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智珍
【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将82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予肠外营养支持,待肠道功能正常,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治疗14d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合静脉营养支持可提高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关键词】颅脑损伤;昏迷;营养支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8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99-01
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致残率高,身体机能消耗,增加分解代谢,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而伤后吞咽以困难,无法进食,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且进展较快,使患者水电解质失调,免疫功能降低,机体耐受力下降,明显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致残率[1]。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疗效。我院对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82例进行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所收治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82例中,男性4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49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及对照组,每组4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组在入院后经常规医疗处置,12-24h内留置鼻胃管,予流质鼻饲,24h后肠内营养乳剂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1.2.2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待3-5d后有排便,肠鸣音正常后留置胃管鼻饲。14d后监测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肌酐变化,观察并发并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呕吐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的变化营养支持后14d后两组间同期同一指标变化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机体处于应激、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能量大量消耗,体内大量蛋白分解,而因吞咽困难,不能进食,营养供给明显不足、自身消耗过多、蛋白合成减少;加之颅脑损伤患者需进行脱水治疗,影响内环境及渗透压,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胃肠蠕动减弱并且吸收功能、消化功能下降,常常发生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2]。
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由于神经细胞受损,脑功能障碍,往往出现呕吐、误吸、大小便失禁,在严重打击、急性应激的情况之下,会出现胃肠道灌注急剧减少、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容易引发出现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早期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增加胃肠蠕动、加强吸收及消化功能,维护胃肠黏膜结构完整性,增加胃肠道供血,起到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促进损伤之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单纯肠外营养支持没有起到保护胃肠粘膜作用,造成消化以及吸收功能被严重弱弱,胃肠黏膜进一步损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经鼻置入胃鼻饲管,可避免反流和误吸,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3]。经鼻饲管积极补充营养,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食物,可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通过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利于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肠黏膜屏障,抑制异源性细菌移位,能明显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起到提高治疗有效率的作用。
肠内营养支持相对于静脉营养支持价格便宜,简便,符合生理特点,更能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含量[4];静脉营养快捷,营养素配置更加精确、可控性强,但费用较高,没有保护肠粘膜作用,长期静脉营养会引起肠黏膜萎缩、降低肠道消化功能。在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合静脉营养支持可提高营养指标,有效促进患者胃肠道的恢复状况,确保肠道黏膜完整,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赵青菊.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5):283-285.
[2]Bongers T,Griffiths RD.Are there any re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teral feed formula-tions used in the criticallyill[J].CurrOpin Crit Care,2006,12(1):131.
[3]梁大胜,杜正隆.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9):115.
[4]包仕廷,戴维,林木生,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疗法的meta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