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摘 要:“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好的地基做充分的准备,也就不可能筑起这万丈高楼,也就得不到好的事态发展,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设置精湛的“包袱“,就不能确保抖出好的效果。
关键词:包袱;可行性;存在形式;实际
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
“我们老师总喜欢板着脸,那种严肃和不苟言笑使得我们连大气也不敢出,我们机房里静得连一根针落下的声音都能听见,老师做什么我们跟着做什么,太没意思了。”
“我们老师总是在重复着‘这部分操作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掌握′,一节课下来,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重点,也就都不是重点了,学没学会也就不重要了。”
“我们老师真的好幽默、知识真的好渊博,盘古开天地,上下五千年,他真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佩服、佩服,我敢说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但课后,我们总觉得缺了什么,对,是‘一笑而过′,人说‘雁过留痕′,但这节课真的只留下了那空洞的痕迹。”
……
引子:
信息技术学科一直是走在时代前沿、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何以倾听到如此的心声?学生何以滋生了疲惫感、磨灭了激情、丧失了对课堂的期待、遗失了快乐学习的体验。为什么?
问题的症结:
失去的,即学生渴望的,学生期待我们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新意、神秘与时代感,能突破一成不变、一潭死水的现状,体验心潮澎湃、激情迭起的思维碰撞、感官体验。学生希望得到如听相声时的那份独特与意味深长的心理感受,这是否在提醒我们教师:信息技术课堂也应该来点艺术了。那我们能不能也学学相声的某些绝活,来搞活我们信息技术课堂呢?这让我想到了“包袱”。
一、何为“包袱”
“包袱”是曲艺名词,它是中国戏剧或相声中最精彩的绝活之一,组织时称“系包袱”,迸发时称“抖包袱”,抖“包袱”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一下揭开谜底,而要将最诱人之处放在最前面,吊人胃口,从而把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而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正渴望学生产生这种情绪上的高潮、思维上的高潮。那么课堂教学与相声表演两者之间是否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呢?于是我们设想把“包袱”引入课堂。
二、引入“包袱”的可行性
学生的第一个心声分明在向我们倾诉:教师的威严与强硬、课堂的乏味与枯燥、学生的无奈与疲惫,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状态表现为典型的貌合神离——课堂教学没有焦点。
学生的第二个心声则倾诉着:学生时时刻刻处于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紧张中,这种外来和自身给予的强迫感并没有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让学生产生一种不可逾越的困惑——课堂焦点太多。
而学生的第三个心声倾诉了:这种课堂氛围虽激烈不已,学生与教师的状态也异常亢奋,但课堂已经脱离了教学目标和实际——课堂焦点没有意义。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时能正确选择“包袱”,能适时、适量地抖出“包袱”,并避免滥用“包袱”,从而重组平铺直叙的教学内容、充实索然无味的知识点、聚焦学生的思维,就能尽可能迸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高潮。一句话,“包袱”的妙用在于:为知识点添加一些色彩、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一点乐趣和动力、为师生之间增进一些互动,从而为我们的信息
三、包袱的存在形式
那么,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包袱”又以何种形式存在呢?
1.它可以是一个问题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是师生展示个性、情感、经验的舞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则应将那些缺乏生命色彩的知识进行重组,而知识重组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通过重组创新使这些知识既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通过重组创新把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把难题易化、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枯燥的内容生动化……通过这样的演变,使问题本身熠熠生辉,产生激化学生认知情绪、活跃学生思维,从而打破常规,从新的角度方向大胆去思考、探索,从而逐步学会把已知知识方法广泛地迅速迁移,灵活变通地运用到新情景中去。
2.它可以是一个例子
牛顿曾说过:“例子有时比定理更重要”。所以教师在选择例子时要思考:这个例子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该例子是否涵盖了足够的知识点、这个例子是否联系了生活实际、这个例子在整个教学中能否起到画龙点睛、提携其他知识点的作用,即例子应该“标新立异”“精”。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它才能超越常规,使我们平铺直叙的课堂教学形成一个个浪潮,从而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个高潮。
3.它可以是一个情景
所谓“情景”实质是指人为优化的、促使学生能动的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环境能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而契合,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学生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情景。而设置一个“包袱”式的情景,则会使课堂增添一份神秘与趣味,这无疑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身心能量。
4.它还可以是一个活动、甚至是老师的一句话、一个行为……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希望教师选择的每一个“包袱”都能成为星星之火,点亮学生的思维之花。这便需要教师在精心准备、选择“包袱”时不拘泥于课本,因为“包袱”不仅源于课本、源于课堂瞬时的偶得,更深深地植根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凡的生活中能细心品味生活、感悟生活、沉淀生活,也要求我们教师能随时把握课堂契机、借机发挥,灵活导入。不管是哪种形式,它都有一个共同要点,那就是要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焦点,一节课如果拥有了这种焦点,就能尽可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紧扣教材、联系实际、精“系”包袱
中国人做事强调火候,“包袱”的准备也需要以下火候的支撑。
1.合宜性
合宜意味着得体,不能游离常理,意味着这个“包袱”符合生活实际、符合教学实情、符合学生心理特征,所以“包袱”的抖出应注意“包袱”与课题内容的融合性,它起到的情绪效果是喜、是惊、是疑都要根据课堂教学应达到的目标来设定,不能任意妄为。
2.变通性
变通是指思维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囿于某一方面,不受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能产生出超常的联想,提出不同凡响的观念,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所以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包袱”,让这个“包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行为、情感上的变通性。
3.整合性
整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这儿的整合特指课程的整合,它要求通过“包袱”的设置尽可能将学生的经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与技巧、个人与社会之间相关的内容整合到一起,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从而将不同领域的概念、原理、规则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的迁移。
五、把握课堂,瞄准时机,妙“抖”包袱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我们精心为课堂设置好了一个个“包袱”时,我们接着要考虑的问题便是,这些“包袱”应在何时、何种场合“抖”出,才能收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一句话:“包袱”的抖出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酣畅流利
酣畅流利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它顺应了学生感官的适应、心理的需求,所以教师不能为抖“包袱”而抖“包袱”,因为事前准备了就非得抖一次,而不管课堂的实际发展、变动,应注意“包袱”抖出的上下连接是否顺畅,应避免给学生以强加、僵化、突兀、牵强的感觉,否则将有可能产生中断课堂正常的流程、阻碍学生思维、让学生摸不着头的负效应。
2.适时适量
“包袱”的抖出要适时适量,早一分或晚一分、多一分或少一分都要斟酌到位,尽量做到不温不火。抖得太早,这个包袱在学生的眼中就失去了特色,无法激起学生情绪和思维的高潮;抖得太晚、太深,学生往往又会忘记接应。
对“包袱”的一系一抖,只是一种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艺术的辅助手段,而绝非是教师矫情的表演或走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艺术”可延伸的空间是广阔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坚守一个信念:教无定法,重在突破。定能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亮点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重新获得学生的热爱。
参考文献:
周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第三辑.教学新模式教学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第二中学)