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
所谓“围绕单元专题积累习作素材”指的是从单元组这个整体看待习作教学,充分利用单元组中的构成因素,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与教学中要有专题的观念,要揣摩编者的编排意图,让一组中的导语、课例、回顾·拓展、综合性学习,一齐为习作添砖加瓦;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明确这组习作的内容、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一组课文的学习中不断为习作积累素材;可以先写一些小文章,等到习作时再针对最有内容,感触最深某一方面进行习作。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一”为例,谈谈如何围绕单元专题积累习作素材的。
一、围绕课文的学习积累习作素材
1.打开封存的记忆。学了《窃读记》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这篇课文是否勾起你与书的故事呢?学生会讲出很多:由于妈妈怕影响视力不肯他看书,自己就躲在厕所看书;下课看童话书看到一半上课了,故事很精彩,于是把书夹在技能科书上窃读;在家做家庭作业时,趁父母不在偷看书……有的学生一时想不起来,经同学们一提醒,就回想起自己也有经历过这些。再引导学生讲具体一些,并要求课后把自己和书的故事记下来,为习作积累内容素材。
2.领悟读书、习作方法。教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写好文章要多看课外书——“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还可让学生明确课文中提出的古诗积累的建议。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可以引导学生学到反复读书的方法。教学《我的“长生果”》可以让学生悟到读书方法:“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悟到习作的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其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这些读书、习作方法对学生很有帮助,也可以让学生谈谈学习的体会,并且交流自己读书、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也为写自己的读书体会积累习作素材。
二、围绕“综合性学习”积累习作素材
在“我爱阅读”这组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活动建议自由组成小组,商量准备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是综合性学习中提供的活动,也可以是另外与专题有关的活动,并订好计划,分头行动。教学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看,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分分类,做个书目;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等。学生有合作开展活动,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新的体验,获得许多新的知识。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这时,你不让他写,他都有好多东西要写,要表达,习作何愁无米之炊。
三、利用“口语交际”积累习作素材
据统计,人教版教材3~6年级口语交际共编排了57次,口语交际与习作合起来编排的有17次,分开编排的有34次。这34次虽分开编排但内容也是紧紧相连的,有5次的习作为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不规定内容、范围,所以也不能说与口语交际毫无联系,因为要写口语交际的内容也可以。仅有一次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七组,口语交际是《动脑筋解决问题》,习作是编童话故事,两者无关。所以口语交际与习作相关联的占整个编排的98.2%。笔者以为,口语交际编排意图的之一是要为习作服务,为习作提供素材。在本单元组中,“我爱阅读”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①分享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②采访爱读书的人;③开展一次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①②可以结合课例的学习布置学生完成,在口语交际课上只要花1/3的时间进行反馈,而2/3的时间要放在开展辩论上。辩论可以先提出两个观点:“开卷有益”与“开卷是否有益”,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并迅速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然后订出辩论规则。在还没开展辩论前,对学生提出要求:懂得既要认真发言,也要认真倾听;不但要积极辩论,还要用心观察记录,记录一个精彩的辩论过程,其中包括全班学生的反应,辩论后的结果等。辩论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正方赢,有可能反方赢,但是要让学生明确要读健康的书才是真理。这样的口语交际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辩论的经过历历在目,提醒学生把辩论中的经过写具体,辩论前、后写简单点就好了。
四、利用“回顾·拓展”积累习作素材
“回顾·拓展”往往含有习作的因素,也可以用来积累习作素材。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平时在教学中都是先学习“回顾·拓展”,再进行口语交际·习作。在教学本次“交流平台”时,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又有了更深的体会;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等等。这些都与“我爱阅读”这个专题有关,学生在交流中丰富了自己的认识,习作也会更理性、更有深度。
对于“日积月累”所展示有关千百年来历久不衰的读书名句,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到:这些话一直被人们传诵着,作为劝学的名句引用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二要让学生熟读成诵,背下来。三要适当补充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赏。这样就为习作中名句的运用打下基础。
“展示台”更是综合性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更应扎实地抓好,不能敷衍了事。只有按照教材的要求,开展相应的活动,把要求落到实处,学生所积累的写作素材才更为丰富。
综上所述,在认真揣摩编者意图的基础上,逐项落实,渗透作文素材的积累,到了写作时,学生脑中有了较为丰富的素材,稍加指导,就易于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自主积累习作素材的能力肯定也会得到提升。当然,各个单元组的作文题目不同,要求不一,在单元组各构成中所渗透的程度也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我们要因组而异,区别对待,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把作文素材的积累贯穿在整组课文的教学之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龙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