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之地,和谐之境

2013-04-29 06:44施林翊
中外建筑 2013年7期

施林翊

摘要:文化的沉淀是园林艺术的基石,当传统的汉文化背景遇到伊斯兰文化传统会迸射出怎样的火花?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市接待中心基地内有多种建筑形式:现代中式的接待中心主体建筑、回族风格的古建及现代建筑,以及体现草原游牧民族风格的现代蒙古包。怎样运用景观的力量将它们和谐、统起来?幸而两种文化的思想本质是相通的,都体现对人类幸福与社会和谐的追求。经过缜密的分析与论述,本次设计以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为基底,将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建筑与景观元素糅合在一起,使它们虽各具特色但整体统一。

关键词:汉文化;伊斯兰文化;接待服务;园林公务酒店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129-03

1.前言

园林景观设计从来都是脱胎于文化的产物,无论是诗情画意的中国传统园林,还是在新旧文化下碰撞产生的现代园林景观,那格局、建筑,甚至其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当时文化的体现。当传统的汉文化背景遇到伊斯兰文化传统会迸射出怎样的火花?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市接待中心的园林景观就是这样一个力图体现多种文化特色、多种文化融合的设计作品。

2.项目背景与基地现状分析

2.1项目背景

接待中心计划建成新疆昌吉州规格最高的园林式公务酒店,主要是为州、市政府及国家高新开发区大型会议活动提供接待服务。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接了此次景观设计任务。如何在保障接待中心的接待功能的前提下,景观设计既体现出多种文化特色,又展现多种文化的融合;既能把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建筑之美完美体现,又能展现出整体园景的天衣无缝般的和谐之美,是本次景观设计的难点所在,也是我们要抓住的工作重点与预期目标。

2.2基地现状分析

基地位于昌吉市区西南侧,设计面积约为25hm2:南部为在建接待中心主体建筑,北部为现存的民族风情园,东部计划建成郊野公园(见图1)。

在中心北侧有一片古树林,树种为新疆的乡土树种——白榆。在十分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古树林的存在难能可贵,应是一段被尊重的历史记忆,也是珍贵的资源而应加以利用(见图2)。

基地内最富有挑战的是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在建的接待中心体量最大,占地面积达17685m2,风格为现代中式建筑。建筑采用出檐深远的黑褐色坡瓦屋顶,形象敦厚,色彩谦和,肌理文雅;外墙、立柱,墙基采用当地浅赭色石材,外观宽大、厚重而沉稳;木质材料衔接外墙与屋顶,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花格木质窗花是民族风格在建筑语言上的体现,虽然占的面积不大,但精而细致,宛若自然生长之出。整体建筑体现出既重现本土建筑元素的应用,又有现代人开放、包容吸收现代建筑风情的胸怀与精神(见图3)。原民族风情园内有三处保留建筑:一幢回族风格穹顶建筑,古色古香、雕花精美、风情浓郁(见图4);一幢瓷砖贴面回族风格的拱墙与穹顶组合式现代建筑(见图5);一处体现草原游牧民族风格的现代蒙古包样建筑,简朴大方,充满塞外风情(见图6)。

一个园内就有四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怎样利用景观的力量将它们和谐、统一起来,无疑是本次设计的难点与亮点。

3.设计理念、设计灵感与设计思想的文化背景

3.1设计理念与设计灵感

对接待中心的景观设计归根结底是保障接待功能的发挥和环境的和谐与美丽。

我们分析接待中心的功能,形象地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州宾馆”、“宴客厅”、“风情园”。“州宾馆”应具备举办会议的各项功能,又要呈现出真挚的待客之道;“宴客厅”应满足接待需求;“风情园”则要向来宾充分展示园内引人人胜的美景,使他们对融汇传统与现代的人文景观、艺术成就及独特的民族风情久久不能忘怀。这与城市公共园林、绿化开放空间、一般公园设计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实现三种功能,提升园林景观层次,将待客之地上升为和谐之境是设计追求的境界。

设计的灵感来源与对基地的多次调查与缜密的思索,一幅幅图作在头脑中闪现又否定,终于针对狭长的基地特征,想到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山水国画画卷——把基地的建筑与景观看作画卷上的一幅中国画风格的巨幅画作,把接待中心建成一幅画在昌吉大地上的巨幅画卷。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积淀,体现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近景常常杂木丰茂、楼台林立、人物悠闲,表现的是人与他人的互动、自娱田园的恬静;中景往往台阁古稚、野水孤舟,表现的是超然世外平淡中和的心境;远景往往远山含黛,终于天色融为一体,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最高境界。我们把这“人与他人”、“人与心境”、“人与自然”的三分位空间模式作为本方案功能安排的依托,这中国风的设计理念也与接待中心的建筑风格及整体功能要求相当契合(见图7)。

3.2设计思想的文化背景

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注重事物的综合性和整体观,追求一种“意在言外”的美学趣味。这些处世哲理对园林艺术创作和鉴赏的影响与浸润作用是具体而深刻的。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深藏哲学意识,更富维护和谐、追求完善的热情。

昌吉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强调团结、崇尚科学及推崇绿色。

两种文化的思想本质是相通的,都体现对人类幸福与社会和谐的追求。在接待中心的设计中,我们是以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为基底,将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建筑与景观元素糅合在一起,使它们虽各具特色,但园区各功能区之间变幻自然,连接流畅,园区的整体景观是和谐、统一的。

4.景观布局

4.1整体布局

接待中心的主体景区包括入口迎宾区、建筑中庭区。它是完成接待中心承担的会议与住宿接待任务的主要功能区。在这部分空间里发生的将是“人与他人”之间紧密的互动——或亲或疏,或诚恳或虚假,或成功或失意。主会议厅造型宽阔、沉稳、简洁、时尚,周边是开阔、平整的草坪,疏密有度的浓绿林木,这种景观无疑会促使人们以平和、包容、大度的心境处理“人与他人”之间发生的种种问题。

紧接着的是后院休憩区。本区是原风情园。保留的穹顶建筑、拱墙与穹顶组合建筑、蒙古包样建筑即在本区。为加强休憩功能,规划新增了漫步道、景观登高亭、具有伊斯兰元素的新月形的月牙湾水域。试想,会议闲暇之余,在古树成荫碧水淙淙之地,携新朋旧友、同事同学,或品尝佳肴,或漫步谈心,或登亭高谈阔论,或池畔促膝谈心,岂不美哉!其体现的即是“人与心境”的契合。

园区最北端的私密山林区利用建筑基地开挖的土方堆山,遍植树木,安排三处VIP住处,隐于浓荫之中,静谧安详,令人暂离纷乱世事、滚滚红尘之烦扰,体验与感受的是“人与自然”的美妙。

接待中心的几个功能区,功能不同,建筑与景色各异,我们采用中国山水画标识性的行云流水般的大曲线形状漫步人行道将它们联接起来,其间,进一步用不同种类、不同色调、高矮参差的植物搭配,以孤植、丛植、成行、成列等不同的种植方式布置其中,以糅合不同功能块面,将整个接待中心不留痕迹地和谐、统一起来。

郊野公园区将规划成昌吉市健康慢行系统的主轴线,设计种植纪念林、特色林、特色果木林,设计自行车与人们慢跑、快走的慢行道路系统,将是昌吉健康慢行轴线上重要节点(见图8)。

4.2功能分区

接待中心功能分五个区:人口迎宾区、建筑中庭区、后院休憩区、私密山林区、郊野公园区(见图9)。

4.2.1入口迎宾区

入口迎宾区是接待中心的门面。宽阔的双弧形大路像舒展的双臂在欢迎尊贵的客人。简洁大气的密林草地烘托出主体建筑景观。平整的草地可做礼仪之用。中轴线北端的旗台突出了庄重的氛围(见图10)。

4.2.2建筑中庭区

建筑中庭区力图以现代设计手法表现中式庭院元素。微地形遮挡视线使庭院内及宾馆住客均享有一份宁静的空间。铺设的木平台可将就餐活动移至室外。无边水池加叠水景观让整个中庭充满生机(见图11、12)。户外烧烤区设计有葡萄藤廊架,以突出新疆特色(见图13)。

4.2.3后院休憩区

后院休憩区有古树林陪伴的民族餐厅、宿舍、月牙湾、篮球场、羽毛球场,林下开辟木栈道,使古树受到的干扰降至最小,西北堆高处设景观亭。

4.2.4私密山林区

私密山林区将三处VIP院落安排最北端,隐藏在密林之中。

4.2.5郊野公园区

郊野公园区将对公众开放,有自行车及漫步道路系统、休闲度假木屋、停车场。

5.本项目的独到之处

5.1用一条具有中国画风格行云流水般飘逸的园路将这些文化背景的建筑及其不同功能区域联系在一起。风格行云流水般飘逸的风格及其周边不同的各具特色的植物配置,将不同民族风格的建筑连接成令人赏心悦目的整体。

5.2根据不同功能区、不同风格的建筑选配不同地域特色的绿色植物,合理配置,即体现局部区域特色又使整个园区意境的协调一致。

选用的植物应注意其抗寒性及耐早性。

私密山林区可选用樟子松、雪岭云杉、红皮云杉等常绿树及大叶榆、圆冠榆、新疆杨、复叶槭、文冠果、黄金树、榆叶梅、黄果山楂、珍珠梅等。可遮荫、隐蔽、观花、赏果。

后院休憩区回族风格建筑周边可选用小叶白蜡、梓树、箭杆杨、倒榆、三刺皂角及紫丁香等回民喜爱的遮荫、观赏树种。蒙古包样周边可选樟子松、胡杨、刺柏、沙枣、红柳、白梭梭等具有大漠风情的观赏植物。

月牙湾水域可选用珍珠梅、垂柳、银白杨等兼顾倒影的优美。

建筑中庭区可选用红花槐、杏、樱花、金银木、海棠、五叶地锦等,创造出精致的内院景观。

5.3绿化植物强调选用当地原生性植物,如杨、榆、柳、桦、山楂、及种植实践证明可以在当地健壮生长的引种植物如樟子松、夏橡、三刺皂角、圆冠榆、王子锦带、红瑞木、丁香、五叶地锦、卫矛、水腊等。

注重古树的保留与保护,林下增设木栈道,使人感受历史的沧桑。

积极运用秋色叶树及野花地被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

5.4十分注意新疆水景处理的特殊性。夏季极度缺水。冬季寒冷、漫长,景观水会有结冰、冰涨现象。

中庭内的无边水池加叠水,池底铺设黑色卵石,冬天水排空薄雪覆盖时,白色的雪和黑色的卵石透出纯净美感,厚雪满池会突出寒冷地带室外景观特色。后院设计的自然式水景,形状为伊斯兰宗教标志新月形,水体顺地形而成,驳岸由碎石镶边,风格为精致中带点野趣。冬天形成冰湖景观,与湖边的雪树冰挂一起欣赏,别有北国风味。景观水水源均来自接待建筑排水及废水初处理后的中水。

5.5人车分流的路网

环绕基地5m车行路及中心区人行漫步道的设置,强调了整体路网功能的完善与提升。

6.结语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民族构成有汉、回、哈萨克、维吾尔、东乡、蒙古、壮、乌兹别克、锡伯、塔塔尔等3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宗教背景,在景观上可将各个景观元素融入总体中,但不变的是对美的欣赏对和谐的不懈追求。景观是人类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描绘,愿这共通的情感能创造出一个待客之地,和谐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