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全国各地新一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渐入尾声。对于毕业生和招聘单位来说,如何看待起点薪酬是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近年来围绕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薪酬,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争论,如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大学毕业生月薪不如外出务工人员以及“新读书无用论”等。由此值得引起思考的是,毕业生起点薪酬究竟定多少才合适?政府部门应该在毕业生起点薪酬方面提供哪些基本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引导毕业生理性就业,促进用人单位合理确定起薪标准?
笔者通过比较国内外青年就业公共信息服务发现,目前我国亟待建立全国性的毕业生起点薪酬调查发布体系,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主体发布的毕业生起点薪酬信息存在诸多问题。如:国内有一些咨询机构曾经发布过毕业生起薪数据,但由于经费、人力等方面的局限,起点薪酬调查的范围小、渠道窄、样本单一,往往只涉及部分地区和行业,不具有规模性和权威性,在全国范围内的指导意义不强,而且由市场发布的起薪信息大多以产品形式出现,客户使用需要付费,这种盈利性一方面限制了使用者范围,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另外,各发布机构间的统计口径不规范,信息缺少连续性和及时性,常给信息使用者带来一定困难。
二是政府部门在毕业生起点薪酬信息服务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目前,我国各地区政府部门发布的工资指导价位中包含毕业生起点薪酬信息,但其中很多只提供了毕业生分职业的起点薪酬,缺少分行业、分专业和分学历等更全面的价位信息;各地区间起薪发布的口径不一致,缺少中央层面的统筹规范,地区间的信息发布缺乏衔接和联动,如对比2011年广州和北京两地的毕业生工资指导价位发现,广州市公布的起薪信息涵盖了180多个职业类型,而北京市只涉及113个职业,而且未提供起薪平均数;还有很多地区仍未形成工资指导价位发布制度,政府在毕业生起点薪酬服务方面处于“缺位”状态。
三是全国毕业生起点薪酬调查发布体系的建立具有诸多应用价值。调查成果将有助于政府部门掌握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信息,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有助于企业了解行业和地区的毕业生薪资水平,从而为企业制定招聘策略、薪酬策略甚至人才战略提供依据;将有助于各类毕业生了解市场薪酬信息,合理形成薪酬预期,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将有助于高校合理判断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科学设置招生计划、课程及提供就业指导等,提高人才培养效能;将有助于为广大家庭和教育投资机构提供价格信号,促进社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在毕业生起点薪酬公共服务方面有很多成熟的做法,如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定期发布的职业展望手册(Occupation Outlook Handbook)和工资数据库(BLS Wage Data)中都含有毕业生起薪信息。此外,美国大学雇主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每年都发布年度薪酬调查报告(Annual Salary Survey Report),报告主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起薪信息服务。日本厚生劳动省每年开展的基本工资结构调查(Basic Survey on Wage Structure)中,都包括起点薪酬分报告,该报告主要服务于企业和新毕业生(New Graduates),内容包括分性别、分专业、分地区、分职业、分行业和分企业规模的毕业生起点薪酬,数据对全社会免费开放使用。
針对当前我国各学历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可以尝试在国家劳动力成本统计和国家薪酬调查体系框架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牵头,通过调查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中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获取起点薪酬数据,同时组织有经济学、统计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背景的专业人士进行分析,撰写相关报告。
毕业生起点薪酬发布是政府提供基本信息服务的关键环节,建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完成毕业生起点薪酬报告的发布工作,在每年的第二季度部门新闻发布会中发布报告,或专门召开毕业生起点薪酬报告发布会,宣传起薪调查结果,形成年度、季度毕业生起薪定期发布机制。同时可以借鉴统计年鉴的形式,将毕业生起点薪酬作为薪酬发展报告、人才报告或者劳动力市场报告的一部分,或者单独形成报告出版发行。其中,对地区、学历和职业等公共信息可供社会网上免费查询,对涉及企业个性化的数据需求可提供收费定制报告。
毕业生起点薪酬信息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和规模性等特征,通过建立全国毕业生起点薪酬调查发布体系,可以真正发挥政府在起点薪酬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为广大毕业生求职、用人单位招聘和高校就业服务提供一份权威的起点薪酬“晴雨表”。
备注:本文是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青年基金课题《我国不同学历毕业生起点薪酬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项目号:LKY-2012M-11)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包括:钱诚、杨黎明、贾东岚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