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非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它是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注重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其核心是对人的培养,重点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完善。本文从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谈起,强调了设置“国学”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通识教育;国学;素质
高等学校要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既要加强专业教育,也要关注非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指人的品性、思维方式等。专业教育是做事的教育,更多的是强调技能、实际操作的能力等。只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才能共同完成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它是不可或缺的。
一、通识教育的定义
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进行的专业以外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包括基础性知识教育,语言工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体育教育等。它的核心是人的培养,重点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的完善。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的,同时也是非功利性的教育。它关注的是人,重视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学者李曼丽具体地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进行了阐述: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显然,通识教育是高校从专业教育,从高中沿袭的应试教育转变到非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必经途径。通识教育虽然重要,但因其独特性,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出现得比较晚,也没有形成系统。
二、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到狭隘的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普遍带有专业教育的痕迹,它通常也是对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种修补,片面强调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与完全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其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教育评价上。
1、课程目标功利化。大部分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上,都偏重于应用型和专业化,一些学校教师和学生仍以实用功利的观点来看待通识教育,因此实用性技能性课程在通识选修课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2、课程设置灵散化。主要表现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标准,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课程结构支离破碎,杂乱堆积,拼凑现象严重,缺少科学的分布和设置。如国内大部分高校把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划分为七个领域,即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语言、艺术和技能;而清华大学的语言类课程占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三分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科学类课程占了一半以上,而更多的院校根本就没有划域,更没有形成系统,而是根据老师的专业和学生的兴趣来设置一些课程,没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3、通识教育评价主体单一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评价注重的是知识技能能力(特别是理解力),记忆力的评价,考核方式也是以应试教育的方式来进行。对学生的其他方面,如交往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兴趣等方面评价甚少,且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单一,无法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同。这种单一的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被动发展,这与通识教育所提倡的“全人”发展理念是相背离的。
三、高校设置“国学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但它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等。国学教育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广泛,不仅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社会科学,还包括医学、数学、天文、生物等自然科学,及其他的一些人文学科,且各学科间相互贯通。
潘光旦在《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中阐述了梅贻琦对通识教育的看法:高等教育应培养通才,毕竟与其他程度的学校教育不同,他的最大的目的原是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等等学院所要培植的是这几个方面的通才,甚至于两个以上的综合的通才。它的最大效用,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
很显然,国学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存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和专业教育一起达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设置国学教育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也是基于国学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基础性与广博性相统一
基础性是指国学课程内容应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应选择那些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从中可以抽绎出人性的共同因素,是各门学科中最基础、最重要、不可或缺的内容。只有这样的课程才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把握中华文化之根,掌握中华民族的祖先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确定志向,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受教育的需要,而不是仅仅记忆一些知识资料。
国学同时具有广博性特点,包含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这三类知识是人类知识总体中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学课程的开设应涉及这三类知识的内容,使学生有多元的了解、多方面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触类旁通或融会贯通的能力,满足学生人生职业多重变更的需要;同时不同领域的课程能为志趣不同的各类学生营造一种相互了解的环境和氛围,形成共同的文化基础,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加强民族的凝聚力。
其次,独立性与渗透性相统一
独立性指国学课程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系统,自身有非常明确的教育目标,遵循其自身的逻辑,遵循学生的兴趣发展,为学生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国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反对一味迎合社会暂时的或短期的需要而滥开课程。每门国学课程既是独立的,但课程与课程之间又必须相互渗透。把国学教育的目标融化于国学课程中,由浅入深地加以整合渗透,从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三大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国学课程与其它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努力提高课程结构的综合化程度。
再次,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展开国学教育,设置国学课程群可以让大学生浸润于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精神遗产中,汲取中国古代先贤的宝贵生命智慧和人文精神,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从而克服当前的文化认同危机,强化国民的精神凝聚力,能够让学生具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使精神牢牢地植根于中国文明的最深处。学者甘阳在谈到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时强调:“一个鄙视自己文明传统的民族是断然不可能成为一个‘文明大国的! 因此,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实际就是把文化传统重新作现代整理,并以此逐渐形成我们大学的‘核心课程传统。”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得以生长。国学丰富的内容为国学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潜在的丰富课程资源,但由于国学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历史局限性,因而在国学课程的设置时应具有时代特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积极对国学资源进行科学、系统开发,并使之向现代转换。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李曼丽,杨莉,孙海.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001(2).
[3]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第三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4]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出版,2001.
作者简介:徐林英,现在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