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送梅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中有两条与生活有关: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正因为数学与生活有这么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应尽量想方设法地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有用的数学,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呢?下面我想结合具体的例子,谈一谈如何实现数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提前布置课外体验任务,为学生减负,为教师减压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要想真正理解掌握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如认识时间、人民币的认识与简单计算、克与千克的认识等。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但是教学课时安排不多,如果学生在这之前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或体验,掌握起来会很困难。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花费了大量的课时进行教学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在教学这些知识时,为了给学生减负,给自己减压,我通常会提前布置课外体验任务。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始,我会通过召开家长会或在班级QQ群中向家长说明本学期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难点内容,可以要求家长在生活中提前渗透。如:学习“认识时间”之前,要求每一位家长为孩子购买一个小闹钟或小手表,让孩子养成看时间的习惯,在生活中学会认时间,从小养成守时的好习惯;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之前,布置学生至少提前一周购买弹簧秤,经常称一称身边的物品,在称重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弹簧秤,积累生活经验,建立数学表象;教学“认识人民币”前,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带孩子参与购物活动,在购物的过程中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甚至可以提前为孩子准备足够多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具,平时多和孩子玩模拟购物的游戏。
但是在布置这样先期体验任务时,一定不要强求孩子在正式学习之前必须完全掌握,因此不能提具体要求,纯粹抱着玩的心态,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获得体验。这样孩子在正式学习这些内容时,才会感到熟悉、轻松,能更好地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课外体验与课内学习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效率,确保教学效果
凡是教过“克与千克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师都知道,这节课的主要困难有两个:一是教学内容多,重难点不容易突破;二是涉及到学生操作,组织有难度,有可能完成不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因此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时,我采取课外体验与课内学习有机结合方式来分散教学难点。在让学生提前购买弹簧秤之后,正式教学之前我又布置“看包装辨轻重”和“我来称一称”这两个调查体验活动,并发放相应的表格让学生填写。具体要求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称一称自己感兴趣的日常用品或学习用品,并记录下来,其中包括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的体重。二是和父母一起逛超市,用手掂一掂货架上感兴趣的商品,并观察包装袋上标记的克或千克数并记录下来,在正式上课时带上两张调查表。
因为学生早就购买了弹簧秤,并且有丰富的称重体验,再加上前期的两个调查活动,所以在正式学习时,学生已经认识弹簧秤,会使用弹簧秤,也建立了丰富的有关克与千克的表象。这样既减少了教学环节,节约了教学时间,又有效地保障了课堂效果。
三、将课内体验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拿“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为例,要想知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只要看他们会不会算账。
教材中专门安排了一个“小小商店”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很多教师通常采取的做法是:要么看图回答图中提出的数学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要么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商店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模拟购物。
以上两种做法都有不足之处。如果仅凭借主题图上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学生只是少数,体验也不够深刻。如果只是模拟购物,因为场地受限制,可供购买商品有限;其次,参与模拟购物的机会有限,因此学生关注的重点可能不是如何付钱、找钱,而是自己有没有机会参加;另外,模拟购物到底是用真人民币还是假人民币?(使用假币是违法的。)购买之后要不要返还?如果只是停留在游戏的层面,即使学生学会了人民币的计算,一旦真正运用到生活中还是有可能不知所措。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我的做法是:在学习这一知识期间,每天布置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模拟购物的游戏;在单元结束后又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了一次全开放式的“快乐购物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完全真实的购物情境,每个孩子既有支出也有收入,他们的体验是真实的,虽然难免有算错帐或遇到不会付钱的时候,但这样的经历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