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选择去农村就业的现象日益明显。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选择农村就业的复杂心理因素,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人才的现状与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这一交互现象引起我们的思考。针对该现象,对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到农村积极就业,促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92-02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上高校培养模式的缺陷,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成为牵动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个人前途,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至关重要。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大举措。虽然大学生选择在农村就业,实现心理过渡,为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缓解了压力,暂时解了燃眉之急。然而从长远来讲,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意愿,这并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匮乏的窘境。
一、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现状分析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与当前就业需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据资料统计,从2005年到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为330万、413万、495万、532万、600万、631万、660万,不断飙升的数字足以说明就业压力之大。
(一)农村就业的现实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不争的话题之一,每年的就业形势严峻,这不仅关系着毕业生的尊严,而且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和谐。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就业,服务基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政策的出台,都在利用政策的吸引力,将大学生就业导向广大的农村地区。大学生也逐渐转变就业观念,暂时选择通过这些途径实现初次就业,等待机会实现再次就业。
(二)农村就业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承载着父母的殷切希望,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熏陶,他们通常对自己的未来预期很高。但是走出校门,越发感觉就业的压力,面对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而且这些政策随着实践的检验,日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信赖。大学生在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时,退而求其次,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交代。然而他们大多数并不愿意长期扎根基层,在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更多的是把农村就业这一机会作为一个跳板,在此期间很多人心态极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争取一切机会跳出农村,在大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二、大学生农村就业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注入新鲜活力。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拥有创新性思维,对新农村建设可以出言献策,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来说,条件比较艰苦,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待遇微薄,更多的人才选择留在城市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很少有人问津。长期的贫穷、落后等诸多因素,造成农村在建设中极度缺乏高素质人才的现象,限制了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发展的速度。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就业、服务基层,为新农村建设缓解了人才缺乏的燃眉之急,为未来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原有的农村建设领导班子中很多都是知识水平不高的当地有威望的村民,在办事时经常采用经验主义,无形之中不利于新农村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建设。而此时大学生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不良现状,可以为广大农村干部提供一些思路。
2.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提供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面临严重的人才缺失的尴尬境遇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没有大学生人才资源向农村的回流,没有多学科、多专业、多渠道、多形式的智力资源输入。”[1]这种情况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无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性改革,发展十分缓慢,长此下去令人担忧。针对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的匮乏,国家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就业,服务基层。在制度上为吸引人才做出了努力。实践上,到农村服务的大学生中一部分人本身就是农村人,他们一般选择在户口所在地扎根,能够很快地融入工作和生活中,这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后续人才保障,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二)不利影响
1.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不稳定性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资源浪费。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长期在农村扎根的意愿,试图以农村基层锻炼为跳板,期望在城市寻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有前途”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大学生源于农村,求学本身就是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心态,父母和自身都有着跳出农门的渴望,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们更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留在城市。这些多层复杂因素使得在农村服务的大学生人员极其不稳定。由于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所在基层单位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有效地栽培他们,开展实质性工作时也不乐意他们参与,大学生很难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待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受到打击。大量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使国家政策原本的初衷,在具体实践当中变了形,走了样。
2.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过渡性给新农村建设造成隐形影响。由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暂时性、过渡性,使他们所在的基层单位很难重视他们,难以提供相应的岗位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很多乡镇只是以大学生村官作为装点门面的工具,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很少让他们参加,更谈不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处于作为“花瓶”的待遇。这不仅打击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和热情,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状况为新农村的发展带来了隐形危险。尽管大学生村官等高素质人才的注入,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基层组织没有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提供系统的培训,也没有为他们的实践锻炼提供机会。因为存在的过渡性心理,导致目前存在的基层领导不重视现象,为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有效推进大学生农村就业,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就业理念
大学生都希望毕业以后留在大城市生活,不愿意回到农村、基层。他们的就业期望明显偏高。宁愿在城市艰难的生存着,也不愿意回到基层锻炼。加上家长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殷殷期盼,更坚定了他们选择城市的决心。推进大学生积极到农村就业,要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对农村的新认识,展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他们看到广大农村地区是一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有作为,成为领军人物。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正确分析自身实际条件,理性做出选择。前几年出现的北京大学生村官热与一些地区大学生村官无人问津的现象,说明宣传工作的不到位和狭隘的就业理念在起作用。要善于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担忧的现实问题,使他们相信服务农村,一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二)推进政府保障体制建设,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保障
首先,一部分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针对国家推行的相关政策,也有意愿去农村服务,但是顾虑重重。首先他们担心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是否成为政策的牺牲品。其次,由于我国城乡差距比较大,收入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在上学期间投入了巨大的教育成本,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最后,他们长期在城市求学、生活,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繁华和生活、交通的便利等,担心在农村工作的适应和与当地人的融合问题。如果政府只是简单地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没有相关的配套制度保障,很难吸引大学生下定决心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基层,新农村建设中缺乏人才的现象很难得到有效缓解。政府应该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出发,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的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放下心理负担,轻松愉悦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洪流当中去。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具体可以体现为向服务基层的大学生给予工资、福利、安家费用等的补助。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创业,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目前针对大学生进入基层工作的途径相对比较单一,仅仅局限于“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很难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这种需求与就业的压力表现得日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国策,农村经济的发展将逐步驶入快车道,对人才的渴求也将越来越旺盛。政府可以逐步由主导走向引导,由出台优惠措施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转变到搭建舞台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2]为他们拓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扩宽就业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针对农村的现实情况,可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学生可以承担管理者、组织者、技术人员角色等,通过开发新产品,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比较效益,推广农业的社会化生产。“乡镇企业可以从大学生中吸纳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农业发展,农业合作社建设,要在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领域吸引大学生积极加盟”[3]。近几年媒体不断报道大学生毕业到农村种植蔬菜、经营果园等成功事件,要善于总结经验,扩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俊刚.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7,(9):55.
[2]喻源,付昌义,蒋远喜.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0):149.
[3]贺桂欣,李宝文,王久兴.大学生新农村就业及其保障体系构建[J].成人教育,20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