温室气体的减排必定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但碳市场并不是这些成本和代价的来源,相反,与其他行政化手段相比,碳市场有利于传统能源企业通过灵活的方式实现减排目标,降低企业的减排成本。

(1)碳市场为企业以市场手段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供了平台。“十一五”期间,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许多地方突击减排,采取拉闸限电等粗放甚至粗暴的手段,不仅影响了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民群众中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碳市场建立后,政府将向各企业发放排放权配额,企业可以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履行减排任务:第一、购买配额,配额可以直接从政府购买,也可以从其他持有富余配额的市场主体处购买;第二,购买碳减排量抵消企业的排放量。通过这种市场化的手段,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身排放情况自主安排生产。

(2)碳市场可以将企业的超额减排量转化成企业的利润。企业可以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等手段,实现自身排放量的下降。如果企业的排放量低于所持有的配额,则多出的配额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取得相应的收益。另外,通过管理和技术的改进,减少污染和排放,企业的总体成本可以降低,从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利润。碳市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动力。

(3)碳市场为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提供了途径。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正在改变,绿色消费逐渐深入人心。传统能源企业往往具有明显的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企业通过碳市场购买减排量实现绿色生产,将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为社会提供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的产品,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企业竞争力。

五、如何让碳市场为我所用

碳市场为企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新的平台,但碳市场对于国内的企业,特别对于传统能源企业来说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国内几乎没有能源企业直接参与过碳市场的运作。有些企业利用CDM机制开发过CDM项目,但并未真正参与碳市场运作,而只是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将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卖给国外实体。因此,对于正在筹备中碳市场,传统能源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在新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1.加强碳排放监测能力和报告能力

目前政府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没有限制,企业不会主动去监测温室气体的排放,即使有排放数据,其精确度也有限,且各企业使用计量计算方法和统计口径无法保持一致,基准不同则无法交易。一旦加入到碳市场中,必须遵循MRV的原则,即温室气体的排放要做到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企业应提前对碳排放量进行摸底盘查,根据相关的要求设计本企业的监测体系,同时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监测和报告水平。加强监测和报告能力既是参与碳市场交易的要求,也是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碳交易计划的要求。对排放量做到心中有数,准确地判断企业实际年排放量,才能根据配额与排放量的差额合理地安排企业交易计划。

2.培养碳交易能力

温室气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商品市场中机遇和风险并存。企业应该深入研究和借鉴国际碳市场交易或其他商品交易市场的经验,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碳交易能力,实现风险最小化,发现和提升碳资产的价值并获取利润。国内碳市场试点过程中只提供现货交易,没有期货等衍生品,缺乏风险管理工具,随着市场的完善和金融机构的参与,相关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将会出现,企业应给予密切关注。

3.加大对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投入

市场是手段,减排才是目的,传统的能源企业应大力进行技术创新,改进工艺流程,挖掘减排潜力,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将温室气体减排落到实处。因技术和工艺改进或而产生的减排量,可以通过在碳市场上出售,获取相应的收益来补偿初始投入。

4.进行清洁能源的投资开发。清洁能源项目可以节约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产生的减排量将可用于碳交易,而且根据世界能源属的研究,从长期来看,清洁能源节约的燃料将大于投资,到2025年燃料节约将大于投资,每增加一美元的投资,到2050年时可节约三美元的燃料 。投资清洁能源不仅可以为碳市场提交减排量,还能使企业投资多元化,实现风险分摊。

六、结束语

目前碳市场还处于区域试点初步阶段,没有形成真正的交易,全国性碳市场的形成尚需时日,这给传统能源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识别和运用碳市场所带来的机遇。碳市场不仅可以帮助力企业解决减排问题,还有可能为企业实现额外的利润,有远见的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同行内争取到竞争上的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IPCC: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R].西班牙瓦伦西亚:IPCC, 2007.

[2]Richard G.Newell, William A. Pizer and Daniel Raimi. Cabon Marke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FF, 2012.

[3]Tom Bode and Bob Andres. Preliminary 2010 & 2011 Global& National Estimates[DB].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 2012.

[4]World Bank.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2[R]. World Bank, 2012:9.

[5]世界能源署.2012世界能源展望执行摘要[R].世界能源署,2012.

[6]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EB/OL].2012-4-9.http://www.bjpc.gov.cn/gzdt10/ mtbd/201204/t2575919.htm.

[7]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Z]. 2012-7-3.

[8]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Z].2012-9-7.

[9]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Z]. 2013-2-18.

[10]IEA.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12 Pathway to a Clean Energy System[R]. IEA, 2012.

猜你喜欢
碳交易
基于ISO14064标准下的碳交易审计初探
湖北省CCER的发展机制
浅议宁夏碳金融发展
电力行业碳交易和企业策略的实验研究
低碳经济下中国贸易发展战略调整的研究
基于碳交易市场连接的宏观调控机制研究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两阶段下会计核算比较研究
碳交易与碳税兼容性分析
江西碳排放交易初始配额分配及价格设定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