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高等学校宿舍文化建设

2013-04-29 06:28:45潘春勇
西江月·上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宿舍文化文化建设高校

【摘 要】阐述了普通高等学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调查分析了普通高校宿舍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宿舍管理、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普通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宿舍文化;文化建设;大学生

引 言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阵营,许多同学都是将宿舍作为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大学生涯里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是学生之间人际交往也是以宿舍为平台。宿舍已经成为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的结合点,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养成教育的重要场所,是高校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重视宿舍亚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奋发向上、学习氛围浓厚的宿舍环境,对于促进良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微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作用。

一、普通高等学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部结构大体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表层宿舍文化,指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等。第二层为中层宿舍文化。主要反映各种规章制度。如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 道德行为规范等及其执行情况。第三层为深层宿舍文化。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文化知识、社会责任感、审美情趣、等及其外化。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他们不仅在宿舍里学习、休息,而且在这里就餐、娱乐、交流思想,因此,大学生宿舍是一块不可忽视的育人阵地。再者,由于宿舍相对于教室和其他公共场所而言,是学生们较为自由的“私人领地”,许多深层的思想问题往往在这里随意显露,因而研究大学生宿舍文化,加强这一文化阵地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宿舍是大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之一。除上课之外,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宿舍里度过的,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阅读都离不开宿舍。近年来,高校虽然在宿舍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第一,从宿舍物质文化层面建设上看,重视外表宏观建设,忽视内部微观改造。从外表看,宿舍楼宏伟气派,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但宿舍内却是另一番风景,床铺上被子不叠;衣服、书籍随意摆放;桌子上杯盘狼藉,杂乱无章;地面上,垃圾成堆、不堪入目。

第二,从宿舍文化导向上看,注重时尚和流行元素,鄙视奉献、淡化理想。宿舍本应该是发奋学习,放飞理想的地方,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追求时尚、爱好虚荣、贪图享受、淡化理想、不思进取。

第三,从宿舍制度文化层面建设上看,注重宿舍制度内容的全面性和原则性,忽视制度的操作性、实效性和权威性。每个高校都有成套的宿舍管理规范,但大多针对性不够、号召力不强、措施不力,缺乏权威。如有些制度虽然张贴在公寓的醒目位置,但夜不归宿者有之、破坏公物者有之、乱贴乱挂者有之、乱拉乱接也大有人在。[1]

第四,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后于形势要求。后勤服务部门存在管理体制转型不彻底,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往往实行单纯的垂直化管理,同学生之间缺乏双向互动,部分后勤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漠,不能够深入了解学生正常的需求,学生与后勤服务部门之间矛盾突出,学生有抵触情绪,造成管理难度加大。

第五,宿舍内信息丰富,但缺乏监管。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上网的便利,宿舍已经成为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又一场所,但是在为人才培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中的一些不健康内容和一些不真实的煽动性内容,往往在学生中传播和扩散得非常迅速,在学生中产生恶劣影响,干扰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

第六,学生对学校依附性淡化,平等意识增强。近年来,各项教育改革措施不断出台,招生政策、收费政策、就业政策、后勤社会化等将学生与社会结合得更为紧密。学生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传统的依附学校的心理逐渐淡化,平等独立意识增强,学生难免把教育和金钱等价考虑,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对学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产生不满情绪。

三、加强普通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宿舍管理长效化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1)从基础文明建设入手,加大卫生、环境布置等检查力度,奖罚分明,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宿舍” 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建立正常的信息反馈和对话机制,学校或公寓管理部门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工作中的失误或不足要及时改进,力争求得相互间的理解,加强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控制与引导。(3)学校要把大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并认真实施,严格管理,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大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2]

(二)积极推进宿舍管理创新,理念创新,建立一批高素质的规范合理的管理服务队伍

对宿舍进行人性化管理是宿舍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要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责任强、作风正的工作队伍。二要提高服务水准,及时提供情感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协调服务、环境服务。特色鲜明而贴心的服务,可以使管理措施得到学生的理解,促进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同时,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转变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培训,使他们扎根于大学生宿舍中,以大学生宿舍为基地,开展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工作,关心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对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呈多元化状态的今天,对大学生宿舍文化价值导向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宿舍文化要坚持努力满足青年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审美要求,既不搞统一模式,也不能放任自流,正确的态度是发现肯定它的价值,并加以引导,发扬正气,制止邪气,使宿舍文化朝着丰富多彩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定期举办宿舍文化创建活动,提升宿舍文化的层次和艺术品位

构建宿舍文化活动的内容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实践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消遣文化与创造性文化的关系,突出创造性文化建设。即使一些浅层次的消遣性文化活动,也应寓教于乐,要引导大学生从单纯的兴趣满足中升华出来,自觉地从娱乐中感受到艺术熏陶。二是处理好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高层次的文化活动。例如:定期举办文明宿舍评比、宿舍装扮评比、宿舍文明标语评比、宿舍杯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宿舍杯微博大赛等。

总之,宿舍文化建设的文明程度、格调的高低,既反映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风貌,又对大学生身心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进而引导每位成员克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杨松桃.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J].理论月刊,2001(5).

[2] 金鑫.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基本举措[J].文教资料,2007(6).

作者简介:潘春勇,现在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学生处。

猜你喜欢
宿舍文化文化建设高校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创建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融合探讨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20:06:01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38:15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33:32
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8:40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