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2013-04-29 13:46:10黄黎明
西江月·上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生态伦理孟子启示

【摘 要】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明确其思想的历史生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博大情怀,主张“时养”和“节制而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社会伦理责任意识。笔者认为,在当代的生态建设过程在,应该怀揣着敬畏生命的关怀意识和节约消费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孟子;生态伦理;“仁民而爱物”;启示

一、导言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先验的善的思想、“仁政王道”的王道学说以及修身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孟子在注重社会政治和谐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生态和谐。《孟子·告子上》记载了一则故事:“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牛山里的树木很茂盛的,牛山位于郊外,人们用斧头将山中的数目砍伐一光。本来因雨露的润泽还有再生的能力,无奈又成了牛羊的牧场,经牛羊糟蹋结果变成了光秃秃的山包。

孟子在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泛爱众”的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在将关注视野投入于人民大众的生活领域的同时,还把人以外的自然界,包括有生命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的大地也纳入自己的关怀视野。现代生态学创始人阿尔贝特·施韦泽曾说:“属于孔子学派的中国哲学家孟子,就以感悟到了对动物的同情。” i当今,作为三大全球性问题之一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通过对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形成、生态理念的梳理,无论是对生态伦理的理论构建,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还是全球范围内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都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

二、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生成

《孟子·告子上》中的牛山事件是一起生态环境破坏的典型案例,然而孟子却对此刻苦铭心,这充分流露出了孟子生态伦理情怀。为了准确地把握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所在,应明确其思想的历史生成。

(一)社会环境因素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风云动荡,瞬息万变,中国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铁制农具,牛耕技术有了广泛的推广。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为开发山林,耕荒种地提供了便利。在政治上,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物质享受和此起彼伏的战争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也使得这类牛山事件在当时社会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孟子认为,从夏商周时期开始,自然环境就经历了破坏、生成再到破坏的这样一个循环变化的过程。而孟子所举例的牛山事件是自尧时“洪水泛滥,五谷不登”到舜、禹时“人得平土而居之,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后的又一次环境恶化。这是由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人类不断繁衍,人口大量增加所导致的。虽然,在孟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生态环境与尧舜禹时代相比恶化程度有所增加,但是,当今生态危机比那时更加严重。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河流受到污染,空气不再清洁;土壤出现退化,生物种类减少。在现在全球化生态未及的严峻现形势下,重新审议孟子的生态伦理观,强化生态伦理意识,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想文化因素

如果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孟子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外部因素,那么,孟子所秉承的“天人合一”思想、尊崇的先验的善——“性善论”则是其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基础和内在推动力。

1. “天人合一”

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受到孔子深刻的影响,在此有必要就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做一下历史的梳理。在西周之前,就有了“天”的概念,那时的“天”与“神”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上天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主宰,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从西周开始,统治者对“天”的概念作了修正,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使得统治者必须实行“德”政。这样“天”的地位就有了相对的消弱。

孔子生活于“神人合一”、“以德配天”的时代背景下,他的思想中仍然保留着时代的烙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之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但是孔子对“天”与“礼”作了改造。“天”在孔子看来不只是一种神性的“天”,而且还将“天”视为自然,并且要求人们要效仿天道。在“礼”的改造上,孔子认为“礼”只有作为治国的原则,才有其意义,而实际可操作的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何为“仁”?在《论语》中,樊迟问“仁”,孔子说:“仁者,爱人也。”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仁”不像西周的“以德配天”那样,是一种服从上天意志的表现,而是一种普遍的推己及人的“爱人”心理。但是孔子并没有告诉人们“仁”本质存在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在处理“仁”(爱人)的核心地位和“天”的主宰性的问题上自相矛盾。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完善。孟子找到了沟通“天”与“人”的桥梁,而这关键所在就是“心”。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之德源于人心,“仁,人心也。”孟子接着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认识自我主体“心”的发展也就认识了人性与天道,这就是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2.“性善论”

“性善论”在孟子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同告子的争论中形成的。告子说,“食色,性也。”ii、“生之谓性”iii,人生来所具有的东西就是性。“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份于善于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人性就像急流的水没有定向,人性也就是这样无善无不善。告子认为虽然人没有善恶的定性,但是他通过将人性比作柳条,仁义比作柳条加工而成的桮棬,以此来说这种仁义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

孟子认为,如果赞同了告子的观点也就等于取消了人们行善的基础,作为孔子的继承人,要将孔子的“仁”思想贯彻到底,就必须坚持性善论。孟子也拿水举例子,将人性比作水,人性善就如水性向下流,人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而对于什么是善性的内容,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iv 杨泽波称这里的“四心”就是良心和本心。而良心就是善心,本心就是原本具有之心。良心本心通过仁义礼智这种善性表现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良心本心,所以每个人都具有仁义礼智之善心。

性善是人天生所固有的,但为什么后天会有恶的事情?“今夫水,搏而跃之,可始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不为善,其性亦犹是也。”v拍水而使水跳跃,改变流向,这不是水的本性,是形势使它如此,人之所以行恶,也是形势所然,而非人之本性。恶即是一种良心本心的流失,更确切的说是人的本性的一种遮掩,不明显的表现。

如何寻求这种丧失了的善行?孟子认为,必须通过一种道德的内在欲求,通过反求达到“得善”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反求诸己”有两个步骤,首先就是要“反思”,“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其次就是要“自得”,所谓自得就是要将人们从失去的本性中找回,通过反思来使人达到自得“善”的目的,这样做就达到了无愧于心。

三、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仁民而爱物”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主张。东汉的赵岐注说:“生亲其亲戚,然后仁民,仁民然后爱。‘亲、‘民、‘物有别,故‘君子布德,各有所宜。”可见这种爱是有差等的,“爱民”是孟子认真学说的核心,孟子用一种扩张的方法,由近及远,由内及外,将亲情之爱推及至天下百姓,使人民得到实际好处。从这一层面上看,孟子的“仁民”体现了一种给社会生态的和谐。

这种差等的爱是不是说孟子将人与物简单的区别开来,把人看作是比动物高贵的物种而自居呢?笔者认为并不能这么简单的进行理解。孟子在“人禽之辨”vi中提出人与禽兽相异只有“几希”,而这“几希”的区别就在于人之性为善,人性善的本质在于“仁爱”。在孟子那里,“仁”本来是人的最高德性,是天赋的,天人之间本来就是内在联系的,人的高贵之处就在于能使自我的道德情感施予万物。孟子虽主张“爱有差等”,但绝不意味着爱有局限,缺乏普遍性。

我们从齐宣王“以羊易牛”和“牛山事件”这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到,孟子在关心“仁”政的同时,表达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对有生命的动植物甚至是无生命的土地都抱着一种亲近感,对其抱有一种生命的关怀之情,孟子所采用的逻辑方式是推己及人,而后推人及物,由“亲亲”而“仁民”,再由“仁民”而“爱物”,最终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一种自然生态的和谐。

(二)时养节制

在孟子看来,这种“仁民爱物”的思想理念要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如实的贯彻,最重的的是要靠“时养”和“节制”。中国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时养”的思想理念。在孟子看来,“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vii天虽然高不可攀,变化莫测,但有一定得规律。因此,人类不仅要认识自然规律,而且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送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viii因此,可以看出孟子十分重视自然界的生长之道,强调“时”的重要性。这里的“时”说明人们必须依据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和实践活动。

孟子在主张“时”的同时,又强调了“养”。在孟子提到的牛山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山无草木,难道是山本应该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孟子认为这是一种“失养”的结果,“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ix他举例说,“虽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x孟子认为,要维护好良好的生态系统,就必须注重自然资源的养护,如果一味的索取,使自然界失去其原有的面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注重“时养”,还需要注重“节制而用”。孟子在继承孔子节制之德的基础上,提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孟子·离娄上》中有一句话:“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才莱、任土地者次之。”这句话从客观上为保护自然和动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孟子看来,发展生产,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毫无疑问是一种施行仁政的表现,但是“辟才莱任土地”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遭到破坏反过来也就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不应乱砍乱伐毁坏草地,而应当建立一种合理的节制制度。同时,孟子认为这种“节制”应“功至于百姓”。他说:“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xi ”也就是在这点意义上,孟子的“时养节制”的思想要求人们用仁慈之心去爱天地万物,树立起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既要节制而又要功至于百姓。

(三)“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仁民而爱物”是孟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孟子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生态伦理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责任意识。

孟子所提出的“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如山林”三项有利农业生产的举措,其目的是为了“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建立物质文明,再加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就可以建设精神文明,最终实现两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孟子理想生态社会的蓝图是想建立一种,衣食无忧,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富庶景象。这种社会蓝图不仅同孔子所提倡的“大同”社会理想一脉相承,而且也深刻地体现了孟子“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孟子在理想社会构建中不仅重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更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否者人类文明将呈现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的景象。

孟子“使民养生而无憾”的思想认识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这种“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生态伦理责任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孟子看来,首先,作为掌管国家事务的君主,必须“与民同乐”,带头行尧舜之道,惠民与天下。“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xii,“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xiii。这样,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责任意识就建立起来了,由此,老百姓才会进行仿效,形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人格。其次,孟子从其治理国家的理念出发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他要求国家要求重视家庭教育“申之以孝悌之义”,告诉子女们为了确保“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进而意识到培养对大自然的生态伦理责任的重要性,否者就会出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的恶俗现象。而这种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自觉的生态伦理责任意识,因此,孟子才会从性善论和“仁民”思想进行考虑,不提倡实施《伐崇令》之类的有关保护生态的严惩政策。

四、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敬畏生命的关怀意识

所有的生命都有其内在的价值,生命就其本身来说就是一种善,哪怕是你走出的每一步,都要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当然,这里并没有从宗教的生命观意义上进行论述,而是以一种“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博爱精神和伟大的胸襟来对待万物。我们应该将敬畏生命看成一种品性,一种人生的态度,一个有道德的人、热爱生命的人,应该敬畏任何固有价值的生命。我们要否定对生命价值进行区分排列,通过对生命的关心和同情,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一种与自然的精神纽带。

然而,在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变自然价值为文化价值,人类更多的是成人文化的价值来换取人类文明,将人与物看成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绝对对立的关系,而不知他们的野心所造成的的是自然的报复。近些年来所粗线的地震、海啸以及各种新型病毒(SARS、禽流感)等,带走了多少生命?人类应该反省,在大自然这种不可抵抗力下,我们所采取的对自然的野蛮行径是否应该停止,是否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拯救自然界,拯救我们自身的生命?答案是肯定的。

生物中心主义者,阿尔伯特·施韦泽曾认为,自然作为一个自发过程,不懂得敬畏生命,它最有意义地生产着生命,又毫无意义地毁坏着它们。但是,自然作为生命在人那里达到了自觉。因此,人类应该想孟子提倡的那样,以一种“仁民爱物”的博大情怀,“反求诸己”的的反思方式,敬畏生命,来实现人与世间万物的和谐对话。

(二)节约消费责任意识

人类为了满足自我的生存的需要,就必须从人以外的自然界中获得消费品,然而在人类长时间的历史过程中,这种生存的需要与人的满足需要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发,人类开始不断扩充自我对自然的征服力,肆无忌惮地满足自我的欲求,这样一种过度消费,表面上看是人类价值的不断实现和提升。但是对于地球这个有限的生态系统来说,这种消费方式增长,加大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承载能力。科学事实表明,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和使用化石燃料,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海平面不断上升;由于过度消费和污染,世界上干净的饮用水仍无法得到保障,海阳渔业一直在衰弱。

我们作为主体,在实现自我满足的价值的同时,对自然应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就像孟子所说的既要注重“时养”又要注重“节制而用”。首先,人类应抱着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周国平在《人生哲思语编》中说过这么一段精彩的语句:“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躯,······山珍海味,挥金如土,更多的是摆阔气,藏娇纳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图虚荣。”如果人们都以一种节欲的态度来对待自然,那么孟子理想生态蓝图或许就可以实现。其次,人类应建立一种公平、公正的调控机制。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分配上的差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无法得到解决的,人类平时基于利益平等的需要,不断地从自然索取资源,这必然造成社会和自然秩序的混乱和失衡,因此,一种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就是必要的。

注释:

i[美]阿·施韦兹.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ii孟子.孟子注释[M].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第,236页.

iii同上,第236页.

iv同上,第239页.

v同上,235页.

vi同上.

vii孟子.孟子注释[M].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第,第180~181页.

viii同上,第5页.

ix同上,第243页.

x同上,第244页.

xi孟子.孟子注释[M].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第,第14页.

xii同上,第165页.

xiii同上,第9~10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杨伯峻.孟子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陈泽环.道德结构与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陈泽环.对生命的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中华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M].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董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道德哲学之“伦理生态”系统形成[J].哲学研究,2006(6).

作者简介:黄黎明(1987.05—),男,汉族,福建松溪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西方政治哲学。

猜你喜欢
生态伦理孟子启示
磨刀不误砍柴工
试论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东方教育(2016年10期)2017-01-16 21:47:00
广西百色市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研究
艺术研究(2016年4期)2017-01-16 13:54:45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
人民论坛(2016年5期)2016-03-24 22:27:39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商(2016年1期)2016-03-03 1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