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广东省老促会为烈士后裔助学,已坚持了18年,圆了24000多名烈士后裔的学业梦,取得显著的成效,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对烈士后裔的助学工作,是由省老促会已故的两位会长林若同志和罗天同志倡导开展的。他们还亲自发动组织,成立了省老促会的科教文卫基金会,使助学有了资金支持。
对烈士后裔的助学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能有今天,是多少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做好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才能对得起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不能忘本啊。关注烈士后裔的教育和培养,是党和人民应尽的义务。
对烈士后裔的助学,也应是扶贫工作的一项内容。可以说,培养了一名烈士后裔成才,就可以帮助一个贫困家庭脱贫。对烈士后裔助学,是告慰英灵,激励后人,既扶贫又扶志,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好事实事,是造福老区的民心工程,是有利于促进老区发展的事情。
目前,在广东,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认识不足,还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扶贫工作的内容,没有落实配套资金,助学资金显得杯水车薪,资助标准也很低,很多烈士后裔学子完成学业梦想还很困难;有的地方没有建立受助学生的档案资料和信息平台,工作欠缺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有的地方陷入了由老促会“自导自演”唱“独角戏”,或成了由老促会自撑门面的“快餐店”等等,都十分需要改进。
对烈士后裔的助学,为他们完成学业梦,我们应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的氛围;应共同努力,确保这项工作规范、有序、持续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