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课的教学效果是否显著,要看教师在教学当中如何运用减负增效。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初中数学课如何减负增效的影响因素,让学生在数学课中减小压力,增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新大纲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 减负增效 理论联系实际
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中,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素质是关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活动,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同时,教师能力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实践的探究中逐步确立。因此,教师与学生要想发展,必须要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师生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将二者有效结合,对数学课进行减负增效。
一、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目前,教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较普遍的方法。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馈思考,就要有内容可鉴。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笔记。课堂简要笔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笔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所以课堂简要笔记是学生进行反馈的重要环节和依据。
二、在课堂上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观念的转变表现在向教学活动的激励者转化;向民主气氛的创设者转化;向参与者、引导者转变;向课堂教学艺术家转变;向激励、鼓励的评价者转变;向信息提供共同研究处理者转变等。所有这些,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人本”思想,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的人,而不是灌装知识的容器;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首要的必备的外部条件。所有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敢想、会想、敢做、会做、敢说、会说,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轻松发挥潜能。
其次,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数学学习的动力缘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知识是否实用的认识。要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在现实中应用的认识,教师就要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最后,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恰当适时
的评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调整,它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大大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不同于课本或教师准备的标准答案的想法和解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要予以充分的肯定,给予赞赏,而绝不应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肯定可以大大激发该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
一是确立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创新劳动。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中出现的新的想法,大胆做法,教师应该以惊奇欣赏的态度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同时引导全班同学一道,去进行辨析、玩味,肯定正确的部分,分析错误的原因,提出修正的方案。使提出这种大胆想法的同学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也激发其他同学大胆创新的欲望和行动。
二是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有些结论、概念、解法,有同学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不管对还是错,教师要给以充分的分析,正确的想法,合理的想法还要加以分析为什么对,让其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错也要说明为什么错,让其暴露思维出现偏差的原因。对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要予以呵护,学会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并给予不厌其烦的解释,帮助学生“解惑”,要杜绝把所有学生的不同思路纳入老师思路的轨道的做法,长期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会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良好思维习惯。
三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发生过程的学习,杜绝消极被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老师在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索、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然后老师再在解决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新的层次更高的问题,使学生在刚刚解决问题喜悦中,又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究过程中。
四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行动起来。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减负增效工作,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还要靠广大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寻求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齐建华.数学教育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7
作者简介:宋正阳,男,贵州省罗甸县罗暮中心校中学数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