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党支部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党员群众一帮一”结对子重点帮扶活动,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几年来,在团队形成、教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活动主题与思路
“党员群众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是党支部结合每位教师的特点,通过安排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教学评价好的党员教师带领一名群众教师,以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平台,提高群众教师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使学生全面受益。
实施方法与过程
1.结对帮扶定目标
党员教师杨丽珍自2004年以来,一直进行着纳米、油墨、表面活性剂的科研,有了一定的科研积累,而群众教师李福芸在本科及研究生期间从事的是物理、物理教育方面的学习,毕业后通过十几年的物理教学,有了一定的教学能力和见解,但科研能力急需提升。
杨丽珍与李福芸根据各自特点和发展需要,明确了“以纳米材料为主的研究方向,以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手段,以提高李福芸老师科研素养为目标”的帮扶方案。
2.党组织支持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建立硬件平台。党支部经多方奔走,在院领导支持下,建立了“理化实践创新基地”,将一个语音室改造为占地50平方米的实验室,并购买了运动粘度测定器、马弗炉等仪器设备。
二是建立人员队伍。在党支部的支持下,组建了以杨丽珍、李福芸为核心,一批有基础、有兴趣的学生为骨干成员的创新团队。从2011年开始,一批在纳米、表面活性剂、紫外油墨等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参与了“理化实践创新基地”的实践创新活动。
3.党支部具体指导
以国家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学校提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建设目标为契机,结合学校开展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大学生学科竞赛等活动,确立了以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为抓手,通过组织开展“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研项目”“校内外化学实验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指导形式采取2人~3人组成小组,通过文献的查阅、实验的设计、与教师方案的探讨、实验的实施与不断矫错、最后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取得的主要成效
1.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杨丽珍教师引领李福芸进入科研工作的大门,为其规划了以纳米材料为主的研究方向,在如何查找研究资料、实验设计和实施及撰写科研论文等方面进行指导,李福芸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近3年来,李福芸在2010年作为第一申请人获批了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4篇(2篇为核心,2篇被EI收录);2012年获批与实践创新教学平台相关的校级教改1项。
2.形成了科研创新团队
以帮扶为核心,促成了基础部“理化创新团队”的形成。经过3年的实践,马涛、周慧、郝燕萍相继加入该团队,成为了基础部教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3.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通过创新团队这种师生密切接触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提高了教师的管理水平。例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教师会主动给予补助;当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无法排解时,教师会耐心地给予疏导;在学生学业遇到困惑时,教师会给予帮助。
4.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专利及论文情况:3年来,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一般性刊物4篇,核心刊物6篇,SCI收录3篇,ISTP收录1篇,EI收录5篇。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的马林同学在2012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昆明)研讨会”上宣读的A New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for Preparing γ-MnOOH Crystal获“大会优秀学生论文”,并被SCI收录。这是学校第一次由本科生在国际会议上用英文宣读自己的研究成果(此次会议共有5位学生获优秀论文奖,本科学生只有1位)。马林已被北京工业大学录取为 研究生。
学生获奖情况:3年来,与创新实践活动相关的奖项共获10项,其中校级化学实验竞赛奖励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北京市化学实验竞赛奖励3项(2011年优秀奖2项、2012年三等奖1项);学校第十届大学生科技节科技作品展理工组二等奖1项;2012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昆明)研讨会“大会优秀学生论文”1项。
学生入党及获奖学金等情况:3年来,创新团队学生成员共有2名入党,3名成为重点培养对象;14人次获得校级奖学金,2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学生考研情况:2012年,创新团队成员郑金安考取了天津科技大学的研究生;2013年有4人考取了研究生。
经验与启示
“党员群众一帮一”活动的成功经验:一是责任帮扶,通过制定帮扶目标,时刻提醒党员肩负的责任;二是感情投入,通过一对一、手拉手,使党员群众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工作上的好帮手,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方式;三是党组织要时刻眼不离开、手不松开,既制定切实帮扶目标,又创造工作条件和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帮扶工作不仅要结合党员群众的特点,而且还要注意引导上台阶。
实践证明,责任到人的帮扶形式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组织围绕中心开展工作有了抓手,中心在党员责任,重点在支部组织。在营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平台的同时,通过党员带动群众、教师带动学生,使党组织的影响从“一帮一”到带动一大片学生。从效果来看,教师体会到了党组织的关心,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身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学生初步具备了科学研究素养,促进了崇高的政治追求和高尚的生活情趣,具有很好的推广空间,为提升政治追求和生活情趣提供了广阔空间。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