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吉林省万名村干部培训第二十五期班开班仪式在长春举行。省农委主任李国强、副主任于强,省新农村办主任董国权等出席开班仪式。来自通化地区的村干部和省委组织部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共407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
实施全省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新时期统筹城乡的高度,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增强基层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实践能力的战略部署。从2009年开始,全省计划利用5年时间,对1万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进行系统培训,每年培训2000名,前4年成功地举办了24期培训班,培训了8000名村干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二十五期班是今年的第一期班,培训为期10天。
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吉林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具有发展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林业大省和特产业大省的优势,玉米、水稻、肉猪、肉牛、禽类、蔬菜、瓜果、人参、鹿茸、食用菌、林蛙、中药材等生产在全国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具备了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要依靠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还必须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农业工作的组织者和现代农业建设的带头人。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不仅可以让大家了解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动态、前瞻科技最新成果、把握实现现代农业具体途径和措施,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依靠村“两委”干部的组织推动作用,汇集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实施好全国增产千亿斤商品粮食工程、我省百亿斤肉工程、蔬菜产业提升工程、人参、鹿业、林蛙、食用菌、中药材等新兴战略产业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开班仪式上,李国强主任就如何当好村支书对全体学员提出殷切希望。他指出,村支书作为基层干部,是党中央各项政策的落实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人,是农民致富的领路人,是民生改善的操作人,是矛盾化解的协调人,更是党的形象的展示人。村支书在政治上要靠得住,在发展上要有本事,要让百姓信得过。李国强主任希望大家在村支书的岗位上,要带领村民选准致富道路,发挥表率作用,带好班子,真诚为村民服务,更要在廉洁自律方面带好头。他呼吁各级组织为村支书的发展创造条件,让村支书办公有场地,活动有场所,待遇有保证,发展有前途。
李国强主任希望参加培训的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贯彻落实政策的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民服务的能力、促和谐保稳定的能力,以及防腐拒变的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带班子建组织强队伍、抓经济促发展保稳定的实践中,向基层干部群众宣讲学到的一些好知识、好政策、好办法,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贯彻到基层,把好的致富技术信息传递到基层。
开班仪式上,吉林农业大学校长秦贵信致欢迎辞。村党组织书记代表和大学生村官代表分别作了发言。
据介绍,今年的培训从培训的组织方式,到学习的内容,以及整个活动的安排,比以往其他的培训学习都有所创新。这次村干部培训授课人员都是熟悉“三农”工作的领导、知名专家,培训内容涉及“三农”政策理论、新农村建设、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园艺特产业、农机事业、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创业孵化等。培训内容不仅全面丰富,而且贴近农村实际,及时解决村干部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培训期间,还将安排村干部和吉林农大专家开展智力对接、参观考察、座谈讨论、问卷调查和观看专题片等活动,培训内容全面、系统和深入。
为确保今年的培训达到预定效果,具体要做到“四个保证”、“三个完善”。“四个保证”:一要保证培训时间,培训不准提前结束。二要保证培训课时,共19讲,培训单位要根据授课领导和专家的时间,合理调整和安排授课人员,不准出现停课、少课现象。三要保证培训人员,凡是参加培训的学员,要安排好村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培训期间,一律不给假,不准中途辍学,不准换人。四要保证培训秩序。要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外出,不会客;在课堂上要全神贯注听课,认真做好笔记;要注意寝室内环境卫生,按规定时间就寝和起床;要保管好个人物品,注意人身安全;业余时间不赌博,不酗酒,服从校方和主办单位的管理和领导。“三个完善”:一是完善培训制度,前期班没有培训的后期班要补上,到今年最后一期班,全省1万名村干部培训任务要圆满完成。二是完善管理制度,要制定万名村干部培训管理规定,建立课前课后点名制度、请假销假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市(州)和县(市、区)带队管理制度等,并要进行明确、严格遵守、落到实处。三是完善奖惩制度,对于在培训过程中,学习认真、表现突出的,按10%比例评选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并给予通报表扬;对于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市、县带队同志,省里将择优颁发“万名村干部培训优秀管理工作者”证书;对于那些学习表现不好,违反有关规定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发至当地县(市、区)党委、政府。
(省新农村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