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峰
20世纪初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把普通教育的宗旨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当代教育更应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养成,这既是新世纪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更是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历史教学中,正视人格教育的各种因素,开发、利用周围可供进行人格教育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本身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那是一段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并让我们感到真正价值的过程。其中,包括学习的价值、自己的价值,或者说就是我们活着的价值和成长的价值。可现在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和伴随着的是各种符号、字母、和或长或短的诗句,还有很多伟人总结出的可能让伟人都会头疼的“伟大理论”。学生需要破茧成蝶,但在学习中他们真的能理解么?他们何曾真的从厚重的文字里读懂了自己呢?
我们的教材经常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形象的问题抽象化,把人性的东西公式化,然后让我们当作圣经一样去学习和掌握。但随着知识、阅历的增长,我们却不能不去思考一些超越教材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成长,也许这种思考只是天马行空,但这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也许它已经上升到了精神和灵魂的层面,这是情感。因为,毕竟我们活着,我们可以感受。
在成长中我们慢慢成熟,这个过程绝对不是像滴答作响的钟表一样冷漠。相反,它意味着我们在逐渐独立中慢慢地认识自我,并拥有了更丰富的情感。自己童年的梦并没有因为成熟而会褪色,它会因为我们真实的情感而丰满。是呀,除非人类真的老去,否则,我们怎么会去玩世不恭呢?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人格教育同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而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格美育的素材也很多,如:“卧薪尝胆”的勾践、“东山再起”的谢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还我河山”的岳飞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们只有如蜜蜂采蜜般充分发挥这些人物的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为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学习主体的地位,实现历史教育的目的,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不会是奢谈。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而无论在过去、现在或将来中人类自身的发展都将是我们研究的主体。所以,关注人性是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得到体现。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