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芳
摘要:本文通过对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的论述,揭示了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信任学生,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想去批评或管理学生,否则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与学生建立信任的“桥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在人生态度上有一个很大的改观。
关键词:班主任;信任;学生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刚成立不久,学生大多数是来自乡下的农村孩子。为了让家长和教师放心,学校规定,学生周五放学回到家后,必须用家长的手机给班主任发一条报平安的短信,而星期天傍晚学生回到学校后,也要用班主任的手机给家长发一条报平安的短信。学校的这一规定,既拉近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家校的联系,也有效地监督了学生在校外的不良行为。因此,几周下来,笔者班上一切正常,每周星期五的傍晚55条家长短信如期而至。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一个周五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超市买东西。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笔者眼前掠过。笔者再仔细一看,正好是班上的张宏毅同学。笔者赶紧拿出手机,翻开今天傍晚学生发来的短信。“班主任,我已经平安到家,请放心。——张宏毅。”怎么回事呢?难道今天家长来县城接他,到现在还没回家?但也不该给笔者发到家的短信啊?是不是自己认错人了?笔者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摘下眼镜擦了一下镜片,又从超市的另一侧看他。不错,正是张宏毅同学,今天下午英语课上他正是穿着这件咖啡色外套。笔者不假思索,立刻拨打了张宏毅家长的电话。“你好,是张宏毅家长吗?”“是”“张宏毅到家了吗?”“到了,请老师放心。”听家长这么一说,笔者也不再多想,毕竟自己已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
星期天晚自修,按学校的安排是班主任到班辅导学生功课。课上,笔者特意留心张宏毅的表情,但三节晚自习下来,也没有看出他的异常表现。放学后,笔者把张宏毅同学叫到办公室,为了不让他怀疑自己对他的不信任,笔者没有正面问起周末是否回家的事,而是先关心他最近的学习情况,并鼓励他今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上课大胆举手,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争分夺秒,认真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教师,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争取在期考中考出全科A的成绩。
“我知道了,老师。这次段考我的历史科和地理科没得A是因为课后练习没做完,而试题中好多模棱两可的题目都是从这些练习中出来的。上周听了您的段考总结和学法指导之后,我现在已经制定了每天的学习计划、每周的学习计划和每个月的学习计划。比如,这周周末,我都没有回家,我去了家住县城的姨妈家。这两天我收获可大了,做完了老师布置的各科练习,还预习了好多课程。”
“那天你不是发短信告诉老师你平安到家了吗?”笔者假装疑惑。
“老师,对不起,我怕您担心,我去了姨妈家之后打电话叫爸爸给你发短信。因为您担心我们不回家,一直都在强调要用家长的手机给您发短信,所以……而且,我家离县城很远,每周来回就要花掉60元钱的车费,到了镇里,爸爸还得骑十几公里远的摩托车到路口来接我,而最近又是砍甘蔗的农忙季节,我怕耽误爸爸的工作,太麻烦了他。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骗您,我应该告诉您我去了姨妈家。老师,请您相信我,以后我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张宏毅低着头,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双眼。
他的这一番话无不感动着笔者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笔者的眼睛也开始被泪水模糊起来。
之后,笔者拍了拍他的后背说:“孩子,别难过,你没有骗老师,相反,你做了件很好的事,假如每位同学都像你这样懂事,为家长着想,为老师着想,为学习着想,我们班的成绩一定会更好的。好孩子,继续努力吧,你定能打造出靓丽的人生!”
的确,我们教师为了学生的茁壮成长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除了教学,还得花很多心思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安全工作,必须是天天讲、时时讲,容不得半点疏忽。但是,在学生犯了错误后,如果我们总是板着脸去指责他、批评他,一口咬定学生的不对,未必能取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相反,我们在发现了学生的错误之后,从侧面去了解,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从而耐心地、细致地加以引导和教育,必将会达到学生对教师更加信任,并坚定改掉错误的效果。试想,假如那晚笔者仅凭着自己的想象,而没有足够的证据,就把张宏毅叫到办公室破口大骂,要他老实交代星期五晚上去了哪里?为何父子俩联合起来骗老师?或许他不会说出他不回家的原因,也有可能会打破他的学习计划,甚至使其放弃努力学习的信心。
可见,有时候学生的谎言未必就是坏事,我们班主任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必须和学生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桥梁。因为,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